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回复: 0

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负增长,为国产替代带来巨大机会

[复制链接]

6559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51
发表于 2025-5-5 14: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呈现负增长态势,进口医疗器械总额是103.2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7.7%,这为国产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创造了巨大机遇。

近几年,中国医疗体系发生了变化,其大方向是积极、正面的,这其中包含诸多方面,注册条件逐渐放宽,审批程序陆续加快,价格水平日趋合理,医保报销范围扩大,产品进院机会增加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党委书记孟冬平于24日在第四届中国医疗器械合作高峰会上表示,现阶段,我国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已获国际市场认可,高端领域医疗器械也有不小突破,在医学监护、医学影像设备、临床实验室设备和微创介入治疗、外科植入物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2020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贸易发展综述》(以下简称《发展综述》)表明,2020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额是266.4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98%。其中出口额为163.1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46%。进口额是103.2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79%。

其中,美国是主要出口市场之一,香港是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日本是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德国是主要出口市场之一,这些地区的出口额超过7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6.08%。

在上述163.13亿美元的出口额里,医院诊断与治疗、一次性耗材、医用敷料是排名前三的商品,医院诊断与治疗的出口额为74.52美元,一次性耗材的出口额为36.42美元,医用敷料的出口额为10.98美元。

新冠疫情对我国产生了影响,我国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产品的海外覆盖率在上半年大幅提升,例如,红外线人体测温产品出口金额达10.59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59%,其它产品包括按摩器具、聚氯乙烯制手套以及矫正视力用途的眼镜等 。



根据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研究分析,2018年中国提供了全球43%的口罩,2018年中国提供了全球43%的防护服,2018年中国提供了全球43%的呼吸器等,2019年数据与2018年数据基本一致。孟冬平说,中国是全球医疗器械最主要的生产国之一,中国是全球医疗器械进出口基地之一,中国是全球防疫物资供应“大后方”,中国仅生产厂家已达16000家 。

目前,医疗器械的价值链条持续伸展,我国医疗创新正步入新的赛道。

孟冬平觉得,过去中国不少医疗企业长期依赖仿制代工生产,有相当多数量的企业凭借原料类产品出口站稳脚跟,长期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但是,这几年新药、高端医疗创制环境有了大幅改善,很多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项目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市场的医疗消费不断升级,海外科学家归国创业,资本大力助推,这些都促使医疗器械行业由仿制向创新转型,其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15-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亿元)

如何实现进口替代

近日,一系列顶层政策强调,我国要加快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突破技术装备瓶颈,要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国产医疗器械要实现进口替代,主要在于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亚芝觉得,一方面,我国医疗器械注册持有人制度致使研发与制造相分离,这能够加快国产器械的创新速度,另一方面,在新基建背景下,高端医疗器械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重要方向,在近期国资委开展的《中央企业医疗器械核心关键技术公关调研》里,一些央企已开始行动 。



当下,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国产器械,在近期各地医用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的中标目录里,国产器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

刘亚芝补充说,我们发现,一些知名三甲医院的招标公告明确表示不接受进口产品投标,对于非特别注明的产品品类,也不接受进口产品。

此前,医用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在各地陆续开展,其中,骨科耗材在14省发文且执行,眼科耗材在8省发文却未执行,介入性的冠脉支架是首批在全国层面进行集中采购的品种。

公开数据表明,我国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达1046亿元,其中血管介入领域为389亿元,骨科植入领域为262亿元。

奥咨达医疗器械服务集团东区市场总经理詹金城告知记者,冠脉支架国产与进口价格落差极大,国产支架出厂价和最终进入医院的价格相差9倍,进口支架出厂价到进入国内医院相差6.5倍。

詹金城表示,当前,冠脉支架领域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在技术方面实际上差异不大,是能够实现进口替代的。

纳通医疗集团总裁赵毅武向记者表明,当下,骨科领域多数医疗器械与耗材,其质量、性能已在向进口产品靠拢,然而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进口替代尚未能彻底达成,这对医疗器械的技术研发、迭代升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各地规则和政策不一样,带量采购下的骨科耗材价格也存在差异。赵毅武表示,是否能够考虑开展简单操作,让同类产品价格相同。也就是说,对同一品类产品实施全国统一的定价,这样或许能在节省医保资金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3:52 , Processed in 0.3817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