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回复: 0

曹操53岁赤壁之战:功业巅峰与时不我待的历史抉择

[复制链接]

6471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485
发表于 2025-4-25 23: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操南下打赤壁之战这年,是53岁。

在这一年,他这辈子百分之九十的功业都已经全部完成了。

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问题是,他这个岁数,有些时不我待了。

你或许会觉得只是在开玩笑吧!53 岁还需要时不我待吗?明明正当年啊!53 岁恰恰属于事业的超级黄金时段呢!

现在来看确实没有问题,五十多岁的国家级领导肯定还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在如今的各种医疗和养护条件之下,很多大干部即便到了九十多岁依然精神抖擞。五十多岁确实就如同青春期一般。

不过搁一千八百年前,就远不是那么回事了。

曹操此时的头衔,是丞相。

却无意间,干下了开国之君的功业。

这出乎曹操的意料,也出乎了整个时代的预料。

20 年前,董卓满脸堆笑、大声吆喝着。那时,整个时代都难以相信,最终能够重新将天下缝合起来的,竟然是那个太监后代曹操。

他看上去没有王者的相貌,也没有帝业的资质。他的家庭名声反而成为了一种累赘。他只是一个二流的小武装力量,然而在 20 年间,他却将所有的军阀都平定了,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曹操在 20 年前是冲动出战董卓的愤青,是袁绍大哥的头马。如今,他已变成了一个权倾天下且地辖九州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军事家与文学家。

20 年前,你对他讲,你此生将会担任汉相这一在传说中已被裁撤的职位,曹操听闻此事定会乐得鼻涕泡都冒出来。

20年后,却不见得了。

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会随着身价发生改变的。

赤壁燃起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让曹操基本上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南方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来的。

不过这次南下并非毫无收获。起码成功控制住了南阳。同时也控制住了襄阳。继合肥之后,两座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南北大闸都已被拿下。

从此战略主动权,在北不在南!在我不在你!

防盗门已经安装好了。生命是无常的。应该停下脚步来巩固自己的奋斗成果了。

明白了此时曹操的心情,才能搞明白曹操后面一系列的决策动机。

曹操把大汉这座房子夺回来了。如今你拥有着这房子的使用权,但曹操对现状已不满意。他要把这房子的所有权过户到他曹家名下。

我这些年可特么受累了,你赶紧给我腾位置吧。

他的这一想法不太容易付诸实践。摆在他面前的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内外环境,同时还有一个规模巨大的潜在抵抗团体。

这个难以名状的内外环境,是四百年了,人们都在跪姓刘的皇帝。

那个潜在抵抗团体,其中有大汉的忠臣遗老,还有同样有着想过户房本想法的野心家们。

更让人感到烦恼的是,曹操对历史进行了一番回顾。他所要做的这件事,在从古至今的历史中,只有王莽一个人获得了成功。

但是吧,道德模范的结局不太好。

虽说王莽有丢失天下的因素,但曹操自问自己时不时的浪劲儿比王莽还大,所以前方的道路确实让人迷茫且头疼。

曹操自己也明白,事业的真正腾飞年分,是公元196年。

这一年,他迎回了献帝。

随后,人才,实力开始双爆发。

由于献帝这块招牌的缘故,他从军阀转变为了中央。每当他征伐一块地方时,所树立的招牌都能带来巨大的声势红利。

王师所到,望风披靡。

老刘家这块招牌若不搁背后杵着,他与袁绍就根本没有打擂台的机会。泰山臧霸不一定会接受招安。荆南四郡肯定不会反叛刘表。剧情编辑贾诩会重新进行掂量。袁绍四世三公的大旗会直接把你按进泥里。

你掌控着重大的权力,你的风采无人能及。其中固然有你自身努力奋斗的大部分原因,然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你是汉朝的丞相。

这块400年的老匾并非锦上添花,实乃雪中送炭。

当初霍光拥有极大的权力,独自掌控着局面。即使他废掉了皇帝,也没有人能够过多地指责他。毕竟,皇帝仍然姓刘。

但如果你要成为王莽,你绝对不会拥有像王莽那样得到全体阶层鲜花掌声的民意加成。

你这辈子做了敲寡妇门的事,干了刨死鬼坟的事,还屠城数十座,迁徙百姓数十万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缺德的事是你没干过的。

