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回复: 0

硕士应聘保姆引关注,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受期待

[复制链接]

6559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51
发表于 2025-5-2 23: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高靓

近日,30多名乡村月嫂在浙江省温岭市温峤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学习,她们学习的内容是烹饪“月子菜”。江文辉 摄

前不久,一则硕士应聘保姆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这位应聘者有着高学历 ,还会两门外语 ,并且拥有海外工作经历 ,具备早教专业技能 ,网友们不禁直呼 :“这样的保姆我也想要 !”也有人表示 ,这是对传统家政业的降维打击 。

受人口老龄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等影响,人们越来越需要社会服务提供支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隐含在热议的背后 。但现实中,家政、育儿、养老等社会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需要,所以公众对高学历、高素质从业者的出现格外关注 。

社会服务产业关乎亿万群众的福祉,它还是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国务院先后针对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作出决策部署,针对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作出决策部署,针对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作出决策部署。去年年底,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每个省份要有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类专业,还要有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类专业,同时明确,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

那么,在社会服务产业质量提升、规模扩大的大背景下,教育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记者挑选了社会覆盖面最为广泛的家政服务业展开了观察。

大学生干家政大材小用?

刘诗妤去年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她开门见山地说,选这个专业肯定不会让人失望,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她今年还是顺利跳槽到知名互联网家政公司58到家 。

刘诗妤从事家政顾问岗位,简单来讲,就是要对家庭与家政人员进行匹配,也就是“售卖‘阿姨’的服务”。一提到家政,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去别人家里干活,实际上公司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岗位。刘诗妤表示,她所在的门店,仅家政顾问团队就有100多人,此外还有培训部门和售后部门,员工大多是专科和本科毕业生,然而家政专业科班出身的只有她一人。

母婴护理、催乳、营养、烹饪这些内容我在学校都学过,跟家庭交流时,人家会觉得我很专业,就愿意听我的建议,靠着自己的专业优势,到新岗位第一个月,刘诗妤的底薪加提成就突破了1万元,而且“没有觉得很困难”。

在传统认知里,家政业一直处于“散小差”的状况,它主要是缺乏技能的劳动力用以维持生计的方式,有人甚至用旧社会的“主仆”关系去理解,所以觉得这个领域难以吸引和吸纳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但实际上,家政行业已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关注家政人才培养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处副处长李浩平说道 。

《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表明,我国有18.2%的家庭存在未成年人照料需求,有35.6%的家庭存在老年人照料需求,有30.4%的家庭存在双重照料需求。据估算,我国的家政服务需求会从2018年的4560万人增长至2035年的1.39亿人,其中高端家政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目前,家政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人,其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增长到了8%。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家政业发展,尤其是自2019年以来,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其他六个部门,出台了一份意见。这份意见是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其目的是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该意见名为《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

政策提出重点引导转变观念,更新对家政业等新业态、新技术的认识,明确了“家政电商”“互联网 + 家政”“物业 + 养老服务”等新业态,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鼓励类中,新增了“养老与托育服务”和“家政”产业。李浩平表示 ,能够说 ,家政行业的发展已至一个关键阶段 ,急切需要高素质 、高技能人才进入该行业 。

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原副会长、宁波市81890全国劳模匠道工作室主任胡道林表示,教育十分重要,只有提升质量,扩大规模才会有意义,不然即便有再多的人从事这一行业,老百姓依然会觉得不满意,家政行业仅依靠自身发展将会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而教育的支持会使这个过程大幅缩短 。

提质扩容教育何为?

今年有不少学校申报了家政专业,这些学校都来我们学校调研家政学的专业建设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家政学院)院长吴莹说 。吉林农大是我国第一所设置家政学本科、硕士授权点的高校 ,该校既为家政企业输送人才 ,也为高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培养师资 ,对市场人才需求变化感受明显 。

基于对家政学科以及家政服务市场发展的判断,一些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展开探索。1993年,吉林农大开设了家政专业函授专科教育。1998年,该校开设全日制大专班。同年,吉林农大获批以家政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社会学硕士点。2003年,吉林农大成为全国第一所开办家政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在职教领域,1999年,菏泽家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菏泽卫生学校开设了家政卫生服务专业,2007年,该校成为全国第一家以家政命名的公办职业院校。

近年来,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多所普通高校也陆续进入该领域。我国家政教育初步构建起了从中职、高职、本科一直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当前,在本科专业目录里,家政学属于法学门类社会学专业类下的特设专业。在中职和高职专业目录中,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均设置在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之下 。

李浩平告诉记者,家政是一个长链条产业,目前我国中职、高职和普通本科专业目录中,除家政专业外,还有社区管理与服务、家政学、康复治疗学等数十个专业与家政行业相关,去年7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谢俐表示,我国在中职、高职和普通本科开设家政相关专业点达到了3000多个 。2019年增设了中职专业,其中包括智能养老服务、幼儿保育等,新设了高职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点72个,与之前相比增长了132%。

就算把所有相关专业都算在内,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数量也仅仅处于几十万这个量级,跟千万量级的需求以及行业发展潜力相比较而言,依旧存在着较大的人才缺口。据李浩平分析,家政人才市场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简单劳动型市场,它以提供家庭基本生活照料、家庭保洁、烹饪等服务为主,从业主体是农业转移人口,约占市场份额的67.7%。一类是知识技能型市场,它以养老护理、病患照护、母婴照料、残疾人陪护等一线技能服务为主,有行业准入要求,约占31.6%。还有一类是专家管理型市场,它以收纳管理、服饰搭配和衣物管理、家庭理财等私人定制和顾问性岗位以及社区服务网点管理、家政企业经营管理、家政服务培训、家庭智能设备研发等新业态岗位为主。李浩平说,第三部分虽然占比不高,但其可能是最有增长潜力的,也是高职和本科职业教育应该发力的重点 。

从实践方面来看,已创办家政专业的高职院校主要采用宽口径培养方式,这种方式涵盖技能、管理、培训等多岗位需求,并且会依据自身办学特色有所侧重。比如,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把家政专业定位为“懂技术的管理人员”,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更注重管家、高端家政服务人员的培养。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副院长董会龙向记者透露,从出口方面来讲,实际上高端家政技能人才十分抢手,听闻学校开设了家政专业,一些企业高管通过各种关系前来索要人才 。

专业和产业如何抱团发展?

