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回复: 0

2000年成立的这所学校,如今竟有13400余学生?快了解

[复制链接]

648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533
发表于 2025-5-6 19: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校概况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其前身是沈阳建筑大学下的城市建设学院,该学院于2000年7月正式成立。2013年,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该学院成功转型,成为一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这所学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是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在校学生总数超过13400人。

沈阳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学校占据了一席之地,它坐落于浑南核心区的大学城内,与沈阳科技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相邻,彼此相依相伴。同时,学校周边还有东北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科技馆以及辽宁省博物馆等知名学府和机构,位于沈阳新行政和文化区域的中心地带。此地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教育与文化氛围浓郁,让人感受到创新发展的气息,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校占地面积达到6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校园风光宜人,教学设施先进,生活设施齐全。教学主楼业精楼内全为多媒体教室,气势雄伟;思成楼与科技楼宽敞明亮;留学生院与大学生活动中心相映成趣;鲁班楼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要地之一;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能够满足校内校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需求。现代化的弘德图书馆,坐落于湖畔,藏书量达到了117.4万册,电子书籍则有2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种类繁多,共有144种,电子期刊的册数更是高达21551册。此外,国际标准的塑胶操场和室内运动场设施完备,为学生提供了便利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目前拥有近700名专职教师,其中国内自有的专职教师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高达91.23%,而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35.91%。此外,“双师型”教师占比为20.04%,拥有行业及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则为46.35%。众多教师在国家、省、市等学术团体和评审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包括辽宁省的教学名师以及业界的知名专家。学校聘请了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知名工程师作为教师,他们不仅专业素养卓越,而且师德高尚,共同构建了一支既专业又全面的师资队伍。这样的师资队伍有力地保障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水平的持续提升。

学校专注于建筑、装备制造(包括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关键产业,以工科教育为核心,同时兼顾管理、艺术、文学、经济等学科,实现多学科均衡发展。目前设有14个教学单位,涵盖建筑、土木、机械、管理、人文、艺术、金融、计算机与信息等主要专业。学校提供包括建筑学(五年制)、城乡规划(五年制)、风景园林、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物流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机械电子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建造、网络与新媒体、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互联网金融等31个本科专业。此外,还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数控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工商企业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物流工程技术、移动应用开发等10个高职专科专业。这些专业设置紧密贴合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和优势。

学校坚定秉持应用型教育理念,努力打造以OBE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大力推行具有学校特色的“五实”教育模式。学校高度重视产教结合,与超过200家企业紧密携手,共同推进教育合作,设立了学生实习、实践和就业的基地。十七届毕业生超过三万人已踏入社会,他们凭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赢得了众多雇主的青睐。这些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位居省内高校之首,连续六年荣获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城建学院的学子们以他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企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该学院已经成为培养未来建筑工程师的重要基地。

学校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品德培养”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其核心在于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推行“一个中心,两个教育”的方针,这包括始终将学生利益放在首位,并严格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计划”以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工程”借助“一课五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主导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致力于打造“大思政”的整体格局;“日常思想政治育人工程”则基于“1133”的教育模式,努力营造了“三全育人”的优良氛围。通过实施“一本两育”的教育模式,我们巧妙地将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责任感的培养、服务基层的情怀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之中,全方位地推进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才。

学校凭借其独特优势,持续将科学研究与建筑行业紧密结合,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学校设有多个科研机构,包括人居环境设计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结构与工程材料研究所、室内环境质量研究所、智能建筑设备控制技术研究所、建筑信息技术研究所、工程机械应用技术研究所、工程造价研究所以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所等,它们在广泛开展“四技”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设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并与五个行业组织以及二一九家企业携手,在专业学科建设、科研工作、人才培养、资质培训、人员相互聘用、实习及就业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同时,学校还加入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等八个校企联盟,与联盟内的高校和企业共同推进协同育人,进一步深化产教结合,持续提升为城市现代化、乡村美丽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水平。



校园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各类社团活动精彩不断。学生们每年都能在国家、省、市等多个级别上,获得各类奖项,累计超过200次。在全国多场竞赛中,包括结构设计、数学建模、包装创意、物联网设计、自动化系统应用、“苏博特杯”混凝土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机器人竞赛、计算机设计、测绘地理信息之星、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创业、工程能力训练、物流仿真运营设计、TI杯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创业以及环境保护科技大赛等,均荣获了出色的成绩。

学校一直秉持开放办学理念,致力于国际合作,已与美国东伊利诺伊大学、英国兰开夏大学等众多海外学府达成合作协议。同时,学校也主动与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建立友好联系,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努力拓宽国际交流的途径,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学习氛围。学校在留学生教育方面表现活跃,不仅开设了汉语、中国文化以及专业课程的教学,还构建了中外学生共同学习的机制,推动了双方学生的相互学习与交流,营造了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学习环境。

2017年,沈阳市对校党委进行了表彰,将其命名为党建工作示范点;紧接着在2018年,中共沈阳市委颁发“沈阳市先进党组织”的荣誉给该校党委,该校成为当年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高校党委;与此同时,学校党委还获得了中共沈阳市委教科工委颁发的“先进党委”称号。该校近年来荣获辽宁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以及辽宁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的荣誉,同时亦获得沈阳市先进团委的表彰。此外,该校还连续七年被授予沈阳市“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的殊荣。多位教师相继荣获沈阳地区高校“杰出教师”、沈阳市委教育科技工作委员会“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沈阳高校师德标兵”等多项殊荣。

(本简介中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2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18:51 , Processed in 0.0971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