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回复: 0

终于读懂送东阳马生序:成年人的眼泪与悔恨,教育滞后性引发共鸣

[复制链接]

640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293
发表于 2025-4-23 21: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麦子破壳难,稻谷抽穗苦。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有一个“终于读懂了送东阳马生序”的话题刷屏了。

评论区里,字字句句,都是成年人的眼泪和悔恨:

我小时候家里贫穷,然而却不知道努力进取,只知道贪玩而耽误了学业,也缺乏远大的志向。偶尔会将情感寄托在山水之中,纵情于男女之间的情爱之事,就这样虚度了三十多年的人生。

回忆年少时,初次读到《送东阳马生序》,只觉得这篇文章晦涩难懂,完全不明白它的意思。如今再去观看这篇文章,一种悲凉的感觉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逐步去品尝人生中的艰苦,这才懂得了《送东阳马生序》的意思。

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

那时的我们年少且无知,无法理解《送东阳马生序》里宋濂苦读所蕴含的深意。我们甚至觉得读书是这世上最为无趣的事情,也是最为辛苦的事情。正因如此,我们整日都在贪玩享乐,对读书之事不以为意。

直到后来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备尝艰辛,才在痛悔中逐渐明白:

读书是苦的,然而这苦是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上学是累的,不过这累是我们一生中最好走的路。

一年又到了开学的时节,如果你的孩子向你诉说读书的辛苦,那你一定要带着他重新去读一读《送东阳马生序》。

只有真正读懂了这篇古文,孩子们才能够少吃苦头,不会再走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01

一代大儒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了他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

宋濂出身贫寒。小时候,他家连温饱都难以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别说拿钱去买书了。

宋濂自幼十分好学。为了读书,他会厚着脸皮去别人家借来看。

他为了按时归还人家的东西,时常会在寒冬腊月这个时节抄书一直到深夜。在抄书的过程中,即使砚台已经结冰了,他也不肯停下手中的动作。

宋濂有这份守信好学的品质,所以当地很多藏书人家愿意把书借给他,他凭借此得以遍观群书。

他加冠之后,宋濂便开始独自外出求学,以此来增长见识。

当时他求学的地方离他家有百里之远。

寒冬腊月时,他只得穿着一件很单薄的衣裳。凛冽的寒风在头顶刮着,他在深山峡谷里艰难地前行。

他走到学舍时,人已被冻得手脚皲裂,四肢僵硬。过了好半天,他才缓过劲来。

[]

宋濂即便在学舍里遭遇了老师的斥责,又听到了同学对自己的嘲讽,却依然丝毫没有退缩。

他总是会等到老师气消了再去请教,直到弄懂方才罢休。

宋濂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凭借着寒窗苦读的勤且艰的意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后来还被任命为太子老师。

所以你说读书苦吗?

必然是很苦的。

但这条艰难的求学路,也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改变命运唯一的道路。

更何况,今天的学子求学,无需进行深夜抄书的行为,无需经历长途跋涉的过程,更无需承受寒冻之苦。

既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不刻苦读书,去为自己搏一个锦绣前程呢?

有句话说得很对:

没有人能够轻易获得成功。在所有那些一鸣惊人的背后,必定是日日夜夜的勤奋以及不懈的奋斗。

所以,要告诉孩子,不要去抱怨读书的辛苦。不要觉得那种日复一日的读书生活,是那样的枯燥,让你难以承受。

要知道,麦子破壳难,稻谷抽穗苦。

你要先经历那段被苦难淬炼的日子,之后才能破茧成蝶,从而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拥有你想拥有的人生。

02



如今,依然有许多孩子声称,即便不读书,也能够出去打工,并且还能挣到很多的钱。

读书,只是在吃无意义的苦。

这样想的孩子,不妨先来看看不读书的代价。

纪录片《18岁的流水线》中,有这样一群过早离开学校的孩子。

他们选择辍学,然后进入工厂打工。原本以为这样就逃离了学校的束缚,然而却又陷入了生活的漩涡之中。

杨鹏出生于 95 年,初中毕业后就来到了厂里。他一直从事的是厂里最苦的工种,即修理工。

杨鹏的手指多次被锋利的撬刀割伤,而带他的班长只是熟练地为他做了简单包扎。

随后又催促着他快点回到流水线上继续工作。

有个绰号为“富士康诗人”的孩子,他曾这样来描述自己的流水线生活:

