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农村创业成功案例:徐娣珍缔造商业传奇,20亿资产背后还有啥?

[复制链接]

6559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51
发表于 2025-5-7 15: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农村创业项目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而推动农村创业项目则是我国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抉择。为此,学习啦小编特为大家搜集了一系列农村创业成功的实例,敬请品鉴!

农村创业成功的案例1:

1977年,汽车摩托车配件厂应运而生,由此诞生的中国慈吉集团在浙江省摩托车制造业中独占鳌头;1999年,公司开启了第二次创业高峰,慈吉教育集团应运而生,其设施先进、理念卓越,旗下慈吉中学、小学、幼儿园成为桥城慈溪的璀璨明珠;到了2009年,慈吉集团再次转型升级,投资奔驰4S店,业绩斐然,荣登浙江销售榜首。徐娣珍,她不仅荣获了“浙商女杰杰出成就奖”,还荣膺“浙商女杰30强”的称号,这位女性创造了一段商业神话。

尽管徐娣珍已积累高达20亿资产,然而在她身上,我们更能感受到她对员工、家庭以及社会的深厚责任与无私奉献。

徐娣珍,一个生长在乡村的女孩,家中姐妹众多,过着朴素的生活。1976年,年仅14岁的她便放弃了学业。随后,她与表姐共同出资,开设了一家小型石棉厂,厂内员工有三十余人。她的父亲担任大厂长,而她则担任小厂长。经过两年半的辛勤经营,她们赚取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大约有四五千元。然而,随着国家对石棉厂提出配备防尘设备的要求,所需的资金高达300多万元,这对她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她们无力承担,最终不得不关闭了工厂。这段经历,便是她初次创业的故事。

石棉厂关闭后,年仅17岁的徐娣珍投身于绣花与缝纫技艺的学习,之后她相继开设了服装店,并涉足塑料原材料的生意。到了1987年,23岁的徐娣珍与胡明龙喜结连理,开启了新的水上运输生活篇章。

婚后,徐娣珍与配偶驾驶着载重10吨和12吨的船只,在慈溪、上虞、绍兴周边水域频繁往返,为多家企业运送沙石货物。那段时间,他们的资金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然而,这也是他们最为辛劳的时期。

自主创业如何?那天傍晚,她与丈夫一同将20吨水泥从上虞运至慈溪,不料,满载重物的船只却在电坝处超出了预定航线,船底被划出了一条“7”字型的裂痕,江水瞬间涌入船舱。为了减少损失至最低,丈夫操控机器猛力转向,紧急回航;而徐娣珍则用脸盆不断地向外舀水。最终,在次日的微光中,船只缓缓靠岸。徐娣珍因极度疲惫正准备离船,却惊觉自己的双足被水泥牢牢粘住。无奈之下,家人只得用刀片一点一点为她清除,清除过程中,除了水泥,还带走了她的一部分皮肉。

徐娣珍始终将那些变得坚硬的水泥袋堆放在故乡的房屋墙壁旁。她这样做是为了铭记往昔的艰难时光,同时也是为了从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推动自己向前的动力。

校车行驶速度必须遵守一定的标准,即其速度不得高于每小时40公里。提及去年备受瞩目的校车安全事故,徐娣珍不禁感慨万分:教育事业本质上属于“现代服务业”,它要求我们具备非凡的耐心和细致。“学校的安危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绝不允许有任何疏忽。”

徐娣珍,这位曾荣获“首届全国教育家”称号的人物,在创办慈吉教育集团之后,始终将“安全”视为至关重要的原则。慈吉教育集团拥有超过7000名学子和2000余名教职员工,堪称我国规模最大的民办教育集团之一。在校园里,记者观察到,众多五彩斑斓的汽车轮胎被整齐地摆放在墙脚。她解释道,这些轮胎是专门为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性而设置的,旨在预防学生因行走时跌倒而受伤。当时我一次性购入了十万只废弃轮胎,这些轮胎颜色暗沉,不够美观,之后我又请人给它们涂上了鲜艳的彩漆。为了阻止轮胎在雨天积水,滋生蚊虫和蠓虫,徐娣珍特地让人在轮胎的内外壁上打了许多孔,并且要求清洁工每日进行彻底的清洁工作。

