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回复: 0

19岁大学生的文学梦!文字如何成为他的第二次生命?

[复制链接]

6463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461
发表于 2025-5-8 01: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在彼岸

毛凌硕(19岁)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

我站在此岸,她远在彼岸。连接我们之间的,并非那流淌的美酒与曲折的水流,而是由文字交织成的一条条墨色线条,构筑起一条条通往彼此的桥梁。

她怀揣着向往,怀抱希望,心中涌动着对凉爽夜晚清风的怀念,对世间种种不如意的哀愁,这些都是在我心底悄然生长的美好——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美好。因此,我手捧这未尝一口的美酒,将它高高举起,倾注于江河之中,让波涛激起斑斓的颜料,将其描绘成一幅幅画卷,落笔成文字,谱写出诗歌——这便是我创作的初衷。文字的承载,成为了我的第二生命。



初中时期,我的文学意识似乎萌芽于那份沉默之中。那时家中诸多变故,让我变得不再像以往那般开朗和直率。回家的路上,我常驻足于砖墙前那把遗忘的畚斗,废弃瓦屋上枯萎的藤蔓,以及被阳光遗漏、留下的一块阴影窗帘。午后的土屋巷子里,弥漫着石墨碾豆的香气……在这些细节中,我沉浸其中,时光悄然流逝。

我中午时常觉得回家太麻烦,于是选择留在学校小睡片刻,此时透过窗户,我能看到教学楼下的那些灌木丛和草丛。这时,我不禁想象,或许这里曾经有过两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他们无需承受繁重的学业负担,也无需受到家庭束缚。在总角之宴的欢聚中,纵然心中有所烦忧,那也必然是对杨柳与清风的深深眷恋;那里坐落着一个家族,其威势傲然,备受万人敬仰,家族中住着一位养尊处优的公子,他的过去与未来鲜为人知;在右侧,宋代的学堂静谧地存在着,而在南侧,住着一位结巴的张罗花鼓艺人,上方明月似乎在低语……这些充满奇幻色彩的想象,随着时间的流逝,终将在笔尖上化为文字。

我忽然意识到,写作的价值远不止于应付课业作文、赢得征文比赛的荣誉或是出版带来的便利,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我那充满不平的人生,构筑一个充满朗月和清风的理想境界。在我心底深处,这份情感因此愈发坚韧,永不褪色,不生锈,我沉浸其中,仿佛自己便是那群体的一份子,描绘着无数幻想世界的悲欢离合——那夜酒醒时分,我在无尽的热情与放纵中,为现实生活中的失落找到了一个心灵的港湾。直至多年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那时所追求的,正是文学创作的最初梦想。

若居所位于树下感到不适,不妨考虑在树上安家。作为一个以寄托为创作起点的人,我不仅活在现实之中,亦在幻想的世界里存在。夜幕降临,我穿越那奔向彼岸的河流,仿佛自己也就置身于彼岸之境。

那里的每一株植物、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我难以察觉的喜怒哀乐,所以既能因物而喜,也能因己而悲。我以寄托作为文学创作的初衷,用笔尖编织的故事来填补现实生活的裂痕。这些故事起初无人问津,它们如同你过去某个时刻遗忘在储物间的物品,在低谷中构筑它们,在孤独中寻觅它们。忙碌时无暇他顾,然而每当闲来无事,它们便生动地浮现在眼前。踏上文学世界的彼岸,我已不再是孤独的灵魂,而变成了内心充实的存在:若不能在那边生活,便在这边绽放。创作赋予了我新生,更在回首之际,带给我满目繁花。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形形色色的角色汇聚成山,仿佛无数细流汇聚成汪洋大海,彼岸的喜怒哀乐便不再局限于虚构的文字之中。我对自己笔下主人公的行踪与经历感慨万分,对他的认知与感受感到惋惜。回望我文学觉醒的这些年月,在这段赋予我新生般的创作历程中,我不知疲倦地夜以继日——为了推敲字句、为了联想衍生、为了构筑一个又一个逻辑严密且错落有致的背景。我对那片彼岸世界愈发珍视,直至它枝繁叶茂,形成一幅壮阔的景象,承载着我无尽的向往与哀愁。

我的初衷是寻求心灵的依托,待文学为我承载了足够的情感寄托后,它便变得真实而鲜活,宛如新生一般。它宛如一位与我无所不谈的亲密朋友,又仿佛是我的另一个自我,不仅包含了欢乐,更包含了喜怒哀乐,充满了酸甜苦辣的滋味。

我对文学的初心,成了我的生活,也成了我的始终。

我活在此岸,亦活在彼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15:22 , Processed in 0.9779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