我磨去棱角,磨去语言,

拒绝旷工,拒绝病假。

流水线旁我站立如铁,双手如飞。

多少白天,多少黑夜,

我就那样,站着入睡。

车间里的机台,伴随着加班,影响着薪水……让一个个曾经把读书视为粪土的孩子变得服服帖帖。

他们不敢喊停,因为一旦喊停,就可能有大把的人来替换他们。

他们不敢想明天,因为他们的明天,只有无尽的重复。

他们只能带着迷茫,将最宝贵的青春,埋葬在冰冷的流水线上。

孩子,这样的生活,也许会让你感到心酸且看不到希望。然而,倘若你不努力读书,就很难逃脱陷入这样命运的可能。

这个社会的阶层日益固化,你认为进入社会后能够翻身并赚大钱。

事实是,离开学校之后,你就只能如同这些流水线工人一样,每天都在进行着劳作。 你只能像这些流水线工人那样,日复一日地进行劳作。 离开学校后,你就只能像这些流水线工人般,每天都在劳作。 事实是,出校以后,你只能像这些流水线工人一样,日复一日地劳作。 出了学校后,你就只能如这些流水线工人一样,每天都在劳作。 你出了学校后,只能像这些流水线工人那样,日复一日地进行劳作。 离开学校,你便只能像这些流水线工人一般,每天都在劳作。 事实是,出校后,你只能像这些流水线工人一样,进行着日复一日的劳作。 你出校后,只能像这些流水线工人一样,日复一日地劳作。 离开学校后,你只能像这些流水线工人一样,进行着日复一日的劳作。

很难再有机会,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逆天改命。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送东阳马生序》里的宋濂,也早已在几百年前揭示了这一点。

昔日,与宋濂一起求学的同学中,甚至有不少有钱人家的子弟。

他们整天只把心思放在谈论衣食美酒上,不致力于正业,随后便逐渐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

宋濂家境贫寒,然而他一门心思刻苦读书,最终考取了翰林学士,得以位列公卿。

所以你看,世界始终在对不读书的人进行惩罚,同时也在暗暗地对坚持读书的人给予奖励。

纵观生活我们也会发现: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有着远见卓识,他们往往处于社会顶层,能够享有巨大的财富和资源。

那些早早辍学的人,大多处于社会底层。与前者的待遇相比较,两者的差距非常大,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这就是读书造就出来的差距。

读书,从来都是普通人从底层走向上层社会的最佳通道。

请一定告诉孩子,永远别亲手堵死那条路。

03

讲到这里,我想起现实版《送东阳马生序》的主人公,陈时鑫。

他出身于四川凉山的一个贫苦家庭。



别的孩子在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而他却要在田间劳作,要去插秧,要去割谷,还要去喂猪……

生活的不易,让他从小就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他小时候便开始上山捡菌菇,以此赚取学费。他小时候还开始上山挖草药,以此赚取学费。他这么做是为了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初中三年,他为了节省钱。他每天都要骑行十几公里的路程。他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

冬天的严寒致使他的双脚长满了冻疮。夏天的雨水时常会打湿他的书包和衣裳。这些种种的艰难情况,却从来都没有让他产生过放弃的念头。

终于在努力了很多年后,他考上了南京大学,走出了落后的大山。

在 22 年,他以大四学生的身份,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全奖直博的录取通知书。

如今,他早已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在读博士。

还有那个“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的黄国平。

他整个童年,都笼罩在贫穷的阴影之下。

他没有选择退缩和逃避。他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一方面去读书,另一方面去与之对抗。

他最终取得了胜利。凭借着一张中科院的录取通知书,他将自己的命运彻底改写了。

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

其实,说到对读书苦的抱怨这件事。他们正处在苦难之中,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有资格去抱怨读书的苦。然而,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为什么?

因为人生原本灰暗,若抱怨,便是自熄炬火;

因为命运原本不公,若不读书,便是自甘平庸。

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是不成文的,它叫做:知识能够改变年薪,文化能够改变命运。

白岩松曾说:

孩子,除了上学这一途径外,确实没有其他的路可走。考试虽不是唯一的路,但却是最为公平的那一条路。如果不读书,你凭借什么去和别人竞争呢?

我知道,读书的确不是一件简单舒服的事情。

但在没有更多的选择之前,请告诉自己的孩子:

脚下的书本能够垫高人生的高度,能让你逐渐靠近想要的生活。

见识能够化作庇护你的大伞,凭借它能带你穿越风雨,进而让你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网上存在一个关于“人生十大憾事”的投票,在这个投票中,得票数量最多的那个选项清晰地写着:

未能珍惜年少考入好大学,以致此生碌碌无为。

这个回答,承载着 800 多万人的悔恨,同时也是 800 多万人留下的警钟。

现在仍有书可读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比那几百万人幸运,因为他们拥有大把的机会。

所以请告诉你的孩子:

哪怕你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显赫的家世为你托底;

哪怕你已经做了许多努力,却依旧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

你要相信,在命运牢不可破的大网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鱼,它们不甘平庸,成为漏网之鱼。

几百年前,寒门书生宋濂达成了那样的成就;如今,一心刻苦学习的陈时鑫做到了,一心刻苦学习的黄国平也做到了。

未来,你能否像他们一样呢?能否挣脱命运撒下的大网呢?能否用尽全力去书写一个逆天改命的故事呢?

新学期已经到来。让我们重新读一遍《送东阳马生序》。接着,拿起笔当作剑,在题海中奋力拼搏。为我们的人生开拓出一条宽广平坦的大道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08:50 , Processed in 0.0972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