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逆龄秘诀: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不染发不应酬的养生之道
(一)满头银发却能“逆龄”,他的底气究竟源于何处呢?在影视行业会议上,参会者清一色都穿着西装革履。其中,一位老人格外惹眼,他满头银发。只见他套着一件灰色运动外套,随意地翘着二郎腿坐在人群里,然而他的背却挺得笔直,眼神清亮,仿佛那眼神能够穿透镜头。这位“老干部”,正是年近七旬的陈道明。
旁人镜头中的成龙大哥在不停地打哈欠,张艺谋导演有着黑眼圈。只有他就像一棵迎着风站立的老松树一样,精神和气质比年轻人还要充足。当他的同龄人都在忙着把头发染黑、注射玻尿酸的时候,他却把自己的白发梳理得很整齐,很坦然地接受着时光给予他的东西。网友开玩笑地说:“旁人那是在‘装嫩’,可是陈老师呢,竟然连‘装老’都做不到啊!”
(二)不应酬不混圈:宅家做手工成日常
https://img1.baidu.com/it/u=2374884516,13637407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77
娱乐圈常被看作“人情江湖”,其中有诸多复杂的规则与关系。陈道明却如同“局外人”一样,能独善其身,不被娱乐圈的复杂人情所束缚,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那一方纯净天地。别人在酒桌上相互敬酒、交换资源,而他则待在家里给女儿缝缀碎花裙,给太太制作手工皮包。一支钢笔使用了 20 年都不舍得更换。出门时会骑着自行车去逛菜市场。被粉丝撞见后,还面带笑容地打招呼。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位老戏骨存在一个“怪癖”。他痴迷于捏糖人。在他的手中,一勺糖浆如同翩翩起舞一般,在刹那间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孙猴子。有人询问他:“做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情,你所谋求的是什么呢?”他回答得很巧妙:“人活着,总归得有一些能够让心跳暂停一拍的欢喜。”
(三)从龙套跃升为影协主席:历经七年冷板凳,终练就真功夫。
当下的年轻人常常渴望一夜成名,却不知道陈道明曾经在天津人艺默默地跑了足足七年的龙套。别人都拼命争抢主角,而他呢,即使只是举着旗子当背景,也能琢磨出其中的门道:“怎样挥动旗子,才能让观众感觉千军万马即将到来?”
这股“笨劲”让他在《围城》中把方鸿渐演绎成了教科书式的范例,他在《康熙王朝》里摔奏折的动作到现在还被当作经典。如今他身为影协主席,挑选剧本依然很“死心眼”,他认为演员要对得起观众,烂片即使给一座金山也不会接。
https://img2.baidu.com/it/u=2684151238,210516197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423&h=800
(四)给年轻人上课:别让“有用”绑架人生
当下“996”已成为常态,然而陈道明撰写了《做点没用的事》一文,他劝诫年轻人可以“偷个懒”。他直接说道:“如果整日都在算计得失,人就会变成机器。”浇花、养鱼,发呆、望云,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情,恰恰是活着的证明。
这番话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极大的反响。有的人指责说“站着说话不腰疼”。然而,更多的年轻人从中品味出了不同的意味:我们每天都在奔波和忙碌,不就是期望着有一天能够像陈老师这样,有足够的底气去做一个“无用”的人吗?
(结语)
陈道明的活法,就如同给浮躁的时代开出了一剂清凉的药剂。在所有人都在急速奔跑的时候,他却偏偏要慢悠悠地去品茶听曲。当名利场中充满了算计之时,他坚守着自己的妻女,过着平常的日子。也许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脸上的皱纹可以多一些,但是心里的皱纹不能有。”这位有着银发的老者所展现出的通透,恰恰是给年轻人最为生动的“人生剧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