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回复: 0

科大校友创业AI行业:从两弹一星到人工智能的科技传承与创新

[复制链接]

6391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245
发表于 2025-4-22 09: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帮朋友玩 CS 时用枪打墙,大部分人看到子弹穿透墙后会继续前进。然而,有那么一个人,他会从不同的角度,用各种枪一次次地射击,去试验子弹所发生的变化。很有可能,这个人就是科大的校友。

这是个玩笑,但科大校友认真到“轴”的特点一览无余。

科大,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长年的本科招生数量维持在 1800 多名,大概相当于清华招生数量的 60%。它地处合肥,远离北上广。在建立初期,就汇聚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在国内极具声望的科学家。其初衷是培养研制“两弹一星”的尖端人才。

但是在今天,这群科学家的种子选手,跑出来创业了。

他们在 AI 行业大量聚集。2019 年初,全球创投研究机构发布了 32 家全球 AI 独角兽公司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有 10 家来自中国。其中,4 家的创始人是科大人,分别是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寒武纪创始人陈云霁和陈天石、云知声创始人黄伟。

其它奔向独角兽的 AI 创业公司中,的卢深视的创始人是户磊,肇观电子的 CEO 是冯歆鹏,云天励飞的联合创始人是田第鸿,他们都是科大校友;在这些科大创始人的前方,有一位榜样级的师兄,那就是刘庆峰,他创办的科大讯飞是语音领域最早登陆资本市场的。

有意思的是,科大 AI 创业帮的成员是一群研究型创业者。他们中大多数创办企业的时间,正好处于 2016 年兴起的 AI 大潮前后。一方面,这些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极高的估值,比如寒武纪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估值就达到了 25 亿美元。另一方面,AI 企业的商业模式大部分还不够成熟。科大讯飞花费了 20 年去探索语音市场,然而在今天看来,20 年显然是很长的时间。

这是他们集体要面对的问题。

从科学家到:成群结队,融资顺利

这两年,科大校友里曾经显得很“与众不同”的阿尔法公社合伙创始人许四清,转变为了一个新的意见引领者。

一个宿舍有 6 个人,而只有自己不是博士。许四清面对《创业邦》时进行了自嘲。

他觉得自己不是典型的科大人。他从科大毕业后直接去了微软工作,并且曾担任微软公司华南区第一任总经理。然而,在当时,这并非是最好的出路,最好的是出国留学去搞科研,像钱学森、华罗庚、贝时璋那样。随后,他先后担任过艺龙旅行网的首席营销官、首席运营官,以及奇虎 360 的首席营销官,还担任过美国中经合创投的董事总经理。创业上岸后,又转向投资领域,成立天使投资机构阿尔法公社。

北京是科大人进行科研和创业最为集中的地方。每月至少会有一次科大校友聚会,许四清经常参加。在校友相互介绍时,一定会提及学术方面的最佳成就。在聚会上,最受尊重的是学问做得最好的人。“曾经有一个校友,他手上戴着五个美国(院士)的戒指,被大家认为是最厉害的。”

这几年,科大创业者的数量开始增多。身为天使投资人的许四清,越来越多地被科大校友们拜访。他喜欢投资科大创业者,也清楚这群人的优势。他帮助一位从耶鲁归来的科大创业者,在其几乎陷入绝境的时候,介绍了一家对其技术有需求的公司,通过技术转让获得了数百万资金,从而渡过了难关。

AI 并非是唯一的技术“风口”,在它之前,3D 打印吸引了大批创业者的关注,VR 也吸引了大批创业者的关注,AR 同样吸引了大批创业者的关注。然而,在这些风口当中,科大创业者的数量并不多。AI 似乎为他们寻找到了一条赛道,这条赛道宽阔且适合,它足够高精尖,足够革命,足够有挑战。

AI 更适合科大创业者,其数理基础扎实,专业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并且大多在高校或企业做了多年研究。

这自然而然地吸引了资本的目光。科大的人们不但投身于 AI 创业的浪潮之中,而且在融资方面也进展得很顺利。

陈云霁在龙芯团队待了十几年。他的弟弟陈天石毕业后也进入了龙芯团队工作。在创业之前,他们两人既拥有芯片研发的经验,又具备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经验。仅由 20 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在 2015 年研发出了世界上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

