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你知道人体必需脂肪酸的必需意义吗?关乎健康别忽视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341
发表于 2025-5-8 14: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体必需脂肪酸

对于“人体必需脂肪酸”这一概念中的“必需”二字,有些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深入理解这两个字所蕴含的内涵,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营养学领域,对人体必需脂肪酸的定义如下:这类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但人体自身无法合成;或者即便能够合成,其产生的量也远远不足以满足人体的需求。

均衡营养↑

目前,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被明确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α-亚麻酸作为基础构成的omega-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另一类则是以亚油酸为基础形成的omega-6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

人体必须摄取的脂肪酸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却又不可或缺的物质。因此,为了维护健康,我们有必要给予它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充。

有人患了感冒,未采取注射或服用药物的治疗方式,经过一周时间,其感冒症状自行消失。这是为何呢?究其原因,是他身体内自行生成了一种免疫物质,该物质有效消灭了体内的感冒病毒,从而使得感冒得以痊愈。

吞噬病原体↑

然而,并非在遭遇每一种疾病时,人体内部都能自然生成能够有效抑制该病症的抗体。

若有人身患高血脂症,却仍旧不调整饮食习惯,寄希望于体内自行生成某种抗体,企图通过这种抗体来调节血脂水平,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唯有调整饮食搭配,优化脂肪的摄入量与种类,并适度进行身体锻炼,才能有望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

致命的血栓↑



为何在物资匮乏、肉蛋油粮等食品供应不足的往昔,患有高血脂及其相关病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以及癌症等,的人群比例相较于现今,为何会显著降低呢?

更严重的是,这些慢性疾病还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

我们究竟在哪儿犯了错误?这要从α-亚麻酸的特性说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烹饪时常使用的食用油,诸如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茶油、橄榄油等,几乎不含α-亚麻酸;而在肉类、鱼类、水果、蔬菜、谷物等众多食物中,含有α-亚麻酸的仅是少数,且含量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在我们常吃的食物中,含有α-亚麻酸的物质非常少。

在上述提到的食用油中,大多数食用油都富含较高的亚油酸成分,其含量大致介于15%至50%之间。最初,亚油酸与亚麻酸的比例是相等的,即1:1。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习惯的转变,这种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在人体内,这一比例常常会升至25:1甚至更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渐察觉到,身体内部出现了炎症反应,同时,机体对脂质的代谢过程也出现了紊乱,生命的基本功能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为什么我们体内很容易缺失α-亚麻酸?

一方面,众多食材如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以及芝麻油等均富含亚油酸;然而,富含亚麻酸的食物却极为罕见,仅限于亚麻籽、紫苏籽、深海鱼类以及某些坚果之中。

α-亚麻酸分子具有显著的还原特性,这使得它极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其稳定性远不及亚油酸。在食用油精炼以及高温烹饪等环节中,α-亚麻酸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耗。鉴于此,α-亚麻酸的摄入量普遍偏低。



根据相关资料,美国民众中这一比例高达16至20比1,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为何美国心脏病、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频发的原因。

亚油酸摄入量一旦上升,炎症发生的速度便会加快。在此情况下,人体会启动一种强有力的修复机制,促使血小板大量活跃并聚集,进而形成血栓。

在掌握必要营养素知识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重视这一比例的降低。在熟悉了α-亚麻酸与亚油酸这两种对人体至关重要的脂肪酸之后,我们还需铭记:在摄入每四份亚油酸的同时,至少要补充一份α-亚麻酸。

α-亚麻酸的降血脂和降低血液粘稠度的功效,已被全球营养学界广泛认可。众多实例亦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

亚麻籽富含α-亚麻酸,含量可高达51-57%。德国油脂研究领域的专家巴德维博士对其赞誉有加。她所研发的巴德维配方,巧妙地将亚麻籽油与特定硫系蛋白质相融合,不仅改善了口感,还显著提高了吸收率。这一配方助力众多人群以更简便、高效的方式补充α-亚麻酸,更是在治疗癌症等退行性疾病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每天补充α-亚麻酸,自然就会越来越健康有活力!

健康是一点点吃出来的,

长寿是一点点攒出来的!

缺啥补啥,贵在坚持,

从今天开始,

亚麻籽吃起来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10:05 , Processed in 0.1021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