政策存在要求,社会存在需求,学校具备条件,然而记者发现,举办家政专业的院校多数在招生阶段都遭遇过尴尬。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家政专业负责人朱晓卓表示,第一年,学校给出了100个招生名额,最终只招到30多人 。

家政专业面临尴尬,不全是社会观念所致。许多家政企业处于微利状态,难以承受固定员工所需的社会保险等成本,所以一线家政服务人员并非企业员工,而是类似中介机构与个体劳动者的关系。胡道林表示,家庭保姆不适用劳动法,一旦工作中与雇主出现问题,只能依据民法处理。董会龙也持有这样的观点,他觉得考生和家长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是从事一线家政服务工作,刚毕业就成为个体劳动者,确实很难让人接受。

此外,家政人才培养好像存在一个悖论 。朱晓卓说 ,现在的学生从小没怎么做过家务 ,放到市场上 ,20岁出头且没有家庭生活经验的大学生 ,与四五十岁的家庭妇女相比 ,谁更具竞争力呢 ?毕竟在这个领域 ,经验非常重要 。家政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单纯在学校里肯定培养不出来 ,必须要放到企业里去培养 。但是与成熟产业不同,一般家政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统一规范,这使得一线家政人员带学生实习实训很困难,更使得企业说出人才培养需求成为不可能。



处在产业发展的门槛处,坐等企业先行一步并非良策,家政专业得与行业企业抱团发展。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市贸易局(现为宁波市商务局)联合成立了宁波家政学院,该学院以理事会形式运作,双方共同研究家政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是最早涉足家政专业的,它考虑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考虑到人才培养的需要,于是干脆自己创办了一家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即菏泽市天使护政公司,学生能够进入该公司实习实训,毕业生也能够留在那里工作。

李浩平觉得,学校付出努力,再加上产业给予支持,以及教育政策提供助力,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

去年5月国家启动高职扩招,向四类社会人员敞开大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重点布局区域经济建设急需专业、社会民生领域紧缺专业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以此为契机,首次招生的家政专业招收应届毕业生,还专门开设了“月嫂班”,面向社会招收45人,其中有7位“金牌月嫂” 。李浩平说,这批人将来有可能去到公司的培训岗位,也有可能带领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她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再经过系统学习,便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

高品质家政离我们还有多远?

那么,学习和不学习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在以经验作为优势的领域,一张文凭是不是一定需要呢?

“金牌月嫂”李文丽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了一年,她举例说,有一次客户生产时早产大出血,之后患上了很严重的抑郁症,她很想帮助客户,却有心无力,现在她学了心理学知识,若今后再遇到这种问题,她就知道如何去帮助客户,能让更多产后妈妈受益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家政与艺术学院院长陆红光表示,我们有的毕业生已拿到30万元的年薪 ,目前家政业较多考虑母婴、幼儿、老人等照护功能 ,但真正能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人比较稀缺 。

吴莹告诉记者,2019年吉林农业大学家政学院本科生开始实施大类招生,经过一年半的专业基础课进行分流时,社会学大类的180人中有120人主动选择了家政专业,这说明学生对专业前景和培养方式的认可,随着接触和了解,学生会发现家政其实是一门大学问,有其知识体系和职业体系 。

吴莹说,目前,家政学在我国仅处于硕士层次,并且数量稀少,然而在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家政学都设有博士点。到实践领域,这也正是高品质家政应有的内涵,并非收费高就意味着是高端。说到底,家政服务是创造体验的,其核心在于人。

“职业感”“职业素养”是采访中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参照系是菲佣、英国管家等世界家政行业的高峰 。菲佣从不跟雇主一起吃饭 ,这并非不平等 ,而是恪守职业规范 ,她清楚到别人家庭中是去服务的 。相反 ,我们的家政人员到客户家里可能追求和家庭成员同等地位 ,甚至反客为主 ,这就是不专业 ,陆红光说 。据悉,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从菲律宾聘请了3位大学教师,这些教师进行全职教学 。

李浩平持有这样的观点,树立职业尊严感以及提升家政从业者的职业意识,仅依靠教育是无法达成的。国务院颁布“家政36条”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妇联共同启动了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吉林长春成为首批“领跑者”城市,浙江杭州成为首批“领跑者”城市,山东济南成为首批“领跑者”城市,湖南长沙成为首批“领跑者”城市等,共有32个城市成为首批“领跑者”城市,每个城市推荐5家左右领跑示范企业,每个城市推荐1至2所领跑学校 。

与此同时,教育部积极推动“1+X”证书制度,这有助于家政人才培养不走脱离实际、缺乏标准等弯路。目前,湖南金职伟业、济南阳光大姐等一批家政业领先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已推出幼儿照护、母婴护理、失智老人照护三项家政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记者采访的几所高职都参与了试点。

当前,国家提出大学生社区就业,这与家政服务网点进社区不谋而合,基层网点的这种经营管理很可能就是新的就业机会,李浩平说,未来应该是一种“大家政”的概念,它将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入场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3:15 , Processed in 0.1948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