你不要说与王莽相比较。即便与党锢失败者窦武相比,窦武当年曾鼓动士族集团改天换地,而你的民望其实与他们相差甚远,连边都沾不上。

当然,你会说乱世具有这样的特性,为了实现目标会存在许多无奈的情况以及不得已的行为。

但是,万法皆为空,而因果却不会空。你所做的种种事情以及每件事背后的不得已,最终都会被一并清算。

你上辈子或许拯救过地球,所以这辈子有着洪福齐天的运气且命硬。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子孙都会如同你一般又高又硬。

千斤之力压过来你能扛住,连天运都能被逆转,傍海道都能被浇垮,你能在五百里无人区走下来,对面还会主动送人头,并且这都不耽误你作诗吹海风。

同样是千斤力,到了你重孙子这时,就该被活活压死了。

曹老板借助了汉家传承了四百年的老匾,在大局几乎已经确定之后,决定做出忘恩负义的举动。

曹操的最大敌人,不是什么孙权刘备,从来就不是!

那哥俩在曹老板看来,顶多是地方竞争小品牌。

他作为全国总代理,最大的敌人是大汉遗老以及那块有着四百年历史、沉甸甸的老匾。

公元 210 年的春天,曹操颁布了一部在中国历史上极为著名的令,这部令就是《求贤令》。



之所以要加个“最”,是因为《求贤令》有很多时候会出现。然而,像曹操这般具有独特性格的,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仅仅只有这一份。

曹操在《求贤令》里提出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近乎偏激,即“唯才是举”。

里面幸存者偏见最猛的三句话我把原文摘出来了: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管仲)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姜子牙)

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陈平)

楚汉时期我们曾讲过,陈平接受贿赂这件事是真实的,但关于“盗嫂”这件事确实存在值得商榷之处。然而,曹操竟然公然将“盗嫂受金”这样的事情写在了国家级文件上。

连贪官污吏、私通嫂子的人,只要有才,我曹操都能用!

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听着挺求贤若渴,但大家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好政策。

如果“唯才是举”真的得以实行,那么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间段里,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中,都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祸与崩溃,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一种人导致的,那就是有才无德之人。 世界上的人祸与崩溃中,有极大比例是由特定的一种人造成的,这种人是有才无德的。 绝大多数的人祸与崩溃,其中很大的比例都是由有才无德的人所造成的。

以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为例,其中有一个最为经典的桥段,那就是扫地僧讲法。

修习武功之时,心中要存有慈悲仁善的念头。如果不以佛学作为根基,那么在练武的时候,肯定会伤及自身。

功夫越深,自身受伤就越重。如果练的是本派上乘武功,像拈花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天若不用慈悲佛法来调和化解,那么戾气就会深入脏腑,而且会越来越隐,越来越深,比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

本寺的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具备能够伤人要害以及取人性命的能力,其特点是凌厉狠辣,严重违背自然规律。正因如此,每一项绝技都必须要有与之相应的慈悲佛法来进行化解。

至高的武功会带来至高的戾气,这种戾气更需要慈悲的佛法来化解。

至高的才干会导致至高的自以为是以及对众生的蔑视。同时,也需要至高的德行和敬畏,这样才能真正使这才干对天下苍生有益。

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有大才能的混蛋能给你带来益处,也永远不要将重要岗位交给这样的人。

我相信会有人在后台进行举例,从五千年的历史中挑选出一个被认为是大混蛋的反例。

但说了很多次的是这样一句话:只要百战系列还没写完,我就会一直说下去。这句话就是:不要相信偶然,要相信概率。

千分之一的幸运与例外对咱们的人生没有一丁点指导意义。

整个中国历史的超大篇幅,就是一卷有才的混蛋书写的血泪史。

做事情,交朋友,处关系,德行与品格挺在最前面。

当然,若觉得自己是刘邦的朋友,那么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可能做出来,而这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如果觉得不是,不要侥幸,离有些人要远一些。

这封《求贤令》是曹老板真的觉得为了事业可以啥人都用了吗?

并不是,曹老板那可是大人精!

曹操的官僚组织中,以上干部大多是世家大族的子弟。

曹操的这篇《求贤令》态度极为极端。实际上,这并非是他曹操要去干事业,也并非是他要去团结所有能够用得上的能量,而是表明了一种态度。

一个新山头的态度!

我要开创一个新的山头。在这个新山头上所站立的,都是属于“我”的东西,而不是“大汉”的门第!

这封《求贤令》,不是要卡死那些有德无才的人,而是把人才的话语权给夺回来了。

你家有四世三公的家世,那指的是汉朝的四世三公。历史有着它的定论,我没有发言的权力。然而,“唯才是举”这一理念却有所不同。

啥是“才”呢?