当时芯片大多只在投资人小范围的交流里出现。知识方面很密集,资金方面也很密集,并且对产业的依赖程度高,对产业的要求也偏高,这些因素都使得芯片投资处于一种比较真空的状态。陈云霁获得了苏州工业园区第九届科技领军人才的称号,之后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引荐作用下,陈云霁与元禾原点的合伙人乐金鑫结识了。

2016 年 1 月,他们进行了见面。陈云霁用老百姓能够听懂的语言,将技术、阶段性成果以及发表的内容逐一展示出来。之后,乐金鑫对此极其感兴趣。聊到兴致很高的时候,他忽然记起下午要去上海出差。和陈云霁聊完最后一句话后,他冲到楼下的出租车上,却发现时间已经晚了。于是他索性取消了出差,回到办公室,叫住正在收拾书包的陈云霁,又和他聊了大概一个小时。

那时寒武纪尚未正式成立,然而估值已经达到 5 亿人民币。陈云霁向《创业邦》透露,他察觉到乐金鑫比自己更为乐观,乐金鑫觉得寒武纪只需 1 至 2 年就能成为 AI 领域的知名企业。之后在 2016 年 3 月,寒武纪成立了,仅仅一个月过后,元禾原点便进行了打款,成为了寒武纪天使轮的投资人。



极早期获得高估值的不只有陈云霁。2014 年 9 月,汤晓鸥团队参与了“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大赛。他们与由百度、谷歌、微软等组成的 37 个世界顶级团队展开竞争。最终,汤晓鸥团队取得了全球第二的成绩,谷歌则是第一。IDG 资本的合伙人牛奎光立刻飞到香港去拜访他。在这次拜访过后,IDG 资本投入了数千万美元。11 月,商汤科技正式成立。牛奎光称,商汤是 IDG 当中唯一一个在尚未看到产品的情况下就进行投资的项目。

天时具备,地利具备,人和具备,越来越多科大人从科研人员转变为商人。

云从科技被视为与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并列的 CV 四小龙(指机器视觉),科大占据两席,并且旷视科技的创始人印奇在港中大读书期间曾跟随汤晓鸥学习。

云从的创始人周曦在 2011 年以“百人计划”专家的身份回到了重庆。他与大学好友李继伟以及温浩一起组建了当时中科院最大的人脸识别研究团队。在从 UIUC 回国的前两年,周曦就已经和科大同学姚志强在上海注册了一家名为“飞寻”的公司,并且尝试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商业上的探索。2010 年,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院长袁家虎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三次。他此行的目的是邀请周曦回国参与科研工作。到了 2011 年,周曦做出了选择,加入了中科院。

2014 年,周曦团队的研究经费超过了 2000 万,技术获得了一定认可。然而,在市场化过程中,周曦逐渐意识到体制的束缚。2015 年,他带领中科院人脸识别团队部分成员离开,正式成立云从科技。为坚定决心,周曦和团队成员没有采用停薪留职的做法,全部放弃了中科院的编制。

有意思的是,周曦和云知声 CEO 黄伟在科大读书时同在一个实验室,他们都师从戴陪倩教授。在一段较长时间里,这两人都按照科大学生既定的科研路线前行。2004 年博士毕业后,黄伟入职摩托罗拉中国研究中心,而周曦是从科大硕士毕业后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博士。

几年后,这对同门师兄弟从创业的边缘地带逐渐杀到了正中央。科大研究语音的周曦开始做起了计算机视觉的生意,研究图像的黄伟则与科大讯飞前辈一同挤到了语音赛道上。黄伟在 2012 年创办了云知声,在这批 AI 公司中属于比较老的一家。

做视觉的云天励飞创办于 2014 - 2016 年,做视觉的的卢深视也创办于 2014 - 2016 年,做芯片的肇观电子创办于 2014 - 2016 年,赛道上的科大系公司逐渐集结。

活泛:敢融资,敢招人,敢运营圈子

科大人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数理化方面很厉害,有些呆板,略显古板。在科大图书馆借阅榜的榜首位置上,占据的不是畅销的书籍,不是著名的小说,而是经典的数学分析题库《吉米多维奇》,并且在这个榜首位置上已经霸榜十几年了。

