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养龟换水争议不断?搞清水质才是关键!你做到了吗?

[复制链接]

6535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677
发表于 2025-5-6 08: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龟之外,水龟与半水龟的进食与排泄均在水域完成,食物残渣与乌龟排泄物都可能对水质造成影响,这使得更换水源成为家庭养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新购入的乌龟常会遭遇皮肤腐烂、甲壳病变以及白眼病等状况,而网络上的资料多将这些问题归咎于水质不佳,这使得许多人对于水质问题产生恐惧,担心其会对乌龟产生负面影响,因而频繁更换水源,有的甚至每日多次换水。

在养龟过程中,关于换水的做法,众说纷纭,因而这一议题长期存在分歧。许多人会咨询诸如“养龟应当多久更换一次水”的问题。实际上,解答此问题并不复杂,关键不在于更换水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水质状况。水质优良时,即便减少换水次数甚至长期不换,亦无大碍。反之,水质不佳时,则需增加换水量和换水频率。自然,关于如何界定优良的龟类养殖水质,这一点同样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鸫龟先生依据他丰富的养龟经验,将就乌龟养殖中的水质状况及换水事宜进行探讨,以供各位参考。

一、水质稳定的水才是养龟好水,而非单纯洁净

众多朋友频繁更换水源,甚至每日多次,其根本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养龟的容器普遍较小,这导致水量稀少,水质极易遭受破坏,不得不频繁换水。其次,部分人对龟类水质存在误区,以为水质不佳会引发乌龟腐皮腐甲、白眼病等问题,因此他们坚信水质越纯净越好,甚至渴望使用蒸馏水来饲养乌龟。

针对这种情况,鸫龟先生建议选用更大一些的容器进行乌龟的饲养。由于容器较小,所容纳的水量自然有限,而食物残渣以及乌龟的排泄物会迅速污染水质。若不更换水,细菌便会迅速繁殖,导致乌龟容易患病;而频繁更换水,对乌龟来说则意味着面临新环境,这容易引发应激反应,进而出现问题,形成了左右为难的局面。此外,水量不足,无法对气温起到调节作用,通常气温变化剧烈,乌龟也容易因为温差过大而感冒生病。

水体小通常会带来各种问题,水体大则更好

在第二种情形下,尽管众多文献都提到,乌龟的皮肤腐烂、眼睛发白等问题多与水质不佳有关,鸫龟先生却持有不同看法。关于乌龟的白眼病,是否由水质因素引起,鸫龟先生在其前作《真的是水质不佳导致巴西龟白眼病吗?温差过大或许才是真正的元凶》一文中已有详尽分析,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查阅该文。启动手机中的今日头条应用程序,在界面顶部的搜索栏内输入或复制相关文章标题,接着进行搜索操作。通常情况下,位列首位的内容即为所求。若你对其他主题亦感兴趣,可依照此步骤进行检索。尽管这是今日头条APP的搜索功能,但其展示的结果却涵盖了整个网络,算得上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检索工具。

感兴趣请在今日头条APP搜索文章名

实际上,乌龟所面临的腐皮腐甲问题,并不仅仅是水质问题所能解释的,其背后更多的是由于环境剧烈变化所引发的应激反应。这种环境突变涵盖了水质变化的突然性,以及温度变化的剧烈性。类比于人类,我们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通常不易生病。然而,在春秋季节的交替时期,我们却很容易生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气温的频繁波动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单纯的寒冷(冬季)或炎热(夏季),往往不会引发问题,真正令人担忧的是那种时而寒冷时而炎热的(春秋)季节。

水质对乌龟的生存同样至关重要。只要水质保持相对稳定(当然不能过于恶劣),乌龟通常都能良好适应。尽管这些爬行动物外表显得笨拙,但它们的生存适应力实则相当惊人,我们往往对它们的潜力估计不足。乌龟的起源可追溯至约两三亿年前,在其漫长的生命进化历程中,至少遭遇了三次全球性的生物大灭绝,包括那场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然而,这个物种却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并在地球上持续繁衍至今。这充分证明了它们非凡的适应能力,不容忽视。

熬过了3次生物大灭绝的物种,适应力不容小觑

四周的水域值得我们仔细审视,其中不少区域的水质状况令人堪忧,特别是那些放生池,多数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污水池,然而乌龟们却能在其中悠然自得地生活。这种动物的特性便是如此,只要所处的环境保持稳定,即便水质不佳,它们也能很好地适应。忍者神龟的美名并非空穴来风。

