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回复: 0

贷款逾期接到催收电话?这些套路你知道如何应对吗

[复制链接]

644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413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许多人向我咨询如何应对催收的骚扰问题。一旦我们的贷款出现逾期,最先接到的电话很可能是催收电话。谈及催收,很多人可能联想到港片中常见的暴力威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今的催收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技巧高手。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催收的技巧呢?

一、催收的"温柔刀"

一旦你的贷款或网络贷款出现逾期,最先与你取得联系的就是催收人员的电话。现今的催收方式早已摒弃了上门泼油漆和威胁等传统手段,取而代之的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高智商钓鱼”专家。他们擅长运用各种话术诱导你,甚至对你进行威胁,务必牢记他们所使用的两大核心策略。

短信催收:花样百出的文字游戏

您或许曾接到过所谓的“诉讼告知”或“账户被锁”的短信,其中不乏带有恐吓、侮辱性质的,更有甚者,他们甚至冒用虚拟号码假扮熟人或上司来诱骗您。这些短信真假难辨,其目的在于让您感到恐慌,从而匆忙还款。

电话催收:双向交流里的暗藏玄机

电话催收行为需引起高度注意,对方可能会与您进行所谓的“互动”,他们可能会设法诱使您透露个人隐私,亦或是进行威胁。通常,他们会先与你建立所谓的友谊,随后突然设下陷阱。他们会在你情绪波动时进行录音,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尽快支付款项。电话催收的手法虽然多样,但其核心策略并无二致,要么通过诱骗,要么以威胁手段,要么迫使债务人迅速还债,要么设法让你露出破绽,为日后所用。

知识点;催收没有任何权力,仅有“通知还款”义务。

二、五句夺命连环套破解指南



许多人可能觉得,催收人员只会通过电话进行言语侮辱和骚扰,并认为他们缺乏智慧和素质。然而,实际上,他们普遍接受过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以及严格的话术训练。这些话术往往暗藏陷阱,让人一不小心就陷入其中。

第1刀:你家地址是不是XX路XX号?

此非寻常询问之举。他们或许意图利用地址进行恐吓,亦或试图探得您当前居住地或原籍地,一旦确认地址,便寄送虚假律师函并实施上门威胁。

切勿跟随对方的思维轨迹,明确告知他们,你借款时所填写的住址即是该地址,别无他处,即便存在其他住址,他们也无权查询。若需邮寄物品,请依照已知地址进行,无需与我核对,若需邮寄文件,请自行处理。

第2刀:"你是不是不想还了?

陷阱设置:他们试图诱使你表示“不归还欠款”,这种说法极其阴险,当你听到这种言论时,必须高度警惕,因为一旦你口出“是的,我就是不打算还了”此类之言,便可能涉嫌故意拖延还款,催收人员可能会录音通话,以便作为起诉的依据。

冷静应对,我未曾承诺过还款事宜,目前只是面临一些暂时的困境。请告知你的工号,我将对此事提出投诉,你的行为实为诱导我拒绝偿还债务。

第3刀:你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打算还?当初借钱就没想还吧?

这比前一句更具杀伤力!一旦确认了骗贷的指控。若你在愤怒之下脱口而出诸如“没错,我本就无意归还”等言辞,那么你就有可能被卷入骗贷的嫌疑,更严重者,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稳住,别慌,我说;我从未有过这样的念头,只是现在遇到了难题,一时间难以解决。你这是在诱导我采取可能涉嫌骗贷的行动,录音设备正在运行!你这是在无中生有,诬陷我骗贷,等着我的律师函吧。



第4刀:帮你申请新贷款应急

这简直就是“魔鬼建议”!以贷款来偿还贷款,就如同滚动的雪球,无底洞一般,只会使您的债务越积越多,千万要避免,否则以贷养贷将会毁掉您的一生。

揭露真相:明确告知他们,这等于是诱使我陷入借贷循环,诱导我以新债偿还旧债?你信不信我会立刻拨打银保监会的电话,对你们进行举报。

第5刀:先还本期给你办分期

这是一个陷阱,切勿质疑,它纯粹是一个谎言!众多网络贷款平台根本不具备延期还款的条款,一旦您还清了借款,他们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揭露真相:直接揭穿他们的虚假之词,别再欺骗我,你所言非平台立场,绝大多数网贷并无分期偿还的条款,你无权为平台作出承诺,停止这种虚假表演。

三、记住三个保命原则

全程录音:给手机装个录音软件,每次通话都自动记录

若您不愿进行无谓的交流,可以告知他们:“目前正筹集资金”、“我们会妥善处理”、“暂时无需协助。”

别让他们左右你的方向,你可以索要他们的员工编号,询问公司的全称,或者查看他们的金融许可证。

催收工作本质上是一种提成制的电话销售,接到这类电话时,务必保持镇定,不要被对方情绪所影响,避免言辞激烈,这样便能规避他们的陷阱。若遭遇暴力催收,应立即拨打12378进行举报,法律是我们最有力的保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13:43 , Processed in 0.1712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