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幼儿教育之父著作?人的教育竟藏小学教育相通秘诀

[复制链接]

6343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09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的教育》读书心得

时间:2025.4.25

《人的教育》读书心得

鞍山市第四十八中学

关德峰

《人的教育》读书心得

《人的教育》这部著作乃是一部知名的教育理论巨著,其作者福禄培尔,被誉为德国杰出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者,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创立者,享有“幼儿教育之父”的美誉。福禄培尔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历,构成了他人生旅程的核心内容。《人的教育》一书广泛探讨了儿童在学前及学校教育阶段的相关问题。我认为儿童培养与我们的小学教育存在诸多相似点,因此这次我仔细研读了这部著作。在这本书中,福禄培尔提出教育应顺应孩子的自然本性,抵制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和对孩子成长的压抑,强调孩子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孩子个性以及突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张教育在人的各个成长阶段都应保持连贯性。



教育的真谛并不复杂:满腔的真挚情感,以及一份宽广的胸怀,仅此而已。将孩子们视作独立的个体,让校园成为一个民主、平等的空间,让教师与学生在其中自在地呼吸。正是这样的真挚情感与宽容态度,孕育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理念。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自由呼吸的教育”主要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下是我阅读后的几点体会。

首先,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往昔,诸多教师普遍持有观点,认为只要学生成绩优异,即便他们性格略显强势,学生也能予以宽容。在人们心中,严肃、严肃、不苟言笑的形象被视为优秀教师的典范。然而,学生们并未对老师们的良苦用心给予积极响应。在他们表面老实听话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不满与反抗的情绪。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挫折或不如意,也能轻易点燃导火索。

学生不仅对严格教师进行挑战,甚至公然挑衅,犯下了我们认为不可原谅的错误,随后变本加厉,冲突不断升级,师生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老师与学生竟如同仇敌一般。

所以,当我们遇到犯错的学生、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不愿学习的学生时,首先要提醒自己,保持冷静,意识到他们同样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教育本质上是对人的培养,师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我们现在的教育目标是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基础,为民族的未来培养具备素质的人才。为了确保孩子终身能够不断学习,过上体面且高品质的生活,并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具备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我们必须对每个孩子一视同仁,深入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并尊重他们,以心灵滋养心灵。

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每位学子都具备独有的优势与卓越的才能,在这方面,每个人都是无可比拟的佼佼者,每个人都是无比出色的精英。我们应巧妙地运用赞美的力量,面对那些过于自满的学生,多设立一些评价的标准,这样就能激励更多学子,让他们信念更加坚定,迈向成功的道路。所以,在教师的心目中,绝不应存在所谓的差生,不能从起跑线就预设失败,而应将预想的失败转变为成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喊出“我能做到”!一旦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便会将这份信心转化为学习的推动力,这样我们也就圆满实现了教育的宗旨。

其三,教师应该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若你屈身低首,尝试以孩童的视角审视问题,便会察觉到孩童眼中的世界独具一格,进而学会如何去理解他们。孩子们所犯的错误,往往被称作“美丽的错误”,它们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往往习惯于以成人的角度出发,对孩子提出一系列要求,设定发展目标,采取生硬的灌输和呆板的教诲方式,迫使孩子们接受——这就像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不论学生的体型和身高如何,都强行塞入其中。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要么塑造出扭曲的人格;要么制造出毫无个性的木偶;要么伤害学生的心灵,留下终身难以愈合的创伤。因此,我们应当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真正替他们考虑,这样一来,许多困扰便会迎刃而解。实际上,教育并无复杂之处,只需满腔热情与一份包容。将看似简单的事持续做到位,便显得尤为不易。愿我们共同为“将这简单之事做到极致”而不断努力!在文末,我引用了玛丽凯的话语作为结语,我深信不疑,人生是一场接踵而至的尝试与挫折,而成功往往是在不经意间降临。

《人的教育》这部著名的教育学著作中,福禄培尔的思想丰富而深刻,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极为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尽管这次我对书中的内容只是做了初步的浏览,理解得也比较浅显,但我计划在将来投入更多的时间,对其进行细致的阅读和研究。

第二篇:人的教育读后感

《人的教育》读后感

《人的教育》一书,由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福禄培尔所著——他是一位德国知名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者,同时也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创立者。正是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福禄培尔在著作中着重指出,教育应遵循自然规律。他主张儿童应自幼年起便能在无干扰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因此,教育、训练及教学活动不应过于严格和指导性,而应更加宽容和顺应自然,否则,在过度强调指导性的教育模式下,人类的全面发展、稳步进步或持续成长将难以实现。福禄培尔以园丁修剪葡萄藤为喻,强调修剪葡萄藤的必要性,却指出修剪并非葡萄藤结果的关键。他进一步阐述,若园丁在修剪过程中缺乏耐心与细致,不尊重植物的本性,葡萄藤可能会因修剪而遭受毁灭,至少其生长活力和产出能力将受到损害。我认为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尊重并顺应孩子们的本性,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和压抑的方式进行教育。福禄培尔的理念与让儿童自由成长的理念相契合,他强调儿童个性的成长;每个人作为人类的一份子,也是上帝的子女,都蕴含着整个人类的特性,然而这种特性在每个人身上都以独特、固有、个人化的形式展现和塑造……因此,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成长,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并鼓励他们的积极性,认可并支持他们的正确见解,以此推动他们更佳的发展。这与我国古代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充分证明了这一教育原则的重要性。

我们致力于使学生相信自己是个优秀的学生,若每位学生都能认识到自我,体会到成为好学生的自豪感,并拥有自信与自尊,他们将获得一份宝贵的、能够享用终身的财富。引导孩子们展现最真实的自我,挖掘他们的亮点与潜能,这作为幼儿教师,是我们肩负的重要职责,让我们持之以恒地去实现这一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00:25 , Processed in 0.3385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