养龟水质在于稳定而非单纯洁净

回想我们养过的乌龟,腐皮腐甲问题往往在它们刚被带回家不久时出现,一旦它们适应了新环境,这种情况就很少发生了。尽管许多朋友每天都会更换水质,确保水质优良,但乌龟的腐皮腐甲问题却依然持续。这些现象单靠水质是无法解释的,而环境(水质)的突然变化则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乌龟离开了它们熟悉的老家,在新环境中,无论是水还是其他条件,它们都难以适应,这种应激反应导致了腐皮腐甲的出现。这恰似人类,当南方湿润地区的人们突然置身于西北等干燥的北方,他们的皮肤往往会变得干燥并出现裂纹,有的甚至会出现各种疾病。我们把这种状况称作水土不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适应了北方的气候,这种不适感便会消失。对于乌龟而言,其对新环境的应激反应也大体如此,新环境往往容易引发问题,只有适应并稳定下来,才能过得更好。

乌龟腐皮腐甲通常是环境突变的应激

众多朋友之所以热衷于频繁为乌龟更换水源,有时甚至每日多次,这实际上反映了对水质认知的误区。在他们看来,水仅是水分子(H2O)组成的液体,优质水质的标准即是纯净无杂质,越简单越好。然而,真实情况是水处于一个开放系统之中,实际上水仅是一种溶剂,其中溶解了众多其他成分,包括各种阴阳离子、杂质以及各类微生物等。水质优劣取决于水中所含的成分,这些成分至少涵盖了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生物特性这三个方面,并非仅仅是纯净的水。

物理性质涵盖了颜色、浑浊度以及气味等因素,化学性质主要涉及阴阳离子(这些离子关乎水的酸碱平衡),而生物性质则包括细菌、微生物和浮游生物等(它们与水的微生物平衡密切相关)。这些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我们的视觉和嗅觉直接感知;相比之下,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虽然无法直接观察和触摸,但对乌龟来说却至关重要。乌龟适宜生存的水质需保持酸碱与微生物的双重平衡,这样的水才称得上稳定,不易出现问题,这才是理想的养龟用水。不少朋友虽日日更换水源,但乌龟却频繁出现腐皮腐甲的现象,症结就在于此。换水虽能确保水质在物理层面的清洁,却可能导致酸碱和微生物平衡的破坏,从而使得水的化学和生物特性发生改变。对乌龟来说,这样的水便等同于全新的环境和水源。它需要不停的去适应,适应不了就应激反应,开始腐皮腐甲。



平衡而稳定的水才是养龟好水,而非单纯洁净

自然,有些朋友饲养的乌龟,因其强壮的特性,已习惯了频繁更换水甚至一日数次的快速节奏,亦能安然无恙。然而,这种情况实属少数,并不具有普遍性。在养龟的过程中,水质保持稳定仍为上策。那么,我们该如何打造一个水质稳定的环境呢?

二、如何营造养龟稳定的水质环境

鸫龟先生亦认同,对于乌龟而言,纯净且无菌的水确实是理想之选,然而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即便我们采用蒸馏水来饲养乌龟,空气中、我们自身以及乌龟身上仍会存在各种细菌,细菌感染是不可避免的。此外,无菌的环境对乌龟并无益处,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乌龟将失去免疫力,任何一种病原菌都可能对其造成致命威胁。与其过分追求理想中的清澈水质,不如致力于打造一个水质稳定的环境。我们应当明确一个基本观点:是乌龟适应水,而非水去迎合乌龟。我们的目标应是加快乌龟对水环境的适应速度,而非反其道而行。如此一来,乌龟适应环境后,那些困扰我们的诸如腐皮腐甲等问题,往往能大大减少。

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稳定的水环境方面,众人对策略和方法各有见解和实施手段,鸫龟先生则将其归纳为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水量的控制,二是换水的频率。

1、大水体是基础和前提

为了保持水质稳定,大水体至关重要,它是这一环境得以持续的基础与条件。正如前文所提及,由于容器体积较小,导致水量不足,水质极易遭受破坏,进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若不更换水,细菌便会迅速繁殖,导致乌龟易患疾病;而频繁换水,对乌龟来说则意味着新环境的适应,容易引发腐皮腐甲的问题。除了水质恶化的风险,小容器还存在诸多其他危害。比如,它无法有效调节气温,导致温度波动剧烈,乌龟容易因温差过大而患上感冒。容器体积有限,水深不足,乌龟除了进食之外,几乎缺乏运动,导致其体质逐渐恶化,常常生病,形成了一个不良的循环。