数年前,厦门大学前副校长潘懋元在参观慈吉幼儿园之际,挥毫题字:“称颂一座城市,非是高楼林立;赞颂一个国家,非是财富与武力,而是培育未来之苗,使其茁壮成长。”这幅书法作品被徐娣珍视为珍宝,她为之自豪,并以此激励自己。

农村创业成功的案例2:



李学友,年届四十二,来自四川成都郫县安德镇园田村,他的性格与众多中国农民相似——勤劳、朴实、憨厚、天真。他常常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略显羞涩地表达:“没什么没什么,只是个种地的。”

然而,无人预想,都市中的流行事物——微博,竟意外地转变了这位农村居民的普通日子,他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追随者”,被誉为“最前卫的农夫”,进而被报纸和电视报道,农民李学友由此成为了“知名人士”。

粉丝通过微博“订菜”

四年前,即2008年,李学友刚开始掌握使用电脑来玩“斗地主”,他心中觉得电脑游戏很有趣,仅限于此。

在2009年,李学友开始在网上浏览新闻,并活跃于“农民论坛”上。借助这个“无形的世界”,他结识了致力于环保农耕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志愿者,并借此机会获得了学习种植生态蔬菜的宝贵机会。

李学友耕耘土地多年,如今他首次了解到“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蔬菜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并且他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神奇的太阳能捕虫器”。

2010年,在众多志愿者的协助下,李学友成功开设了微博。他目睹了众人纷纷热议,却陷入了沉默,不知该如何发声。一年过去,李学友的粉丝数量仅有寥寥一人。

2011年的春天,李学友在微博上分享起了自己种植蔬菜的经历。他陆续记录道:“我的青笋已经长出了嫩芽。”“萝卜的叶子看起来十分诱人,让人喜爱。”“油菜长势喜人,叶片肥厚。”

李学友未曾预料到,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竟然引发了众多粉丝的关注,众多粉丝纷纷询问:“能否拍张照片让我们看看?”“这菜能买吗?能否送到我家让我尝尝?”“能否通过微博订菜呢?”

李学友因突然而至的关注感到异常高兴,他开始学习如何用手机拍照,并将这些照片上传至微博。他有了用微博进行广告宣传的想法,打算借此途径将环保农耕小组种植的蔬菜销售出去。然而,他陷入了如何操作的困惑。于是,李学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详细的表格,其中包含了蔬菜的图片、定价以及配送范围等信息,并附上了“求购”的呼吁。

可惜,围观的多,询问的多,看热闹的多,没人掏钱买。

直至2011年7月份,有一位忠实粉丝正式成为了李学友的顾客。这位粉丝通过微博进行点餐:“这油菜真是美味,来三斤吧。韭菜新鲜吗?先来两斤尝尝。”

自那时起,李学友的追随者数量持续攀升,时至今日,粉丝总数已高达4000名,更为令人惊喜的是,其中竟然有30余位粉丝不仅成为了他的忠实拥趸,更进而成为了他的忠实客户。

微博讲述种菜故事



李学友作出决定,今后将持续不懈地写作,每日在微博上发布三四条动态,分享他的种植经历,并上传最新采摘的蔬菜图片,以此吸引粉丝们的目光。此外,他还为自己添加了“V”标志,把每周一和周四设定为“送菜日”,在微博上接受订单,亲自将新鲜蔬菜送到成都市区及郫县的30多家客户家中。

尽管生意有所起色,李学友却坦诚表示,微博仅是销售手段之一,虽新颖有趣,却并未为他带来预期的收益。目前,他拥有30多位固定客户,其中大半是通过微博吸引而来。尽管与头两年相比,已不再亏损,但扣除成本后,仅能获得微薄利润。

