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回复: 0

柳叶刀研究:挥拍运动、游泳、有氧运动性价比最高,对健康益处多

[复制链接]

656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75
发表于 2025-5-1 13: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存在一个能同时控制血压、血糖的“万能处方”,它还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情绪,预防癌症,甚至可以防治40余种慢性病,那么这个“万能处方”就是“运动”了。

不过,运动的种类有很多,到底哪一种对普通人群的健康更有好处?哪一种更能够降低死亡率,对长寿有利呢?

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有一项调查报告,这项报告持续了15年,涉及8万人,它给出了答案。

研究人员对不同种类运动和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展开了分析,进而发现性价比最高的3种运动分别是:

第一名是挥拍运动,像乒乓球、羽毛球这类,它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的风险,降低幅度为47% 。

第二名:游泳,能降低28%全因死亡率的风险;

第三名是有氧运动,它能降低全因死亡率的风险,降低幅度为27%。这三类运动对健康长寿的影响最为明显。

究竟为何这三种运动会有如此大的益处呢,这三种运动更适合哪些人群呢,一起来看看吧——

挥拍类运动 降低全因死亡率47%

研究指出,对比那些未进行身体活动的参与者,进行了乒乓球、网球和羽毛球等挥拍类运动的人,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幅度约为56%;若能达到推荐的运动量,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降低幅度约为47%。

为什么挥拍运动能被评为“最佳运动”?与以下这些好处分不开:

⒈锻炼多部位肌肉,强壮骨骼

接球时,全身肌肉能得到锻炼,挥拍动作刺激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可有效增强肩部和手臂肌肉力量,不停地移动、跳跃能加强下肢和腰部肌肉,肌肉力量强,骨骼会更健康,衰老速度更慢 。

⒉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打球时,需要迅速做出判断,肢体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这可以提高人的灵敏性,能提升人的协调性,还能增强人的反应能力。

⒊护眼健脑

击球前,眼睛需判断球路,大脑要迅速对球速、角度、力量等作出判断,这对眼力和大脑是一种锻炼,可让大脑保持思维敏捷性,还能提高反应力和记忆力。

提醒



中老年朋友选择挥拍类运动,需考虑自身条件,膝、踝、肩关节有无原发病或伤病。羽毛球、网球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应慎重选择。乒乓球更值得推荐,其活动量没那么大,场地也小一些。

运动的时候要留意动作规范,减少机械性动作,这样能避免发生运动损伤。要是感觉局部肘关节酸痛,就应该及时停下进行拉伸。

接球前要让全身处于放松状态,通过大臂带动小臂,接着再带动手指、手腕,用力把球击出,注意不要猛抡手臂。

游泳 降低全因死亡率28%

研究表明,游泳能够降低28%的综合死亡风险,还能降低41%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并且,游泳所能带来的益处主要包含以下这些 :

⒈改善心肺功能

游泳时,呼吸频率要与动作有节奏地配合,这样能迫使每次呼吸都吸得更深,进而增强肺组织的弹性,还能增强胸廓活动能力,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

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有一项新研究,该研究在《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上被刊登出来,研究指出,水上运动组的受试者,其小静脉内皮功能更好,其大动脉内皮功能也更好,这更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⒊保护关节

游泳时,水对关节的负重小,能够减小关节的摩擦,还能提高关节的灵活度,即使是患有关节炎的人群,也可选择游泳健身。

提醒

患有心脏病的人群不宜游泳,患有严重高血压的人群不宜游泳,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群不宜游泳,患有耳部疾病的人群不宜游泳。

老人游泳要根据自身能力行事,最好挑选蛙泳、仰泳这类体力消耗不怎么大的泳姿,游泳的时候得有人陪着。

③游泳前后要洗澡,充分冲走身上残留的泳池消毒液。

游泳的时候,呼吸频率需要和动作有节奏地配合,在水里的时候,一定要把气吐干净,出水的时候,一定要把气吸足。

室内有氧运动 降低全因死亡率27%

研究表明,有氧操能减少综合死亡风险,尊巴舞能减少综合死亡风险,瑜伽等室内健身项目也能减少综合死亡风险,且这种减少幅度为27% ,同时,这些室内健身项目还能减少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减少幅度为36%。

⒈提升身体柔软度,塑造挺拔身姿



瑜伽有很多动作,这些动作以慢慢拉伸身体为主,能提升韧带柔韧度,进而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尤其在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还能有效避免和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同时还能够矫正脊柱变形,这种变形是由日常劳累或者不良坐姿造成的,还可以改善一些不良姿态,进而增强自信心。

⒉增加幸福感

有研究表明,人参与团队运动,尤其是那些需要相互配合的运动,比如双人舞、广场舞、街舞等,会提升人的幸福感。

身体随着音乐摇摆,会让大脑放松,有助于身体收获多巴胺,能缓解焦虑和压力,还能调节大脑。

提醒

室内有氧运动强度小,若想达到最佳效果,需持续保持“中等强度”,即运动时心跳和呼吸稍有加快,且处于还能勉强说话交流的程度 。

除了选好运动种类,抓住一些小细节,能让运动带来的受益翻倍。

掌握运动的“二要素”受益翻倍

⒈黄金运动时段:11点—17点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学者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研究,该研究确定了一天中运动的“黄金时段”,这个“黄金时段”是11点—17点。

研究人员把参与者分成了4组,其中一组是早晨组,时间范围是5:00—11:00,一组是中午至下午组,时间范围是11:00—17:00,还有一组是混合组,另外一组是晚上组,时间范围是17:00—24:00 。

数据显示,与早晨组和晚上组相比,在每天11:00至17:00进行运动或者混合运动,全因死亡率会下降1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幅度高达28%,特别是老年人,体力活动较少(低于世卫组织推荐运动量)的人,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这些人群的效果更为突出 。

⒉最佳运动时长:45—60分钟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运动时间并非多多益善。

每次运动的最佳时长是45到60分钟,若少于45分钟,保健效果会下降,要是超过60分钟,也不会得到更大益处。

在运动频度上,每周锻炼三到五天,每天锻炼一次效果是最好的。要是你选择散步,频次能够多一些,以每周六次为宜。

综合湖北省疾控中心公众号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4:31 , Processed in 0.1064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