是我曹操说的算!

曹操的《求贤令》,其实仅仅是一个政治表态。

似乎是在团结中下层人民,然而实际上这是曹操借此来敲打世家大族,让他们要表明立场了!意味着他要树立新的势力范围了!

都特么机灵点啊!

别抱着过去的思想瞎嘚嘚啊!

小心我说你是有德无才的窝囊废卡你编制啊!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性:招降南边反动派集团的那帮才子们。

北面貌似不再是顶级高门的天下了。曹操的志向在于营造出一种舆论氛围,这种氛围就像是“乡愁是一道浅浅的汉水淮河,我在这头,曹老板在那头”一样。

《求贤令》是一个具有强烈意味的政治表态。此令颁布之后,曹操开始着手去进行后续的动作。

两百年前,王莽为后世所有过户产权的新业主做好了一个完整的模板,这个模板在前面。

进行下一个动作前,曹操需要拿出镇住所有人嘴的东西。

比较幸运,曹操一直有一块未收割的自留地。

关中。

211 年的正月,太原的商曜等人在大陵县占据并坚守,然后进行反叛。曹操派遣了夏侯渊以及徐晃带领军队前去平定叛乱。

三月,颁布《求贤令》不久,曹操下了个命令:攻打汉中张鲁。

下文件通知关中总督钟繇立即开始准备。刚刚太原的叛乱已经平定,夏侯渊和徐晃在当地就地向西进入关中,与钟繇会合。



当时有人对曹操讲,关中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钟繇仅仅是名义上的光杆司令,眼下我们根本无法攻打张鲁,倘若我们一进入关中,整个关中就都会反叛。

曹操的意图十分明确。我知晓他们要反叛,我是在逼迫他们反叛。他们已经当了这么多年的顺民,我没有理由去攻打他们,所以我只能声称要去攻打张鲁。

曹操把关中当作自留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关中军阀们具有特殊性质。

关中目前有十几股势力,最大的还是老两位,韩遂和马超。

注意,此时,不是马腾了。

老马同志目前在曹操身边当着官呢。

《三国演义》中说马腾参与了“衣带诏”并被曹操弄死,这是不正确的。马超也不存在要报什么仇的情况。

马腾同志在演义中要死在衣带诏里,这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写,就根本无法解释这位大哥为何会跑到曹操那里当人质。

现实中马腾全家现今都在中央生活得很安稳。然而,马超那边却做出了令人失望的叛乱行为。

这段故事很坑爹,需要回顾 30 年的过往。说完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马超的坑爹动机以及他终其一生所存在的能力问题。

时间拨回到27年前,公元184年。

张教主在二月发出一声炮响后,天下便彻底陷入混乱之中。凉北的著名狠人段颎曾经用了 15 年时间剿灭了羌乱,而此时羌乱又一次轰轰烈烈地闹了起来。

我们在“光武中兴”的最后一章进行过分析,这名气最为显著的一次“羌乱”与之前的很多次羌乱在本质上存在差异,它类似于明朝后期的倭寇之乱。听上去仿佛是一群小日本来到我们的土地上进行烧杀抢掠,然而实际上,这是我国东南沿海的走私武装集团以及零星的日本打工仔对大明禁海国策的武装对抗。

此次凉州之乱,其本质在于凉州的豪族将本地的汉人组织起来,并且大量雇佣羌人、胡人,从而组成了反政府的武装,以此来割据国家的西北边陲。

当时谏议大夫刘陶在给灵帝上书对策时,对陇西的乱象分析得很清楚:他看到天下先前遭遇张角之乱,之后又遭受边章的侵扰……如今西羌的叛逆之徒,私自任命将帅,这些将帅大多是段颎时期的官吏,他们熟悉作战阵法,知晓山川地形,变化欺诈之术层出不穷。

西羌叛乱的这些人都是当年段颎屠羌时的军官。他们都是从血海中杀出来的顶级军官。这些军官在二十年的作战与生活中,与“义从羌”“义从胡”的羌胡兄弟们积累了深厚的感情。

“羌乱”刚闹起来时,造反派开始攻打金城郡,他们胁迫了边允和韩约这两个金城郡非常有名的大户豪族,让他们做自己的老大。(凉州义从宋建、王国等反叛,假装金城郡投降,请求拜见凉州大人即原新安令边允、从事韩约)

“凉州义从”雇佣兵军团的军头宋建与王国找来名气更大、势力更强的西凉豪族,他们说道:“韩老大、边老大,我们要去造反抢劫了,你们得担任我们的老大,成为我们的名片,带领我们去抢夺!不然我们的号召力不够,就像蛇没有头不行一样啊!”

