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回复: 0

8月1日至6日的骨干教师培训,竟让我有恍然如梦之感?

[复制链接]

6554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36
发表于 2025-5-8 14: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8月1日至6日期间,我有幸参与了由金安区教育局主办的暑期骨干教师及优秀班主任的培训活动。今年的培训地点选在了六安市委党校,而且管理方式与上一年保持一致,实行了全封闭的教学模式。培训标准极高,授课教师均为全国教育界的权威专家与学者;培训期间,管理措施严谨;白天,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了三小时的专题讲座;晚间,则进行两小时的分组主题研讨学习。

六天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然而那些令人难忘的片段却时常浮现在心头。此刻,我坐在电脑前记录这次培训的感悟,竟有一种如梦似幻的错觉。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坚信,学习是贯穿一生的修炼。教师崇高的师德、渊博的学识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对学生来说,蕴含着无形的育人力量。心怀梦想、目光闪烁的教师,方能成为学生成长旅途中的指引灯塔。

接下来,我打算用更加随性的笔触,记录下在党校培训期间那些难以忘怀的精彩瞬间,这或许也可以被视为我的学习感悟。



初进党校

8月1日的午后3点20分左右,我驾驭着车辆驶入了党校的入口,抵达了这个在我内心深处显得格外庄严的场所。

车辆停放妥当后,我步入5号楼,一楼的大厅内摆放着几张桌椅,教育局的职员们正为前来学习的教师们办理登记手续。接过房卡,我前往宿舍,发现与我同室的男子看上去十分年轻,他来自毛中,是位拥有八年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刘老师。刘老师与我有着相同的爱好,那就是热爱阅读。他在阅读小说时,能够深切感受到书中人物的种种遭遇,同时乐于想象若这些经历降临到自己身上,自己将如何作出选择。这样的思考,无形中丰富了自身的经历。他曾在大学二年级时阅读了《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强烈的情感震撼,更重要的是,它为他指明了现实生活的方向,让他坚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赚取金钱,解决生计问题。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其独特的故事,而在我阅读《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时,彼得的母亲,即巴菲特的前妻,让我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我也开始学会聆听他人的故事。

晚上七点到九点,我们于102教室自习。踏入教室,方觉每位教师的座位均已安排妥当,桌上摆放着姓名牌。我坐在了最末的位置。自习期间,区教育局的孙主任全程陪伴。今夜的自习时段,除了对学习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提醒,还有班主任的简短自我介绍。在介绍过程中,部分教师表达了他们并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的意愿,另一些则表示他们参与培训是出于学校领导的安排,带有一定的被迫感。这种教师的坦率态度固然值得赞赏,然而,他们对于担任班主任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份对工作缺乏热情的岗位,往往难以展现出出色的业绩;对于学习缺乏积极态度,学习成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若是一位不热爱学习的教师,他真的能够培养出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学生吗?我认为,至少在以身作则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培训第二天

在正式培训的首日,我们聆听了三位专家的精彩报告。随着早晨的开班仪式圆满落幕,江苏省教科院的研究员,年届八旬的成尚荣先生为我们带来了第一场报告,主题为《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的基础教育高质量提升》。在这场持续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成老先生并未借助课件或讲稿,仅凭其八十年来的知识积累与人生沉淀,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谈吐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这场报道别具一格,让我对教师肩负的使命与担当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教师肩负着双重责任,一边承载着学生的当下,一边承载着国家的未来。"

第一天上午,为我们带来第二场报告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教育部“国培计划”的专家鲍传友。鲍传友专家就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政策进行了深入剖析。他强调,我国亟需创新型人才,而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便是培育出更多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在点明当前教育领域存在众多弊病之后,鲍专家怀揣着对教育的深厚情感,感慨地说:“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并不关键,关键在于我们应当朝哪个方向前进。”鲍专家的洞察力令人敬佩,他强调,选择正确的方向比追求速度更为重要。

在下午为我们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安徽省的政协委员,国家万人计划中的教学名师,以及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合肥一中肥东分校的蒋信伟校长。蒋校长为我们带来的报告主题是《教师伦理建构与专业成长》。他最初在六安师范学校完成了学业,而他个人的专业成长历程,实际上是一部充满励志色彩的传记。报道落幕之际,蒋校长向我们传授了三则箴言:“始终维持进取的姿态,坐冷板凳需十年之坚忍,持续拓宽个人知识领域。”这些话语在我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成为一名终身学习的教师,不仅对自己大有裨益,对学生亦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这便是一种无形的教诲。



在第二天的晚自习心得分享会上,很快便轮到我站上讲台。对我来说,台上具体讲些什么并不那么关键,真正重要的是尽量不显得慌张,努力维持一种相对平和的心态。在众人面前发表言论,这始终是我的弱项,我迫切需要更多的有意识训练。