若采用大容器进行养殖,情况将有所改变。水体规模扩大,其容纳污染物的能力也随之增强,水质不易变质,从而减少了频繁更换水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中,酸碱度和微生物的平衡更容易维持,尤其是硝化细菌的培养,使得水质更加稳定,自然也就减少了腐皮腐甲等问题的发生。此外,大水体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不易出现剧烈的温度波动,从而避免了因温差过大而引发的感冒等问题。同时,水体大,乌龟有地方运动,体质也会越来越好。

水体足够大,水质才更容易稳定不恶化

为了确保水质持续稳定,必须确保水量充足。鸫龟先生选择的是尺寸大约为60×40厘米的塑料整理箱,箱中水深通常保持在25厘米左右。此外,还有不少朋友会选择1米或2米这样的更大箱子,只要空间允许,养龟的容器越大越好。容器规模越大,容纳的水量也就越多,这样乌龟出现问题的几率也就越小。

2、换水应适度,不宜过频繁

水质的稳定性,不仅与水量大小相关,还与恰当的换水频率紧密相连。换水量过少或换水不够频繁,实际上更有助于保持水质稳定。一次性大量更换或频繁更换水,尽管从外观上看水体变得清澈,但其中的酸碱和微生物平衡已被打破,对乌龟来说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容易引发应激反应,导致腐皮腐甲现象。只要容器空间足够宽敞,除非水质已经严重恶化,否则减少换水次数能够使水质更加稳定。随着新水的添加量增加,水体中的酸碱及微生物平衡会相应发生较大变化,而减少添加量时,这种变化则会相对较小。通常情况下,建议每次更换水量控制在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即不超过总体积的一半。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少量换水,可以使得水体中的酸碱和微生物变化幅度较小,从而让乌龟感到熟悉,便于其适应。

儿童呲水枪是抽取龟缸底部污物的好工具

这里介绍一种换水技巧,即抽底加新水法,供各位参考。所谓的抽底,指的是利用工具清理乌龟缸底部积存的污垢,随后注入新鲜水源。这种方法,众多养龟、养鱼爱好者都在采用,鸫龟先生亲自试验后也表示效果颇佳。至于抽底所用的工具,普遍采用的是虹吸管。实际上,还有另一种工具同样出色,操作简便、迅速高效。这就是那种儿童使用的抽水玩具,它也被称为呲水枪或漂流水枪,其抽水能力相当出色,甚至比许多人所使用的注射器都要高效得多。当乌龟缸附近的阳台或窗台上摆放着盆栽的花草、蔬菜等植物时,只需将抽水枪中的水直接喷射到窗外的花盆中,这样既能完成换水,又能顺便浇灌花草,一举两得。

每次所需更换的水量,其多少是由水质优劣程度所决定的。水质优良时,甚至可以减少更换频率,甚至长期无需更换,只需补充水分即可。反之,若水质不佳,则可适当增加更换次数,甚至进行彻底更换。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判断水质的好坏呢?

三、养龟水质好坏的判断方法——生物监测法

众多人对水质优劣的判断往往依赖直观感受,如视觉或嗅觉,而与单纯更换水的行为不同,鸫龟先生始终坚持使用生物监测手段来评估水质,这种方法既简便又高效,且益处良多。

1、龟缸生物监测水质换水法

生物监测水质的方法实则并不复杂,即在乌龟的饲养容器中饲养小鱼,通过留意小鱼的行为举止,来监控水质的变动,进而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水以及每次更换的水量。据我们所知,自来水厂在处理水质的各个阶段,普遍采用了生物监测技术,而他们所使用的生物便是鱼类。从最初的原料水,到各个净化处理环节后的水,直至即将出厂的水,通过饲养对水质敏感度不同的鱼类,以此来评估水质的质量。

在我们家养龟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来帮助评估水质的优劣。尽管它们都生活在水中,但鱼类和乌龟在生理结构上有着显著差异。鱼类依赖鳃进行呼吸,通过不断地吸水和排水,来筛选出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相反,乌龟则是依赖肺部呼吸,它们需要定期浮到水面来吸取空气。因此,鱼类对水质的敏感度远超乌龟,当在乌龟的饲养箱中放入鱼之后,我们便能够通过观察鱼的健康状态来评估水质的好坏,进而决定何时进行换水。



乌龟缸养鱼可以监测水质好坏

若鱼儿游动如常(进食、游动等),这表明水质状况良好。在这样的水质中,乌龟自然也能健康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无需频繁更换水,甚至可以尽量减少换水量,一般以不超过四分之一为宜,以此来保持水质的稳定。

