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回复: 0

美若天仙的县太爷之女烫伤脸?神奇中药白蔹竟能治愈还美白?

[复制链接]

6591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847
发表于 2025-5-6 05: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言道,“一白胜百丑”,拥有如脂似雪的肌肤是众多女性心中的理想。实际上,众多中药都具备美白的神奇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具有美白功效的白蔹。

在往昔岁月,一位县令膝下有一位女儿,其貌美如花,然而自幼便对猫类动物有着深深的恐惧。某日,全家人围坐一堂品茗,一只流浪猫猛然闯入屋内,令她惊恐万分,不慎将刚泡好的热茶碰翻,滚烫的茶水溅至脸颊,造成了一片红肿且疼痛难忍的烫伤。县令焦急万分,急忙派人去请医生。医生建议使用一种名为“猫儿卵”的中药进行治疗。然而,一提及“猫”字,小姐便惊恐不已,坚决拒绝使用这种药物。医生灵机一动,提议道:“那我们就试试另一种名为‘白脸’的中药,这种药物对于烫伤的治疗同样表现出色,而且还有美白的附加效果。”借助这种名为“白脸”的草药,烫伤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便得到了治愈。实际上,这味被称作“白脸”的草药,正是民间所说的“猫儿卵”,医生之所以这样推荐,只是为了说服县太爷的女儿使用这种药物。人们普遍认为“白脸”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加悦耳、寓意吉祥,因此将这种植物命名为“白脸”。后来,为了更明确地指出它仅是一种普通草类,便将名称更改为“白蔹”。

【药名】白蔹。

【别名】又称白根、白脸、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山地瓜、铁老鼠、母鸡带仔、野红薯、五爪藤根、野葡萄根、穿山鼠、地老鼠、九牛力。

【药性】苦、辛,微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歌诀】白蔹味苦,消痈火毒,敛疮生肌,内服外敷。

【应用】



疮痈肿毒,瘰疬痰核,此药性苦寒,具有清泄之效,又能辛散消肿。因此,它能够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以及消肿止痛。既可内服,也可外用。针对热毒积聚、痈疮初期、红肿且疼痛的症状,可以使用粉末状药物,用水调和后涂抹于患处,或者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药材一同煎煮内服,以消除肿胀和散结;对于疮痈已经形成脓液但未溃破的情况,可以与苦参、天南星、皂角等药材混合制成膏药,贴于外部,有助于脓液溃破和排出;如果疮疡溃破后伤口不易愈合,可以与白及、络石藤混合研磨成细末,撒在疮口上,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类似于《鸡峰普济方》中的白蔹散。若治疗痰火郁结、痰核瘰疬等症,通常将玄参、赤芍、大黄等药材研磨成粉末,用醋调和后敷于患处,例如使用白蔹散(出自《圣惠方》);亦或是将黄连、胡粉研磨成粉末,用油脂调和后敷于患处,例如使用白蔹膏(出自《刘涓子鬼遗方》)。

水火之伤,手足干裂。此药性苦而寒,不仅能够清除体内火毒,还能收敛伤口、促进肌肤生长并缓解疼痛,因此常用于治疗水火烫伤。可以单独将此药研成粉末后外敷(见《备急方》);亦可以与地榆等量研末外用。若与白及、大黄、冰片等药物搭配使用,则适用于治疗手足皲裂。

除此之外,该药物还具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的功效,通常与生地黄或阿胶搭配使用,以治疗血热引起的咯血、吐血等症状;单独使用将其捣碎外敷,也能用于缓解扭挫伤引起的疼痛。

如今,人们普遍采用五白粉(包括等量的白芷、白术、白茯苓、白芨、白蔹)以及七白粉(由等量的白术、白芷、白芨、白蔹、白茯苓、白芍和珍珠粉组成)来制作面膜。这七种成分合称为七白子,它们共同发挥着美白肌肤的作用。

煎煮后服用,剂量在4.5至9克之间。若用于外部治疗,则取适量煎煮后的汤汁进行清洗,或将其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后敷于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服。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脚臭怎么办?中医教你如何摆脱脚臭困扰

餐桌上的中药菜,你吃过几个?

本平台是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账号,若您尚未进行订阅,请及时添加关注,以便免费获取丰富多样的权威健康养生资讯,同时也可以通过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公众号来获取更多信息。

本平台所提供之健康图文资料,仅为大众提供参考与学习之用,不可作为医疗诊断的依据。若您有相关需求,请务必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6:57 , Processed in 0.1183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