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了众多红木家具企业,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产品的生产和设计较为重视,然而对物流体系建设却不太重视,往往是到了对企业效益产生严重影响的时候,才会着手去想办法对物流进行改革。国内红木家具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的现状可被称作“原始”。这些企业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也没有进行专业的规划。其信息系统较为落后,常常出现仓库爆仓的情况,还会找不到货,送货存在延迟现象,作业效率低下,交货也不及时等一系列物流管理问题,对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以 S 公司作为案例进行详细阐述。目前国内红木家具企业存在物流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将这些问题一一指出,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给业内人士提供借鉴。
S 公司为大型红木家具生产商,其销售网络能覆盖全国 20 多个省市,旗下有 300 多家专卖店。该公司采用中央仓模式的物流,在哈尔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沈阳、南京设有小型城市仓,这些城市仓主要承担自营城市门店的配送工作。S 公司运用自主研发的 OMIS 系统,此系统属于运行管理信息系统。OMIS 系统对企业进销存的管理,仅能满足销售与物流的基本需求,在物流管理领域目前存有诸多问题,尤其在仓库管理方面。
问题一:物流模式落后
S 公司采用中央仓模式的物流方式。其特点是在全国范围内仅设置一个仓库。这个中央仓负责收集工厂生产完成的成品。然后将这些成品发往全国各地的经销客户以及各城市自营的门店。这种模式的仓储成本相对而言比较低。然而,配送成本却较高。库容每年都存在不足的情况。物流时效也比较低。在旺季时,作业会面临严重的瓶颈。并且由于商品在全国范围内漫游,导致门店的缺货率较高。
全国只有一个仓库,且根据作业功能需求规划为收货区、发货区、待检区、退货区等,这使得仓储成本较低。但整体感觉非常拥挤。分仓模式的仓库面积比中央仓模式大 50%以上,自然成本就会高一些。中央仓模式存在一些瓶颈,尤其在旺季收货和发货方面。每逢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销售旺季,订单量会比平时高出 5 倍以上,导致仓库爆仓,大量货品无法及时出库,收发货都面临瓶颈,常常引发客户的严重投诉。从 2012 年到 2017 年,这种情况一直对 S 公司的物流发展造成困扰。
S 公司有几个工厂在外埠,约 40%外埠加工的产品需运回总部,然后由总部运往各地,这导致了配送成本高,因为两次运输增加了运输成本。随着销量的增加,这种需两次运输的情况会越来越多。若采用分仓模式运输,只有一次运输;若采用中央仓模式,近一半的产品会产生二次运输。运输成本大于仓储成本。从总体成本来看,分仓模式的成本比中央仓模式低。然而,企业要体现分仓模式的成本优势,其发展必须达到一定规模。
S 公司的产销量逐渐增大,尤其是近三年销量呈爆发式增长。其公司的物流模式需要改变为区域分仓模式,实施该模式能大大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因为采用分散作业,每年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旺季的收发货瓶颈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虽然仓储成本增加了,但回程和二次运输减少了,总体成本是降低的。区域分仓模式能够提高效率,还能降低成本。实施该模式之后,可为公司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物流平台。
从长远考虑,S 公司需把物流业务外包出去,这样能提升企业物流的整体效率并降低成本。为此,企业得找到专业的家具物流服务公司。所以,标书要规定参加物流公司的资格以及考察内容,投标小组必须严格依据标书内容来考察和评估物流公司的实力与服务水平,绝不能敷衍了事。标书需明确物流公司的相关信息,包括规模、仓库面积、网点数量、车辆数量、信息系统以及服务家具企业客户的数量等。要通过现场指标评估以及对已服务家具企业客户的调查,只有评估合格的物流公司才能够入围投标。在投标过程中,采用成本占 70%、服务指标占 30%的方式来进行定标。下面以 S 公司对物流供应商招标的要求为例进行说明:
投标单位需具备相关物流企业管理资质,其中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道路运输许可证以及机动车辆登记信息等。同时,其注册资本应不少于人民币 1000 万元。只有经 S 公司物流部调查审核签字同意后,才能参加投标。本次投标禁止多家物流商联合投标。在中标单位实际运作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再次外包的行为。如果发现有再次外包的情况,我司将终止与该中标单位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