AI 大潮致使他们必须直面商业的不确定性,包括落地场景的复杂性、企业与资本的拉锯以及技术与市场需求的错配等。他们开始探寻不同的商业生存策略,如人才、资本、客户、圈子等。

科学家到 CEO 的转变速度并不慢。乐金鑫投资了两个科大系公司,在他看来,这些 AI 创业者和科学家们所玩的都是现代化的事物,不再是过去的“老学究”了。因此,他们的吸纳程度和应变能力是在这种现代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在商业方面可能会更加灵活,调整也会更快。

他们具有敢于花钱和用人的特质。以商汤科技为例,经公开资料查询得知,从 2017 年 7 月起至 2018 年 5 月,在 11 个月的时间里,商汤科技的融资额超过了 16.3 亿美元。截至 2018 年 10 月,云从科技完成了 4 轮融资,累计获得的发展资金超过 35 亿元人民币。寒武纪完成了 3 轮融资,投后整体估值达到 25 亿美元。

商汤留给外界深刻印象的是 150 个博士。这家公司像“集邮”一样追求人才的“垄断”,被称作博士密度最大的中国企业。这使得外界曾一度猜测商汤能否分清“研究机构”与“商业体”的区别。

商汤认为人工智能的战争即为人才的战争。媒体报道称,商汤内部员工估算,150 个博士进行单次数据训练迭代,整体花费至少 50 万元。商汤在拿到 B1 轮融资度过资本寒冬之后,便开始加紧投入来铺建超算中心,如今商汤超算平台的计算集群已搭载了超过 10000 块 GPU。

2015 年末,商汤提出了“赋能百业”的口号。在计算机视觉(CV)的几乎每个领域,都能看到商汤的身影,比如手机领域、安防领域、金融领域、零售领域、智慧城市领域、自动驾驶领域等。商汤内部组建了一支团队,这个团队既进行自家的战略投资,也运营商汤产业基金。目前,商汤对外公布了一些投资项目,其中包括 51VR、禾连健康、苏宁体育、影谱科技。同时,商汤计划投资的标的还涵盖了 AI 芯片、医疗、物联网、手机和互联网以及游戏等领域。

科大AI创业帮的另一种选择是:站“国家队”。

云从科技的 Logo 形似一只眼睛,其寓意为代表着视觉。外围的云象征着技术和产品的延伸。这一灵感的来源正是中科院 Logo 最核心的部分,这表明云从出自中科院。实际上,在众多项目和技术推广方面,“中科院”确实是一块极具影响力的金字招牌。

2015 年 7 月云从科技落户重庆两江新区,彼时其还被称作北部新区。两江新区政府积极主动地帮忙与同在两江新区的重庆银行进行对接,“由副行长带队,十几个业务部门负责人前来沟通需求”,最终云从科技给重庆银行提供了 50 多个解决方案。对于处于创业早期启动阶段的云从而言,重庆银行的体量是比较适中的。整个重庆有几千个网点,其存款量超过了百亿。这些条件为云从接下来切入银行领域提供了一个试验田。

银行之后,云从接下来要攻坚的领域是安防。周曦向《创业邦》表示,在这些领域,人们很关注技术是否自主可控以及是否为内资背景。云从科技的背后有元禾原点、中国国新、顺为资本、盛世景等,这些投资机构清一色都是内资的。

安防是科大 AI 创业帮所关注的领域,同时也是 AI 创业企业必定要争夺的地方。“的卢深视”的创始人户磊在 2015 年 8 月参与了某边疆公安局的“三维人像识别”项目,借此机会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三维人脸数据库的起始源头。



创投领域存在不少“校友圈”,北方有“清华派”,南方有“交大帮”(指上海交大)以及“浙大帮”。如今商学院也在形成相互帮助的校友帮派。在商业的市场环境中,一个人难以成事,合作是最为重要的。科大的人常常自嘲自己“不抱团”,在商界的合作非常少——因为从商的科大人数不多。