李学友核算了一下,他每月向成都城区运送蔬菜8趟,而30位顾客并非每次都订购,平均每次大约有20位顾客,每人购买5斤,总计100斤。在这其中,将近一半的蔬菜是由我们组内其他农民提供的,因此我自己的蔬菜量仅剩60斤。以每斤5元的价格计算,我的净收入达到300元,扣除运输费用后,还剩200元。这样算下来,每月的收入约为1600元。

李学友的收入即便考虑了种子、人工以及管理等多种成本,依旧显得相当有限。他期望微博能够搭建起一座信任的桥梁,让客户对我们产生信任。随后,通过季度订菜、年度订菜的形式预付菜金,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收入更加稳定,同时降低风险。

尽管李学友频繁接受媒体采访,这让他生活受到影响,但他对此乐在其中,心中还盘算着。他心想:“你们不也在帮我们做宣传吗?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购买我们的产品。”他更期待的是,“能吸引到大批客户大量购买,那些小散户就不够看了,他们购买量少,送起来既麻烦又不够覆盖运输成本。”

李学友如今每日必做的事情就是刷微博,他借助这个平台,努力捕捉每一笔可能成交的商机;同时,他也借助这个潮流的工具,探寻新一代农民实现成功的途径。

农村创业成功的案例3:

王寿波,我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7月,我加入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前往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进行服务。服务期结束后,我决定留在当地,继续投身工作,并荣幸地当选为气田村党总支书记。

我毕业的那一年,一场名为“非典”的疫情席卷了整个中国。在党的有力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最终战胜了这场疫情。在北京,有一位女医生,她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护理的第一线。即便在感染了“非典”之后,她依然没有选择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将年幼的孩子留在了我们身边。她的英勇事迹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离不开国家助学金的帮助。作为一名受过国家培养的大学生,我深知自己有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选择了放弃在重庆的就业机会,毅然决然地报名加入了西部计划,最终踏上了乡镇这片土地,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我专攻桑蚕养殖,我所工作的新盛镇以桑蚕生产著称,我迅速找到了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我的组织和指导下,全镇顺利地推广了新的蚕桑养殖技术,养殖户们因此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达到了50%的效率提升;同时,我们推广的桑树一步成园技术覆盖了2000亩土地,蚕茧产量增加了万斤,农民的收入也因此增加了10多万元。2004年9月,凭借卓越的工作表现以及对气田村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我成功在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举中崭露头角,成为该村历史上最年轻的党总支书记,同时也是“西部计划”中首位担任“大学生村官”的佼佼者。

当选之后,我仍旧紧握蚕桑养殖这一关键环节,提出了通过打造示范田来推动蚕桑业进步的新策略。在过去的两年里,全村共建立了450亩的桑树冬季管理示范园,以及95亩的桑苗嫁接示范园。同时,我还邀请了母校的专家们来到村里,亲自指导村民们如何进行桑树改良以及疾病防治。此外,通过成立合作社,全村的蚕桑养殖在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源方面实现了共享。科学的组织方式促进了蚕桑业的迅猛增长,同时也让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升。在去年,整个村庄的养蚕总收益高达45万元,而村民的人均收入相比两年前更是增长了超过500元。

我努力争取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协助,成功为气田村引入资金86万元,修建了3.5公里的新道路,新建了6个蓄水池,铺设了5公里的水管,并对两委办公室及党员活动室进行了改造。去年夏季,重庆遭遇了自百年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旱情,这场旱灾对当地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我率领全村的党员和干部,顶着重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一桶桶地将近百吨的饮用水亲自送到每家每户的门前,协助村民们度过了难关。我的努力得到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认可。村民们纷纷称赞,王书记宛如一条不知疲倦的蚕,日夜不停地为气田村辛勤劳作,编织着通往富裕的道路,勾勒出美好的生活蓝图。此外,我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那就是与镇卫生院的一位女医生喜结连理,组建了我们温馨的小家庭。

近期,我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这一变化在基层得到了切实的体现,大家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都抱有坚定的信心。我本人也将持续投身于服务农民群众的工作中,立志成为一名永不离岗的志愿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3:15 , Processed in 0.1070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