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回复: 0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打造工科黄埔,培养四师型教师,迈向职教本科高校

[复制链接]

6389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239
发表于 2025-4-22 06: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处在青岛市城阳区。它占地 509 亩,其建筑面积为 25.8 万平方米。学院拥有教职工 386 名,同时有在校生 9000 余名。

学校有 4 个二级学院,分别是智能制造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海洋财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和海洋药品智造专业群成功立项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开设了药品生物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等 36 个专业。

学校明确了“高职示范、工科黄埔、职教本科”这样的办学目标,并且以培养“生活人、经济人、技能人、创业人、合格公民”为目标。学校致力于培养集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导师、创业导师于一身的“四师型教师”。按照“中高职一体化——特色专业——特色高职——部分职教本科专业和课程——职教本科高校”的“五步走”发展路径来开展办学工作。

有事就去找导师商量,导师会帮忙谋划和考虑。拥有这样的成长导师,就仿佛给自己的大学以及未来生活的发展增添了助力,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2023 级学生刘宇航由衷地发出了感叹。

近年来,该校开展了“我做学生成长导师”这一活动。此活动要求每名在编教师都要分别与 2 名新生结成对子。到目前为止,学校的全体在职在编教师已经分别与 622 名 2022 级学生以及 676 名 2023 级学生结成了对子。

提灯引路 春风化雨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学校拥有众多学生,怎样能更好地让育人工作深入下去并抵达基层呢?怎样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护航重要作用,以实现“一生一案”呢?“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给出了答案。自 2019 年学校成立后,经过将近 3 年的探索,“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便产生了。这项活动汇聚了学校干部的智慧,也汇聚了学校教师的智慧,同时凝聚了学校真心做“真教育”的大爱。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仅 3 年,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显得较为“匆忙”。部分学生在进行学习规划、生活选择以及择业创业时,难免会陷入迷茫。我们期望,大家能够铭记,这里始终有一群人用爱筑桥,用心灵相伴,陪伴大家历经所有的美好与迷茫。这是学校党委向学生们作出的承诺,而承诺的具体体现则是实践。结对伊始,我未曾想到,导师那般忙碌,却还能如此细致地关注我们的成长。学校党委书记王铨的 2022 级结对学生赵梓恒表明,仅在寒假期间,且不算通过微信联系,王铨就给他拨打了十多次电话,以了解他的思想情况和生活状态。当得知他对假期安排感到迷茫后,王铨没有立刻对他进行说教。他介绍了自己的假期安排,包括出差参会、考察调研、撰写材料等。他的每天都安排得很充实。同时,他也引导赵梓恒去制定自己的假期规划。赵梓恒从“导学导思”转变为“导行导心”,在导师的呵护与指导下,他的成长被身边许多人看到。他一年前还懵懂稚嫩,如今却知行有度;从前盲目跟风“专升本”,现在脚踏实地苦练技术技能;过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粗线条”男孩,如今会主动帮助父母打理家中小店,还向教师、同学推销自家产品;以前是不善言谈的“腼腆少年”,现在积极参加高招会,协助教师开展工作。

赵梓恒的成长并非个例。在“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里,导师们开展线上线下交流,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技能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就业指导、兴趣指导等。同时,开展家校共育活动,举办“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以及师生共同制作水火箭活动等。通过这些形式,导师们践行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而每名学生都以不同程度的成长与进步,回赠着导师的付出与陪伴。结对并非是短暂的,我们期望能与学生构建起长久的联系。即便学生已经毕业,依然能够持续地进行交流,并且成为彼此一生的挚友。像这样的话语,多次呈现在导师们递交的《“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导师工作手册》里,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深深爱国心”以及“深厚师生情”。

以爱之名 双向奔赴

师者以德行耕耘,收获山河。“我做学生成长导师”这一活动成为对“师者,以德而耕,拾获山河”这句话的最佳诠释。成长导师的付出与努力并非徒劳,学生的回报与信任使得师生的双向奔赴更显珍贵。

2022 年暑假时,许多学生得知成长导师要参加在自己家乡举办的高招会,便主动联系导师并报名参与学校招生咨询工作。2023 年暑假亦是如此。在高招会现场,他们会主动分发招生单页,通过自身经历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还会与教师一起为大家服务。成长导师王艳说:“这次高招会上,我的结对学生主动要求过来帮忙,这让我既惊喜又感动。”

在日常生活里,很多学生将导师视作自己的知心好友。在教师节以及春节等重要节日时,学生们都会主动地给成长导师发送祝福短信,拨打问候电话。导师高程程一直被结对的学生称作“程程姐”。教师节那一天,她收到了来自两个“妹妹”既俏皮又充满爱意的祝福,她们说:“祝程程老师教师节快乐,工作顺利,天天开心,越来越美丽。”我觉得很幸运,能够成为这两名学生的成长导师。在这一年的相处过程里,我可以看到她们的努力以及进步。她们给了我许多感动和惊喜,同时也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实不是我在引导她们成长,而是我们在一同进步。高程程这样说道。导师连雯在陪伴两名学生经历了军训的酸甜苦辣之后,明显感觉到“我们的心变得更近了”。她说平时学生们常常给她带来“小惊喜”。当他们喝到美味的乌龙茶,或者吃到好吃的零食时,都会想着给她送一份。当然啦,她也会把自己的美食分享给他们。

此外,导师秦文锦与“两个小姐妹”相互成就。导师张盈和结对学生一同成长。导师丁一和她的“刘姓小队”收获颇丰……这种双向的奔赴,让教育拥有了最动人的光芒。

感恩遇见 真情流露



万世以教育为基,如长梯般绵延;人生以师者为导,似长径般延伸。“我做学生成长导师”这一活动开展已逾一年,累计与超过 1300 名学生结成对子,在广大师生及家长间引发了广泛的热议与讨论。

2023 级学生李梦涵、庄淑祎表示:作为大一新生,对学校的服务等工作感到非常满意。刚进入新环境、新阶段,非常感谢导师给予关怀和指导,帮助自己快速适应校园生活。未来,他们将多参与校园活动,明确自己的发展侧重点,努力成为让母校骄傲的学生。学生家长赵中利说:孩子来到学校后,整个人发生了变化,变得非常懂事。他希望以后能借助家校合作,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图片提供: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05:56 , Processed in 0.0957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