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回复: 0

2024年起每年5月被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你知道为啥吗?

[复制链接]

6495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557
发表于 2025-5-8 21: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健康构成了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塑造身心俱健、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至关重要,对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亦具有深远影响。

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领导的党中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教育部已作出决定,自2024年开始,将每年的五月设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旨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近些年,我国各级教育机构和院校积极投入了大量坚实的努力,致力于全方位、高质量地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断向前迈进。

“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

在全球范围内,心理健康问题正逐渐演变成一种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疾病”,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它不仅困扰着成年人及职业人士,而且正逐步波及青少年学生群体。这一现象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新局面和新挑战,相关部门精准把握变化、科学应对挑战、积极寻求创新,齐心协力推动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2023年4月,我国教育部联合其他十七个部门正式发布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专项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了“五育”全面实施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核心思想。

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我们需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妥善处理。西北师范大学的校长王占仁指出,实施“五育”并行策略,可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进而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

今年,北京市的高校将重点举办包括朋辈心理技能大赛在内的10项市级示范活动。李军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副书记,表示:“我们将致力于实现‘五育’的融合,将心理健康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以此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并成才。”

在山西省的省会太原,育英中学通过开设“雨中人”绘画课程,助力学生们挖掘自身成长的力量;课程引导学生感受风暴来临时的内心波动,让学生认识到“风雨终将过去”“我内在蕴含着抵御风雨的力量”“我身边拥有众多可供借助的支持力量”。



在今年的2月21日,教育部举办了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的首次全体大会,会上再度重申了“必须将‘五育’并行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理念落实为具体行动。”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实现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与治疗向预防未病模式的转变,亟需积极推动学生体质强化项目、美育熏陶活动、劳动习惯培养方案、科学教育推进计划以及青少年阅读推广行动。同时,还需不断丰富“五育”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实施途径,并完善长效运行机制。

科学专业助力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已趋于成熟,其工作性质专业严谨。要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遵循客观规律,这是至关重要的。

某些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持续进行,但青少年群体中的焦虑、抑郁、睡眠问题以及厌学现象并未显著减少。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倪闽景馆长强调,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因机理的深入研究为基石,广泛普及社会科普知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以全社会积极预防为主,辅以学校心理健康体系的建设,同时构建心理疾病监测网络和应急治疗机制,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于2023年发布,其调查结果显示,青年群体在抑郁问题上面临较高风险。在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构成了至关重要的基础环节。

在福州大学,"生命守门员"培训项目助力师生增强对高危心理问题的辨识与预警技能。此外,学校每年对新生进行一次心理普查,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状况排查,每月则进行一次针对特定群体的特别关注排查,以此将心理危机预防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在籍大学生。

总体而言,目前学生心理健康评估领域面临标准不统一、评价体系混乱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已多次强调,需完善监测机制,构建覆盖全国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及预警综合体系。

目前,教育部已着手搭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系统。此系统将采用适合我国青少年特质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施抽样调查。它不仅具备监测、评估和干预等多重功能,还能为地方及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正致力于探索试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旨在为学生获取专业心理支持提供新的途径。委员会秘书长乔志宏表示:“我们期望在校园与医疗机构之间搭建一个专业的服务桥梁、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以便那些超出了学校服务范围、却又难以在医院得到充分关照的孩子们,能够得到一个专业的服务机构的协助。”

多方协同护航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专业性。这项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

近段时间,教育部联合相关机构,积极整合多方力量,致力于协同治理,携手家庭、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同时,针对社会心理服务的优化,相关部门正积极布局,旨在进一步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及相关部门之间协同合作,构建一个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经过严格筛选,挑选出了57位优秀的心理骨干教师,他们组成了向阳花志愿者团队。该团队已经为未成年人及家长提供了超过2000次的心理知识普及和信息交流服务。“我们正以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的合作为基础,逐步摸索并构建起心理志愿服务的精准化、社区化、常态化运作模式,以此推动心理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团队负责人如此表示。

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团队能够给予学生科学且实效的心理咨询与指导,助力他们克服心理困扰,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不过,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构建尚待提升。

根据数据统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人数明显不足,同时,他们在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此外,他们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也迫切需要得到提高。

为弥补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该专项计划特别就加强心理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安排,强调需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确保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到位,并确保教师发展路径畅通。

一些地方积极行动,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机制逐渐成型。

昆明市设立了3个市级和4个区级名师工作室,致力于为全市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同时,4292名专职和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正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坚实的心理支持。近年来,昆明成功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支柱,辅导员、班主任及兼职教师为骨干,并得到全体教职工广泛参与的团队体系。

青少年时期被视为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各项工作的稳步深入实施,将采取更多措施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助力他们健康阳光地成长。(本报记者 高毅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19:10 , Processed in 0.0945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