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A 出身于山里,家庭经济状况比较贫困。他认为做外卖小哥这份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挣的钱毕竟多一些,这样也能帮助补贴家用。小 A 保持着山里人的质朴品质,为人诚实,干活十分认真,因此很得老板的信任。在那一天,小 A 前往某小区送外卖,在骑行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个孩子从甬道上跑了出来,小 A 下意识地转动了一下方向,结果一下子撞到了路边的“宝马”车上,自己也摔得仰面朝天。小 A 站起身,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心中长出了一口气。他瞅着豪车上的划痕,心想恐怕这个月的努力算是白费了。见四周无人,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让他没想到的是,车主被他的诚信所感动,并没有要求赔偿,而且两人还加了微信。听说,之后小 A 去了车主开的公司,在那里干得很出色。
起初小 B 做外卖小哥时,全家人几乎都持反对意见。他的父亲甚至动用了“家法”。然而,小 B 一脸笃定。小 B 是学管理的大学生,成绩一直很优异,去个像样的单位并非难事。但小 B 表示,他要开辟一条合适的道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他看到当下外卖行业发展得如日中天,但明显缺乏规范,他想通过自己亲眼所见,掌握第一手资料。他选择做了外卖小哥。一年后,小 B 不但自己能够养活自己,还对外卖行业的规则和流程十分熟悉,并且对行业存在的问题有了直接的感受。小 B 创业时,这些都成为了他的宝贵财富。小 B 表示,以后他要成为让食客信赖的外卖“大亨”。
小 C 是让我对外卖小哥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他并非因为帅气或有能耐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是因其特有的品性。小 C 怀着满腔热情踏入了外卖领域。他是一名打工仔,全家从农村搬到了城市,他的妻子在经营一个菜摊,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小 C 从事外卖工作,收入还算不错,他每天早早起床,很晚才结束工作,顶着清晨和夜晚的星星,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累倒没什么,小 C 称自己早已习惯。导致小 C 最终不再送外卖的原因,是他无法承受那种心理上的痛苦。小 C 表示,当下的外卖行业,好坏掺杂,有好有坏,有些黑心的卖家,所做的食物让人难以直视,原料来源不明,环境又脏又乱,有的甚至把操作间搭建在厕所旁边。每次他将食物递给客户,心中都不好受。那些食物,大多是给孩子准备的。他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不知为何,心中莫名涌起了一种“罪恶感”。要知道,那些食物跟他毫无关系。小 C 表示,他不想再继续充当那些垃圾食品的输送者了,或许,离开才是最佳的选择。从他的语气中,能够明显察觉到一种深深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