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回复: 0

4月16日应急管理部发布会:通报情况解读预案介绍重点工作

[复制链接]

6535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677
发表于 2025-5-1 18: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6日,应急管理部举办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状况,通报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解读《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下称《总体预案》),介绍安全生产相关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

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局长是范朝晖,他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总体预案》出台的背景,还介绍了其意义,也介绍了与2005年应急预案相比的特点,以及主要内容。

范朝晖



范朝晖介绍,《总体预案》科学把握与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的关系,主动适应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新的形势要求与实践需要,提出了一些创新措施,其中包括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的应急指挥机制,优化国家和地方层面突发事件应对组织指挥体系以及应急指挥机构组成。明确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把安全风险防范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加强风险早期识别,加强信息报告,加强信息通报。细化突发事件预警分级规定,细化发布规定,细化传播规定,细化响应规定,细化解除规定,建立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明确国家要建立健全应急响应制度,优化国家层面4个级别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的有关要求,优化国家层面4个级别应急响应程序的有关要求,对地方结合实际细化应急响应制度作出安排等。

范朝晖表示,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实施以来,在推动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防范应对突发事件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应急管理实践不断丰富,各类风险出现耦合、链发现象,这对应急指挥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信息报告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协调联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应急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发事件应对面临新的形势。《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势在必行。

范朝晖提到,《总体预案》充分吸纳了近年来我国在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队伍力量、物资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成果,总结并固化了现场指挥、风险防控、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等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能为有力、有序、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更完备、更稳定、更实用的制度保障。



《总体预案》着重强化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在制度方面的整体协同联动,强化在信息方面的整体协同联动,强化在资源方面的整体协同联动,强化在响应方面的整体协同联动,强化在行动方面的整体协同联动,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资源协调和响应联动,加强军地间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资源协调和响应联动,加强跨灾种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资源协调和响应联动,加强跨区域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资源协调和响应联动,实现各类应急资源和力量的优化配置,实现各类应急资源和力量的有效利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形成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红星新闻记者 刘亚洲 付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0:38 , Processed in 0.6130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