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回复: 0

曾花50万买下鲁迅三年冠名的民办学校,缘何最终被收编?

[复制链接]

648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533
发表于 2025-5-9 1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花50万买下“鲁迅”三年冠名,5年后遭遇“招生危机”

经过三年的沉寂,2000年斥资1.2亿元建设的,绍兴地区规模最大的民办教育机构——鲁迅外国语学校,近期已被当地教育机构纳入旗下。该学校最初于2000年在绍兴县设立,然而由于招生难题,于2005年6月底宣布停课。由于各种原因,这所位于绍兴市繁华区域的鲁迅外国语学校,其教学设施和资源闲置了整整三年,期间屡遭盗窃。近日,记者从绍兴县教育局传来消息,昔日民办的“鲁外”已成功转型为公办学校,并正式成为鲁迅中学的“柯桥校区”。此举标志着绍兴市规模最大的纯民办学校——“航母”的终结。

挖名师惊动杭城教育界

成立于2000年的“鲁迅外国语学校”,亦称“鲁外”,是由杭州华立外国语学校所创立,其投资总额达到了1.2亿元。在这所学校中,市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青年教师以及优秀的班主任比例超过了一半,而且他们的平均年龄仅有三十岁。

2000年9月,学校迎来了正式开学的日子,共招收了296名学生。值得注意的是,这所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

在2001年,鲁外以50万元的价格购得了鲁迅先生三年的冠名权,从而荣膺全国首例获得“鲁字号”授权的学校称号,并且还创立了一所一时风头无两的女子高中。

2002年6月,鲁外毅然决然地投资巨资,从杭州邀请了众多知名教师。据报道,杭二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闻乾、前杭州市教研室主任、地理特级教师王效乾、原市政治教研大组长、学军中学高级教师刘季春等众多优秀教师纷纷加盟。据业内人士推测,他们的年薪预计将超过10万元人民币。



昔日,众多高级教师的大规模流动震撼了杭州的教育领域。然而,仅仅是因为失去了这些名师,就真的能够吸引到大量学生吗?许多教育界同仁普遍认为,对此作出定论尚显仓促。

至2005年年末,“鲁外”学校因面临招生难题而宣布停办,其位于繁华闹市的校舍设施闲置了整整三年。

重金承诺得不到兑现

众多学子视就读“鲁外”为荣耀。绍兴县兰亭镇紫洪爱国学校的教师姚国焕回忆道,他的学生王群,各科成绩均超过90分,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鲁外。紧接着,鲁外设立了省内唯一一所女子中学,这使得鲁外在社会上的声誉迅速提升。

但这所当年绍兴规模最大的纯民办学校,却遭遇“生源危机”。

郑友康曾供职于“鲁外”,他指出,承诺给予教师的丰厚待遇,大多数并未实现。他表示,由于投资方对学校事务过度干预,投资方、校长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分歧,对办学目标和方式也有不同的看法。他曾提及,“鲁外”最初聘请的校长是从南京外国语学校引进的,签订了为期6年的合同,然而仅仅一年后,就因与董事会的冲突而被迫提前离职。

他提到,“鲁外”的投资方迫切希望从招生中尽快收回投资,却忽视了教育质量和品牌建设需要长期耕耘的客观规律。在商人眼中,盈利才是最重要的原则。民办学校的体制下,校长等管理层可以随心所欲地随意更改政策,这往往引发学校内部的矛盾,比如董事长与校长之间的权力斗争;教师奖金的拖欠等问题,最终导致教学团队的不稳定和分裂。当地的高中生家长们表示,起初“鲁外”的入学标准确实较为严格,然而中考成绩揭晓后,众多家长感到极度失望,学校的生源质量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在绍兴地区,三年间,关于小偷频繁光顾“鲁外”校园的报道屡见不鲜。尽管如此,“鲁外”的校舍却并未易主。已有众多投资者与“鲁外”的投资人陈叶水就购买事宜进行过洽谈,绍兴市内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也曾向陈叶水表明了购买“鲁外”资产的意愿,然而,这些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当初的投资额巨大,投资者们期望下一位买家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来接手,但遗憾的是,至今无人能够成功收购。”当地知情人士透露,自“鲁外”停业以来,负责照料投资者陈叶水的学校资产的,是来自上海的张师傅。张师傅表示,在过去的三年间,陈老板陈叶水时常时不时地来到学校,四处走动查看,甚至在此用餐。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经过不懈努力,绍兴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如今已正式成为“鲁外”的实际控股方。

思考

“鲁外”们何以频遇生存危机

在绍兴,那些与“民办”二字有所关联的学校,普遍正遭遇生存困境。以绍兴南洋中锐学校为例,这所学校于1999年9月1日正式启动招生,背后是由我国最大的民办教育集团——南洋教育集团投入1.5亿元资金建设的。它是一所提供从初中到高中15年连续教育的寄宿学校。其硬件设施堪称国内一流,特别是智能化系统,包括校园智能化管理系统、辅助教育系统以及信息查询系统三大板块,总建筑面积达到了6万平方米。2005年,学校整体转让,近500名在校生另寻“出路”。

为继承鲁迅先生的崇高声誉,绍兴县教育局已对民办学校“鲁外”实施了整合,将“鲁外”的原有校址改建为“鲁迅中学柯桥校区”,并为其设定了“全省顶尖、全国知名的高品质重点高中”的办学目标。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的设立使得原鲁迅中学更名为“鲁中城南校区”,未来两所学校将采用同一管理团队,各自独立管理,同时逐步将柯桥校区作为主要发展重点。据记者掌握的信息,“鲁迅中学柯桥校区”的招生规模达到30个班级,共计1500名学生,其中今年将直接从全县应届初中毕业生中选拔出首批500名学生入学。

绍兴县采取以公立学校入学为主,辅以民办公助及国有民办学校入学,以及民办学校入学作为补充的多元化入学策略。然而,随着众多民办学校的相继关闭,人们不禁产生疑问:在绍兴开设民办学校真的如此困难吗?为此,记者专访了省民办学校协会会长黄新茂。黄新茂指出,在浙江省的其他区域,民办学校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然而绍兴这几所学校的停办情况,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深刻反思。他认为,生源短缺的问题,根源在于民办学校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伴随着公立学校的日益强大,以及国有民办学校的迅猛发展,纯民办学校在吸引学生方面的相对优势已经逐渐丧失。(作者:张明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18:52 , Processed in 0.1047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