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回复: 0

6月9日浙江磐安药农卖元胡,今年中药材价格普涨有多魔幻?

[复制链接]

6535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677
发表于 2025-4-29 22: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9日凌晨5时左右,浙江省磐安县新渥镇药农陈礼祥与妻子,带着1000公斤元胡,来到浙八味药材城地产药材交易区售卖。他对一件事津津乐道。三天前,他家4000公斤元胡,在摊位摆了10分钟,就卖出了52万元的高价。

不少业内人士称这是正经历史上“最魔幻的一年”

据潮新闻报道,“白术价格稳定处于历史高位。磐安去年产出的白术,6月时价格为75元每公斤,当年10月上新时仅40元每公斤。2019年时,白术价格只有18元每公斤。”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杨定升告知记者,人们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去年产出的白术新货,目前基本上已被抢购完。6月9日,元胡批发价为137元每公斤。和2018年的低谷期作比较,价格上涨了400%。

磐安主产中药材浙贝母,过去20年价格高低相差近10倍。2003年浙贝母个(烘干的浙贝母个体)涨至240元/公斤。此后价格长期处于低谷。2019年浙贝母个最低跌到28元/公斤,生切片33至35元/公斤。2023年6月初浙贝母生切片80元/公斤。6月中旬浙贝母生切片已涨至98元/公斤。

在全国其他中药材市场,牛黄、当归、党参等多个中药材品种也处于高位运转状态。6月9日,天然牛黄价格为80 - 85万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50%。6月9日黄金价格是450.45元/克,经折算每公斤约45万元,也就意味着大约2克黄金才能买到1克天然牛黄。

根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网的监测数据显示,在5月10日至6月10日期间,当归价格在一个月内上涨了50%,而在上半年总计涨幅达到300%。另外,上半年党参价格涨幅也已超过200%。

这样的价格确实很“魔幻”。用“价格像火箭一样蹿升”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网5月监测数据显示,在2023年5月28日这一天,与2022年5月28日相比,有276个药材品种价格出现了上涨情况

实际上 不只是今年 近两年都有关于中药材涨价的报道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都是大宗中药材。属于市场刚需。最终只会让普通患者为看病买单。

“药材涨价,增加的是看病成本,

甚至买不到药”

发现14帖中药煎服制剂价格近千元



她与主治医生进行了确认。“方子比涨价之前贵了一半。有些方子甚至涨了三分之二”。药材出现了涨价的情况。这增加的是看病的成本。

有网友在网络平台抱怨 最近中药材价格上涨过于迅猛 以至于都喝不起中药了

有网友在网络平台感叹中药价贵

不仅病人无奈,医馆、医生也无奈。

涨价不是中药馆、中医院愿意的。但不涨价就会亏本。涨价会让老百姓不敢前来。甚至有些患者不明白涨价原因。会把责任归咎于中药馆、中医院。有中医朋友感慨。“价格涨得太厉害。都不敢开方了!”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有一位中医专家称 本院中药饮片自今年年初起开始涨价 是同类医院里涨价较晚的 若在药方中 原本6克的用量减至5克 虽说仅差1克 但效果会相差很多 不能通过减少药量来降低药价

而药企同样也很难受。

一些企业只得提前囤货,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然而这定会使涨价潮加剧。有些企业没法囤货,就只能无奈接受成本上涨。若药厂没有足够资金囤原料,利润空间将被挤压,最终部分中成药可能会被迫停产、下线

比如,前面提到的元胡有止痛功效。一家止痛膏药生产企业,企业仓库库存不足,元胡价格过高,膏药在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售价受限,产品无利润,便不再生产。

据报道 2 月 20 日 甘肃发布相关通知 其中 24 种药品取消挂网原因标注为企业生产成本上涨 潮新闻记者依据媒体报道初步统计 辽宁 江苏 安徽 广西 山西 宁夏等地也都发布了取消挂网通知 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上海雷允上丹参片 云南白药气雾剂等已退出相关省份医保

5月25日,贵州省医保局发布了一则通知。通知为《省医保局关于取消2023年第四批88个药品挂网资格的通知》。该通知显示,部分药企在贵州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提交了撤网申请。其中,河北百善药业生产的元胡止痛片、黄连上清片在取消挂网名单内。江西心正药业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也在取消挂网名单内。

无论是涨价还是停产,最后受伤的都是急着用药的患者!

