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回复: 0

文学批评的核心:判断力与价值引导在提升人生境界中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6279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907
发表于 2025-4-21 23: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学批评的关键在于“批评”,这是一种判断力。倘若没有一定的艺术直觉以及基于此的审美判断力,那么批评工作便无法开始。因为文学批评属于价值判断的范畴。如今,在文学批评界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最为突出的就是缺少判断力,要么不愿意,要么不敢进行有价值的判断。

文学批评属于人文学科。北京大学教授叶朗称,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曾言,精神科学的对象是“价值”而非“事实”,是一种“意义性”。文学批评能引导人们去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且更有情趣的人生,即引导人们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需要文艺批评家具备更高的美学素质,拥有人文修养,具备优秀的审美能力,同时还敢于进行价值判断。对于那些艺术质量不佳、价值观存在问题的作品,要敢于去批评,敢于亮出自己的态度。

美国文学评论家韦勒克称:若不考虑价值问题,我们便无法对任何艺术作品进行理解和分析。我承认某一结构属于“艺术作品”这一根本事实,也就意味着作出了一个价值判断。德国批评家施莱格尔着重指出批评的目的,即要在“发现诗意的艺术作品”中,分辨出哪些具有价值,哪些没有价值。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具有否定性意义,即能够去伪存真,从而为较为优秀的作品留出空间。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而非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釜却发出雷鸣般声响的情况。



韦勒克提出,在一部艺术作品中,审美价值的主导方面乃是使其成为一部艺术作品的决定性标准。我认同他的这一观点。倘若一部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并非处于主导地位,那么它作为艺术作品而存在这一点就值得存疑。它有可能是学术作品,亦有可能是其他事物,但肯定不是艺术作品。那么,何为审美价值呢?韦勒克称:“我只能予以回答,审美价值会引发审美境界,在我看来,这就如同光明的感觉或者痛感那般是不言而喻的。”“光明的感觉或痛感”,这表述着实精妙。有些学者进行了冗长的论证,然而实际上一看便知,他们依然没有理解。有时,文学批评,确实不是仅仅在书房进行繁琐考证就能有所感知的。

文学史上优秀的批评家之所以优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有勇气进行裁断和批评。真正的批评家会走在公众之前,对公众的阅读起到指导作用。苏联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很伟大,因为他敢于坚守高标准。果戈理是他高度评价的作家,但当果戈理写出《与友人书简选》时,他毫不留情地进行了公开批评。当然,他擅长肯定伟大作家的伟大。比如,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拥有显赫声名,这得益于他的精准批评。他大力提携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等新人,并且对他们有天才的预见,这显示了他个人的才识、超人的艺术敏感以及价值判断力。

当代文学批评缺乏公信力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是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者缺少价值判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批评家本身没有价值判断的能力。因为学养有限,趣味不高,视野狭隘,且很少阅读国内外文学经典,所以,他们一看当下作品,就会觉得满眼都是经典,处处都是大师。其二,批评家陷入人情伦理乃至金钱伦理的漩涡之中而难以脱身。他们明明知晓作品质量很差,但因为人情因素,或者有金钱介入,就违背本心去唱赞歌。这类批评家,确实是有必要进行反省的。写下的文字,是要留给后人的,白纸黑字,人人都能看到。批评家应当坚持自身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判断,并且要对作品展开严谨细致的分析。

美国批评家威尔逊称,从历史和生平的角度去看,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分析时,不管我们怎样全面彻底地去探求,都得准备好去尝试进行评估。同时,还必须有能力识别出作品的优劣,分辨出一流和二流。要是做不到这些,那就根本不是在撰写文学批评,而只是文学文本所反映的社会史或政治史,亦或是针对过去时代的心理个案记录。“进行评估”“辨别优劣”,是文艺批评家最根本的素质以及起码的专业精神。文学批评家李劼曾在文章里批评某些批评家热衷于概念游戏,他讲:“喜爱从概念到概念,开展概念游戏。那种情形如同玩碰碰车一般,驾驶着一个概念,在场地中与其他众多概念相互碰撞,碰撞完一个小时后,文章恰好结束。”这种批评家喜欢玩弄概念游戏,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艺术直觉,也缺乏对作品的透彻理解。正因如此,一旦他们要写文章,就只能退回到概念上,试图从对概念本身的发掘中找到一条阐释的道路。



总之,没有评价和批评,就不会有有意义的文学艺术研究。一位文学艺术批评家,如果没有价值判断,那么可以说,他不是合格的批评家。

韦勒克称:“批评家的职责在于辨别艺术与非艺术,要精选并评估伟大的作品,涵盖古今的作品,借此确立一套准则、一个传统、一套典范或经典。”依据此标准来看,我们的文学艺术批评尚有很长的路途要迈进。例如批评家的学识涵养、审美趣味、眼界视野等方面,当然,首要的就是要坚守文学艺术批评的价值判断。不然的话,所有的一切都将只是空谈而已。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5日14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7 16:27 , Processed in 0.1065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