临睡前,我与室友刘老师就目前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扰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根据我所观察到的有限情况,目前每个班级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抑郁学生。抑郁症并非仅仅是心理问题,更非简单的情绪波动。许多班主任和家长们对于这一问题都缺乏准确的理解。

夜晚的时光毕竟有限,与刘老师交谈过后,阅读的时间便不复存在。这让我再次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异常忙碌,以至于对于生命中那些至关重要的活动,我们往往无暇顾及。究竟如何才能更高效地利用时间?这始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培训第三天

拂晓时分,我于沉睡中苏醒。市委党校的宿舍区域异常宁静,耳边唯有中央空调出风口吹拂出的呼啸声。同住的刘老师依旧沉睡未醒。我轻手轻脚地离开床榻,步至阳台,轻柔地关闭了那扇推拉门。市委党校在清晨时分显得格外宁静,四周无风,窗外的冬青树静止不动,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给我带来了一种奇妙的感受。在这个特定的时刻,我置身于其中,参与由区教育局举办的教师培训,这既是偶然,也许也蕴含着某种必然。

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昨日的汇报,那是一场由两位专家主持的讨论,他们沿着既定的路径,不断探索,对教育事业怀有深厚的情感,几十年如一日地不懈追求与提升,他们的探索精神让我深受感动。特别是李志欣教授所阐述的“零作业”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实践,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他担任校长职务的时期,全体教师均不得布置课后作业,这一举措迫使教师们务必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遏制教师之间的不良竞争现象。此举实际上是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我对李校长的创新思维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深感钦佩。

在午后时光,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朱爱华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报告,题目为《跨界学习:迈向大成教育的探索》。她通过个人经历,生动地阐述了在个人选定的发展道路上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并指出,那些在今天播下的种子,未来某个时刻将不经意间绽放花朵,结出果实,甚至可能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



夜幕降临,三十铺中心学校办公室的副主任刘筱老师为我们举办了一场或许临时定下的讲座。她向我们讲述了前往上海松江小学的学习之旅,讲座主题为《从观察至探寻,至教育幸福的深度思考》。刘筱老师的讲话节奏紧凑,她期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与我们分享更多内容。此外,刘老师卓越的学习能力,也让我为之赞叹不已。我想,如果我去参加学习,可能带不回来如此丰富多彩的分享。

窗外,那静谧的冬青树依旧静静地矗立着,远处的树木已被朝霞染上了金黄。此刻,我正坐在宿舍阳台边的小沙发上,空调的凉意让我并未感受到炎热的酷暑。在远处,时不时传来公鸡悠扬的啼鸣声,而近处,鸟儿的鸣唱与草丛中虫子的低吟此起彼伏。时间指针已指向6:50,新的一天即将拉开学习的序幕。我心中充满了期待。



培训第五天

凌晨5:57的时针在手机屏幕上闪烁,与昨日晨光下的场景如出一辙,我再次落座于宿舍阳台那狭小的沙发上。时光悄然流逝,我们已踏入党校,参与暑期骨干教师培训,今日恰是第五日。我深知,于党校而言,我不过是匆匆过客,而此刻坐在5221宿舍阳台沙发上,记录生活的碎片,更是意外的邂逅。

昨天傍晚,苏州大学的李西顺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名为《基于故事力的师德养成》的专题讲座。李教授专注于叙事研究,他首先从如何讲述一个好故事入手,阐述了故事的多重角色:故事如同镜子,可以映照人心;故事似尺,可量度道德;故事若窗,可窥见世界;故事若架,可支撑信念;故事亦如港,可提供心灵避风之处。故事原本源于一个原始事件,它对听者和讲述者各自有何意义?若能阐明故事的深层含义与道理,并将故事讲述至听者心间,便形成了故事的力量。那些能够触动听者的故事,首先触动的往往是讲述者本人。这是因为,故事的力量源自于讲述者内心深处的生命活力。

每个人,因其独特的成长背景,都拥有一个只有自己才能讲述的故事。这一观点,让我深感认同。在李教授的演讲中,他常常会将自己的经历与话题相联系,正是这份故事,让他在台上表现得游刃有余、心情愉悦、谈吐流畅、娓娓道来。他乐意将这个故事公之于众,因为他深知其中所蕴含的激励人心的力量。



李教授在交流时谈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他坦言,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每次从睡梦中苏醒,再次入睡都变得尤为艰难。难以入睡的症结在于他正在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整理。他正在对所遭遇的事件进行系统化处理。人类天生具有叙事性,我们既是故事的听众,也是故事的讲述者。

那么,每个人的独特经历又是什么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都不愿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过往。究其原因,或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因素。我认为,这或许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还有一些难以释怀的结,或者是一些尚未完全解开的心结。



在我度过的前五十年人生旅途中,我心中想要述说的故事,近期我尝试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然而,这个故事仍需我深入地加以思考。回顾我过去五十年的个人成长历程,我实际上留下的是一份遗憾,这份遗憾若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便是——那是我想要讲述的故事核心——缺乏明确方向的人生积累。若人生缺乏明确的目标与好运,那便等同于缺少事业上的成就感,实则也意味着生活存在某种遗憾。