若观察到鱼类大量上浮水面,这表明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极低,主要原因可能是水体中食物残渣、乌龟及鱼类的排泄物过多,进而导致有机物质含量增加,从而大量消耗了水中的氧气。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进行大量换水,通常建议至少更换三分之一的原水,或者更换一半的水量,但不宜超过这个量,以免水质发生剧烈变化。

一旦鱼类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仅个别死亡且其他鱼类状态正常则视为个别情况,不足以说明问题),这便表明水质已经严重变差。此时,应考虑进行大规模的水体更换,或进行彻底的水体更新。通常情况下,建议至少更换一半的水,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二,保留一部分旧水会更加适宜。

2、乌龟缸养鱼的其他好处

实际上,在乌龟缸中饲养鱼类,不仅能帮助我们监测水质和辅助更换水源,而且还有诸多益处。这些益处包括促进硝化细菌的生成、清理水中的食物残渣以及增强乌龟的体质。

1)养鱼可以活水,促进硝化细菌加快形成

乌龟在水中游动速度较慢,相较之下,鱼类则普遍更为灵动,活动范围亦更广。鱼类在游动时,会对水体持续产生扰动,仿佛带来一股活水之效,从而更有利于硝化细菌的生成。自从养了鱼,我们常常注意到,水质保持清澈,不易变质,这通常得益于硝化细菌的作用。至于鸫龟先生能否提供数据,实则并无,也缺乏进行实验的条件,但根据我们的实际观察,情况确实如此。鸫龟先生之前的龟缸中并未饲养小鱼。后来,他采集到的野生小鱼数量增多,无处安置,便随意地将它们放入了龟缸。自那以后,鸫龟先生发现水质相较于之前有了显著提升,他推测这可能与活水加速了硝化细菌的生成有关。

水中养鱼可以促进硝化细菌加快形成

2)鱼可以促进水中部分杂质的清除

鸫龟先生的龟缸里的小鱼们,日常进食的频率并不高,只是偶尔会被喂食。这些小鱼主要以龟缸内的藻类或是乌龟排泄的粪便为食,缸中还有泥鳅。自养鱼以来,龟缸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这或许也与这个因素有关。

3)促进乌龟捕食能力和锻炼体质

乌龟在饥饿时,会捕食活鱼。自养鱼以来,乌龟对游泳和锻炼的热爱愈发浓厚,这有助于提升其捕食技巧,从而增强体魄。体质增强后,乌龟的生病几率降低,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乌龟缸养鱼促进乌龟锻炼体质

自然,不少朋友会提出,在乌龟的鱼缸中饲养鱼类固然不错,然而却难以维持,因为鱼儿往往会被乌龟吞食。这种情况与养龟容器的水量大小有关,同样也与所养鱼类的种类密切相关。许多朋友在龟缸中放入的,往往是市面上购买的经过人工驯养的观赏鱼,这些鱼缺乏警觉性,运动及躲避能力较弱,因此很容易成为乌龟的猎物。推荐挑选野生的鳑鲏、麦穗、食蚊鱼(又称青鳉鱼)等小型野生鱼类,它们的游动速度比宠物观赏鱼更快,乌龟若想捕捉它们,需付出更多努力,消耗更多体力,这样的锻炼对增强体质更为有益。采用大型水体饲养,并合理布置供鱼儿躲避的场所,能够提升养殖效果。

四、结语

除了陆龟之外,乌龟通常生活在水域中,它们在水中摄取食物和进行排泄。因此,养龟时水质状况和换水频率的问题,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乌龟具备较强的水环境适应能力,但常见的病症如腐皮腐甲、白眼病等,并不仅仅是由于水质不佳所引起的,更多的是由于水质和温度的剧烈变化所引发的应激反应。保持水质稳定,有助于乌龟更好地适应环境,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对于乌龟来说,维持水质的稳定性比单纯的清洁更为关键。只有在酸碱度适中、微生物保持平衡的水环境中,才能算得上是真正适合养龟的理想水质。

换水关键不在于频率,而关键在于水质状况。一般而言,换水量宜少不宜多,频繁换水反而不利于水质的稳定。使用大容器或大水体进行适度换水,对维持龟类水质稳定大有裨益。在乌龟的饲养缸中养鱼,通过生物监测水质,比仅凭主观判断要准确得多。此外,养鱼还能有效促进水质稳定,同时锻炼乌龟的捕食能力和体质。

本文所载内容为鸫龟先生的个人观点,仅作参考。若发现错误或持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进行交流。鸫龟先生致力于分享关于乌鸫与乌龟的实际饲养经验和心得,旨在让养鸟和养龟变得更加简便和有趣,诚挚邀请大家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0:09 , Processed in 0.1020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