以往有不少科大校友聚会。大家一见面就会“对班号”,例如 9901 指的是 99 级 1 系数学系。如今他们再次在 AI 圈相聚,开始筹划更多在商业方面的交集。

2019 年 3 月的一个下午,许四清将大家召集到了阿尔法公社。他找到了讯飞战投的董事长徐景明,徐景明是科大校友,同时他也是科大讯飞的联合创始人。他还找到了寒武纪的副总裁刘道福,刘道福是他的师弟。此外,他也邀请了一些在 AI 行业的年轻创业者,希望大家一起寻找在 AI 赛道的创业与投资机会。

创业早期最难做的事情有很多。其中,取得投资人的信任是一件难事,取得客户的信任同样是一件难事,甚至取得供应商的信任也是一件难事。而校友之间的小生态恰好解决了这些信任问题。经历了寒武纪从 0 到 1 的刘道福对此深有感慨。

徐景明认同科大 AI 创业帮愈发“活泛”且活跃这一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寒武纪刚成立的时候,科大讯飞便是天使投资人之一,彼时人工智能尚未被带动起来。寒武纪在进行融资时,一直面临着“技术产业化”方面的质疑,其 PPT 也遭人吐槽做得不好。科大讯飞甚至在寒武纪的原型芯片还未进行流片之前就给予了很多帮助,而且该原型芯片是在讯飞公司的机房中运行起来的。

科大基因

实际上有一些非 AI 行业的科大人。比如每日优鲜的 CEO 徐正,美菜网的联合创始人徐薛胤。当被问到“你创业到底想做什么?”这个问题时,科大 AI 创业帮提及最多的词是“价值”。

云知声 CEO 黄伟回应称,自己肯定不是商人。云知声于 2012 年创办,在这一批 AI 创业群体中,它是最早入局的其中一个。黄伟从摩托罗拉跳槽至盛大创新研究院,陈大年邀请黄伟负责语音研究方面的工作。

2011 年 10 月 4 日的苹果发布会上,Siri 以语音助手的形式被发布。当时黄伟在盛大语音研究院担任院长。在盛大期间,黄伟对商业和互联网玩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直到现在,在互联网企业家群体中,他依然十分钦佩陈天桥和陈大年。

科大一直秉持精英教育理念。本科生的学习年限曾有过 5 年的设置,当时全国仅有两所五年制大学,其中一所是清华。之后学习年限改成了 4 年。再加上所学科目的特点,这些创业者在科大学习,短则本科四到五年,长则十年。技术优先的信仰对每一个科大人都产生了影响。

龙芯的总工程师胡伟武曾进行总结,清华、北大的学生把傲气显现在脸上,而科大人将傲气蕴含在骨子里,他们埋头努力做事,不会受到外界干扰。

许四清在学校期间,曾是校羽毛球队的一员,也曾担任系学生会主席以及校学生会部长。然而,在进行研究生推免的时候,系党组书记找到他并告知他,推荐主要依据成绩,是否是党员或者学生干部并不重要。到毕业之时,每个系将会有一位同学获得郭沫若奖学金,科大所采用的方法依旧十分简单,那就是将所有同学的总成绩排列出来,一切都以成绩作为评判标准。

从科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情况可以不难看出这种成就判断方式的影响:从事商业和从政的学生比较少,而成为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骨干的学生则比较多。

这种“傲气”若转移到创业领域,就容易产生反作用力。云从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温浩觉得科大人在技术方面会有自负的表现,他们觉得技术好,那么商业上也肯定会成功,然而后来他们发现技术仅仅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之外,商业有着更大的名堂。AI 领域大多为 ToB 业务,B 端客户的客单价较大,买方的决策周期通常很长。需要进行一个一个的市场调查,一个一个地做评估,包括面谈、实测等。最后还得进行商务谈判。在这些中间环节中,往往会涉及到人情关系、团队管理、客户关系等。而这些显然都是这群科大创业者需要去学习的。

这群创业者从初创公司发展到成为独角兽,平均花费的时间仅三年多。他们在享受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时间红利的同时,也必定要承受因体量骤然增加而产生的不适。黄伟曾总结道,团队的成长需要客观的周期,这种成长是在创业过程中通过实战来替代训练而逐步摸索出来的,意思就是如果没有经历过战斗,又哪里有什么可训练的呢。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企业创投联盟”,I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06:46 , Processed in 0.3723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