人生充满变数,其中某些经历堪称命运的恩赐,诸如去年与今年的班主任培训。若非参与此次培训,我恐怕今生今世都无法领略李教授昨日那场精彩演讲的魅力。能够有幸聆听这场演讲,我深感这是生命中的宝贵礼物。展望未来,我决心更加专注地进行定向积累,例如,今晨我所书写的这段文字,亦是为此种准备而作。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我能够讲述一个充满故事魅力的故事。这个故事将会触动人心,给听者带来启迪,其核心价值在于促使人们对于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尽早进行深思熟虑。



培训尾声

于市委党校参与暑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接近尾声。夜晚的学习时光,小组讨论的主题聚焦于“如何与学生共同进步”。

为了激发教师们敢于表达,教委的孙主任表示,教师们有权谈论自己最想讨论的议题,即便这些话题与会议主题相去甚远,亦或是关联不大。我对孙主任展现出的灵活与宽容,满怀敬意与钦佩,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在最后一天的夜晚,孙岗中学的吴老师情绪高涨,他不止一次地走上讲台发表讲话,表现得似乎意犹未尽。他讲述了几个小故事,其核心主题在于,班主任在负责安全工作时,必须细致入微,全力以赴。他以一位资深班主任的身份,对大家表达了深深的关切,提醒大家,安全不容忽视,只要尽职尽责,便无需担忧责任追究。这一点,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应铭记在心。

此外,还有两位教师登台进行了经验交流。他们各自都有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语,其中一位教师偏爱使用“我觉得”,而另一位则更倾向于说“您觉得如何”。

"我感觉"的显著优势在于其勇敢、敢于冒险、充满热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显得相当自信。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时,无论是发言的思路还是内容,"我感觉"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我感觉"能够认识到自己需要多加阅读,并且结合他善于思考的习惯,那么他的进步将会更加迅速。根据我的观察,"我感觉"目前正处在“思考而不学习则陷入困境”的阶段。不进行阅读,这便是我所感受到的最大困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的问题认识不足,成年人的世界里,鲜有人愿意指出你的问题。因为能够欣然接受批评的人极为罕见,而能够做到面对批评不怒,已属不易。大多数情况下,指出他人的不足和短处,反而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因此,指出别人的问题存在极大的风险。



我已无法回忆起“是不是”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或许是因为他讲解得不够清晰,亦或是我在当时并未全神贯注地聆听。关于“是不是”老师对成绩的重视程度,我有所耳闻,他作为教师,那种追求卓越的精神令人钦佩。然而,从他的言谈中,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对未来道路的困惑。记得去年参加班主任培训时,我与“是不是”老师有过一番交流。身为研究生,若遭遇现实与理想间的巨大差距,且无法寻得明确的开端与路径,那么在某个阶段产生的困惑,实属正常。然而,若这种迷茫持续过久,则会消磨一个人的进取之心。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生的迷茫时常发生,而人生导师却并不总是相伴左右。

昨晚小组学习中老师的讲话,以及近期专家们的讲座,让我深刻体会到,对于教师来说,具备叙事技巧至关重要。缺乏叙事,便难以进行高效分享;缺乏叙事技巧,故事便无法展现出张力,亦即故事力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必须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叙事能力,使其能够赋予故事以生命力。

后记



至今我依然能够清晰地回想起,去年八月在那座独山镇的市委党校分校,当我结束为期暑期的骨干教师培训时,泪水不禁涌上了我的眼眶。那是对往昔岁月的悔恨,是对缺乏明确人生目标的懊悔!借用两句古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尽管情境并不完全契合,但在聆听专家们一场又一场的精彩报告之后,那种人生与另一种人生之间巨大的差异,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无限感慨。此次参与骨干教师及优秀班主任的培训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需勇敢地直面自身的过往,同时更要深刻领会并珍视眼前的时光。在社会中立足,我们必须持续承担起各个层面的责任,这包括对个人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大家庭的责任,以及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教育旨在为国家培育人才,教师在讲台上肩负着双重责任,一肩承载着学生的当下,另一肩则承载着民族的未来。作为教师,我们应与学生们共同进步,既不辜负孩子们的期望,也不辜负家长的信任,更不辜负社会的期待,同时亦不辜负我们自己的职业生涯!

最后,我衷心感谢金安区教育局精心筹划的此次高标准、高水平的教师培训活动。在此,对培训期间所有给予指导和协助的教育局领导和工作人员,我表达最诚挚的感激之情,你们付出的辛劳,我深表敬意!

衷心感谢您的阅读,您的点赞、观看、转发以及评论,这些无声的举动给予了我极大的鼓舞与支持,对此我深表感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2:55 , Processed in 0.6617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