在所谓的被“群盗诱而劫之”这种情况发生之后,边允和韩约这两个人感到非常“委屈”。他们被羌人叛军“胁迫”,从而成为了领袖,负责专任军政事务。

边允韩约(改名后变为韩遂)俩人刚被劫上山就“专任军政”了。

然后呢,金城太守陈懿就被杀了。

随后“羌乱势大,攻烧州郡”。

轰轰烈烈的又闹起来了。

184 年的这次羌叛,其本质在于凉州的汉族军官带领着少数民族的兄弟们去谋求富贵。他们选出了凉州的大豪族作为代言人,进行了一次以汉族为核心的反政府行动。

在长达一百年的过程中,经历了冰与火的淬炼,同时还有汉羌的杂居融合。之后,西凉的大户豪族逐渐地开始摸索,找到了与羌人们共呼吸、同命运的办法。

咱们才是一家子!

咱们得一块发家致富!

马腾就是这个特殊时代契机下的翻身咸鱼。

马腾据传是马援的后代。他家原本是扶风人。由于他的老爹前往天水担任官职,后来在任上丢了官,于是就流落到了当地。他的老爹因失去功名而落魄,穷困到只能娶羌女为妻,从而生下了马腾。

马腾成年之后,身高八尺有余,身体高大,面容和鼻子都很有雄奇之处,而且性情贤良敦厚,很多人都敬重他。上天赐予了他一副适合上沙场去博取功名的体格。后来在 184 年凉州大乱的时候,他入伍参军,逐渐混到了凉州刺史耿鄙的司马职位。

187 年,耿鄙企图自行解决西凉叛乱之事。在对已成为匪首的韩遂进行讨伐时,他惨遭杀害。马腾顺应了陇西自治的号召,带领军队进行反叛。之后,他又与韩遂合流在一起。

这个时候出现了问题。马腾仅仅入伍三年,他真的能够达到代表耿鄙这伙武装的程度了吗?

他与韩遂的性质较为相似,二者都是被推举出来的。然而,他的地位远不如韩遂那般稳固和强硬。

韩遂属于金城的大族。马腾只是一位很厉害的军吏。韩遂如同卢俊义,是金城的玉麒麟。而马腾就像是二龙山的鲁智深。

当时的西凉发生了叛乱,这叛乱已经与当地的西凉豪族以及武人所形成的自治体系相近似了。然而,这个西凉的自治体系是很特殊的。

此次西北没有一家独大的超级大佬。这里更像是有一大帮各自持有小股份的股东,他们推举出了带头造反的总经理。

他马腾以鲁智深的身份,拉着杨志和武松上了二龙山,在梁山泊中只占一小股份。整个羌乱期间,名义上的大哥换了好几个,最终名气最大的韩遂和马腾成为了代表性人物。

总体来讲,股份极其分散,有投票权的小势力极多。

这又有点类似于后来的藩镇割据。

就是底下的人,有很大的权力。

大哥要听底下人的意愿做决定。

你不听我们的,那我们就换大哥!

羌族人民参与的比重较大,所以此次的地方自治体系有了不同的能力要求。

羌人的习性在《西羌传》里有很形象的描绘:羌人强盛时就会划分种姓成为酋长豪帅,弱小的时候就会依附他人成为部落,相互抄掠暴虐,以武力为雄。他们的士兵擅长在山谷作战,在平地上作战则较为短处,不能持久作战,但在冲锋撞击时很果敢,把战死视为吉利,把因病而终视为不祥。

汉人圈里传统意义上的老大,像宋江那样的往往不太吃得开。仅仅会分钱和玩政治是远远不够的。你不但得具备武勇,能够打仗,还得符合少数民族套马汉子那种威武雄壮的美好印象。

公元184年马腾闹革命时,马超已经八岁了。

马腾年轻时很穷,靠砍柴维持生计。因此,他很有可能像他父亲那样,给羌人当了上门女婿。(腾年少时无产业,常常在彰山中砍柴,然后背到城市去贩卖,以此来供给自己生活。)

也就是说,马腾有 1/2 的羌人血统,他很可能又娶了一位羌女,然后生下了有着 3/4 羌人血统的马超。

千万注意马家爷俩的羌族血统以及此次西凉军阀的特色性质!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后面马家爷俩的一系列举措为何莫名其妙,以及曹操对面来一波人就乐一通的根本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16:02 , Processed in 0.1048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