问题来了:都在受伤,谁在受益?

以往中药材行情持续上涨。涨价原因不尽相同。天气、土地租金、人工、产量等都是影响中药材供应量及价格的关键因素。然而此次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是资本介入导致的。

6月9日,江苏医药协会发文件称,中药材市场价格出现异常增长,将药材涨价指向一个共同原因:资本的囤货炒作。6月16日,广东医药协会发文件称,中药材市场价格出现异常增长,将药材涨价指向一个共同原因:资本的囤货炒作。亳州市中药饮片产业促进会也发文件称,中药材市场价格出现异常增长,将药材涨价指向一个共同原因:资本的囤货炒作

江苏、广东、亳州药协公告



江苏、广东医药协会表明,因气温升高,6月通常是中药材市场的淡季。然而此时却出现反常情况,价格不断上涨。这种表现并非良性变动。亳州市中药饮片产业促进会剖析,在“房住不炒”的国策环境下,再加上疫情影响,一些资本从房地产领域退出,在中药材市场徘徊

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杨定升还觉得 部分中药材在短时间内价格成倍上涨 资本炒作抬价的影响不可小看 当下水牛角 黄连 白术等部分中药材 明显有资本炒作的迹象

那么,资本究竟如何囤货炒作?

中药材通常不会当年采收当年售卖。一般存在半年至一两年的库存量。名贵药材的库存量更是达到2至3年。大面积缺货表明有人进行了大量囤货。

一位药业公司负责人称 通常几人合伙 从药农处低价收购药材 只收较值钱的 最少收量超百吨 收购后囤积 一般囤一年左右 之后 炒作便开始了

几个人进行内部交易。其手法如同炒期货。药材囤在库里不动。几个人之间“转着圈炒作”。所谓转着圈炒作。就是你卖给我。我再卖给他。他再卖给别人。别人再转手卖给其他人。最终转了一圈。货又回到我手里。当然。每卖一次就要加一次价。一圈转下来。价格抬高了好几倍。

他们相互买卖,实际无资金往来,只是名义上的交易,无需付钱给对方,货物从未出过仓库。却给市场造成药材紧俏、价格将持续上涨的印象。一些小经销商见价格不断攀升,便跟风收购、买进,随后也囤积起来等涨价。最终,高位接盘者会被套牢。那些大药商会趁机抛货,以此赚取暴利。但实际上,大部分药材仍被囤积在仓库里。

磐安药材加工商陈江辉(化名)向潮新闻记者透露 看到入局者日益增多 有人做短线 药材收进来涨一两元便转手 有人做长线 规划低进高出 时长可达三四年 甚至10年

磐安中药材商会会长是张光华。他留意到这样的情况。银行贷款利率下调了。甚至出现了借款炒药的人。

亳州药协指出,中药材价格虚高会增加消费者负担。也会增加医保基金负担。还很可能对上游药材种植农户构成错误引导。进而使得中药材市场存在崩盘风险。

当下 在市场经济情形下 中药材原料价格没有约束 国家仅针对中药材产业链终端的中成药设定价格上限 借由药品价格促使中药材原料价格回落 大幅波动的药价扰乱中药材市场交易 还暴露出行业有许多问题急需处理 有业内人士表明 “价格失衡的背后 更应看到缺少规范管理 给囤积炒作者创造了可乘之机””中药材价格应当回归其价值本身。

为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不是药材疯狂,而是人的欲望太疯狂!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国粹。针灸、推拿流传几千年。抗疟药物青蒿素拯救数百万人生命。中医药文化凝聚深邃哲学智慧。在守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极其重要作用。

古代有这样的说法:“只希望世上没有病痛困苦,宁愿药架上的药布满灰尘。”现在,用来治病救人的中药却被资本拿去囤积起来,当作奇货可居,成了“资本的把戏”“昂贵稀罕之物”,长此下去,受到打击的不只是这个行业,更是对中医药传承造成损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0:27 , Processed in 0.3472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