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了解 IP 的由来和经过,不清楚它为何会出现,也不懂得它怎样去演进,那么就不能称作真正理解 IP 这个概念。
既然没有现成的答案,那就自己动手研究咯。
二、IP的本质——数字消费时代的传播升级
IP 这个概念涵盖的范围很广,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都有涉及,包含了符号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营销学、剧作等各种综合性知识。大家之所以难以厘清 IP 这个概念,是因为都选择了错误的分析框架——
目前市面上对 IP 进行分析大多从文化和商业两个角度,认为 IP 的本质是文化符号。其实 IP 的真正秘密在于传播学,IP 是数字消费时代的传播升级。IP 接过了“定位”理论的大旗,继续去解决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如何让信息被接收这一难题。
凡事想透了就特别简单。
下面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
三、IP的三大特性
去查阅的话,就会发现目前市面上关于 IP 特性的理论较为杂乱,没有章法,并且总是在说那些相同的话。我将 IP 的三大核心特性进行了梳理,它们分别是人设、圈层化以及可多维开发。
(一)鲜明的人设。
我们考察任何一个成功的 IP 时,会发现它必定有一个清晰的人设。IP 的出发点以及目标从来都不是某一个产品,而是文化符号。这个文化符号需要进一步借助人设来进行塑造以及传播。人设的打造是以价值观作为基础,以故事性作为骨肉。例如熊本县依据自身的资源和文化特征,迎合大众的审美品位,塑造出了“贱萌”的熊本熊。打造了大量围绕“贱萌”这一特征的营销事件,比如和鳄梨精打架,腮红丢了后发动大家一起寻找等。
(二)圈层化。
如今的时代已不再是通过集中渠道向大众单向输送信息的时代。人们因共同的审美喜好而主动形成不同的圈层,也就是营销界所称的粉丝或私域流量。每一个成功的 IP 都拥有一个核心圈层,IP 与圈层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而非单向传播的关系,所以现在很多 IP 在打造过程中会让受众参与其中。
(三)可多维开发。
IP 商业被资本青睐的核心原因在于可供多维开发。IP 并非某一种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文化符号。成功的 IP 能够凭借自身所拥有的流量,延展到各个应用领域。IP 既可以进行延展,也可以进行授权,关于这方面的详情可参考 IP 王者——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