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2024年8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推出前100名单,展现强大金融实力

[复制链接]

654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12
发表于 2025-5-5 08: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8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推出了“中国银行业前100名单”,该名单依据2023年末国内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进行排序,它对前100家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进行了综合展示,对其盈利能力进行了综合展示,对其运营效率进行了综合展示,还对其资产质量进行了综合展示。这100家代表性银行,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对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意义重大,对实现金融强国目标意义重大。

一、前100家银行展现强大的金融机构实力

中国银行业排名前100的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里占据重要位置,在金融业中也占据重要位置,它们是建设强大金融机构的主要力量 。到2023年年末时,100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总计为21.68万亿元,和上一年相比增长了9.04%,在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里所占比例为95.11%;这100家银行总资产总计31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9%,占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9.97%,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69.24%。2023年,100家银行实现了净利润,净利润合计为2.31万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53%,这些银行的净利润占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的97.06%。

从分机构类型来看,100家银行包含6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6家城市商业银行,17家农村商业银行,2家民营银行以及7家外资银行,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在前100家银行中的占比分别为57.97%,23.22%,13.68%,3.90%,0.31%和0.93%。从银行总部所在地来看,广东入围银行数量最多,有14家,北京次之,有11家,上海同样有11家,浙江有10家,这四地入围银行数量合起来占100家入围数量的46%,占入围银行总资产的84.74% 。

前100家银行名单里,和上年相比,有27家银行位次维持不变,31家银行位次上升,42家银行位次下降;有8家银行排名上升超过5位,有5家银行排名下降超过5位。其中,招商银行排名上升了一位,首次跃居到名单的第5位 。

总体来看,2024年中国银行业有前100家银行,这份名单展现出了新格局,是我国银行业在复杂环境下持续稳健发展所呈现的 。2023年,国际地缘政治仍然起伏不定,美欧国家因加息等因素引发风险事件,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且多变,国内经济复苏速度加快,全年GDP增长5.2%,金融监管改革稳步前行,持续扩大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点明了方向。2024年1月,国家领导人对金融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对于强大的金融机构提出要求,要求其运营效率高,要求其抗风险能力强,要求其门类齐全,要求其具备全球布局能力,要求其具备国际竞争力 。

中国银行业持续稳健地发展,这为我国建设强大金融机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中,100家银行的资产持续稳健增长,资本也持续稳健增长,盈利同样持续稳健增长,其发展规模在全国具备重要地位,在全球也具备重要地位;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等各类型银行齐头并进,协同发展,银行门类更加健全;银行经营效率保持较高水平,成本收入比平均值为36.61%,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状态;银行坚守底线防控风险,不良贷款率平均值为1.45%,处于历史低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效显著;大型银行和部分股份行持续拓展国际化业务,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特别是,前100家银行名单的入围门槛有所提升,从上年的174.96亿元提升到了196.92亿元(详见图1),银行业通过利润留存、股权融资等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 。



大型商业银行持续承担起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力量,持续充当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支撑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这六家大型商业银行,持续在我国银行业保持领先地位,也在全球银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在中国经济与金融体系中,担当主力军的地位突出,担当压舱石的地位也突出。六大商业银行在2024年前100家银行名单里排名前7位,2023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总计12.57万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了8.78%,在100家银行中占比57.97%;总资产总计185.11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2.80%,占100家银行的57.98%;实现净利润1.39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63%,占100家银行的60.39%;成本收入比平均值是35.40%,相较于上一年上升了1.70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平均值为1.25%,比上一年下降了0.025个百分点。

按照2023年末的汇率换算成以美元计价来做国际比较,我国六大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在全球的排名处于前13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其中位居前4名,排名保持不变,交通银行排名第10位,相比上一年下降了1位,邮储银行排名第13位,较上一年提升了3位。总体上,我国商业银行在全球银行业前20强中继续占据一半数量(详见图2),其地位突出,这与我国金融结构及银行竞争力提升密切相关,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大中型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的占比高 。2023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约为50.10万亿美元,该数值高于美国的23.67万亿美元,在全球银行业中位居首位,四大商业银行在资产、资本以及盈利规模方面继续保持领先 。

工商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的主力军之一,农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的主力军之一,中国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的主力军之一,建设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的主力军之一,交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的主力军之一,它们服务于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2023年年末,五大商业行境外分支机构覆盖的国家数量分别为49个、16个、64个、31个和18个,五大商业行境外分支机构覆盖的地区数量分别为49个、16个、64个、31个和18个,五大商业行境外资产规模合计约2.29万亿美元,五大商业行境外营业收入合计约318亿美元。

三、中小银行整体经营稳健,集聚效应显著

中小型银行在复杂严峻的内部环境中深耕拓业,中小型银行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深耕拓业,中小型银行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中小型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实现稳健增长,中小型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股份制银行在2024年前100家银行名单上,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同比增长9.23%,总资产增长7.15%,城商行在该名单上,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同比增长10.05%,总资产增长10.87%,农商行在该名单上,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同比增长9.39%,总资产增长10.03%,民营银行在该名单上,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同比增长25.18%,总资产增长7.95%,外资银行在该名单上,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同比增长0.83%,总资产增长1.80%。

在股份制银行里,招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9073.08亿元,排名第5位,不过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这四大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2.72万亿元的均值相比,还是存在差距。在城商行中,北京银行依旧稳坐榜首,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是2411.46亿元,在100家银行里排第15位。在农商行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位于1000亿元之上,为1164.57亿元,处于同业领先位置,在100家银行中排第22位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同样位于1000亿元之上,为1129.67亿元,处于同业领先位置,在100家银行中排第23位 。

民营银行排名稳定且有进步,外资银行入围的家数与上一年相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这两家民营银行持续入围,并且排名稳定且有进步,它们分别排在第45位和94位,相比上一年分别上升了4位和6位。入围的外资银行仍然是7家机构 。其中,汇丰银行(中国)持续保持领先位置,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605.15亿元,在排名中位列第35位;另外6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处于210.20亿元至292.26亿元的区间内,这些银行的规模比较相近 。



2023年,商业银行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保持较强的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断夯实资产质量。入围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值是1.45%,比上一年略微下降0.02个百分点。其中,股份行不良率平均值为1.39%,城商行不良率平均值为1.59%,农商行不良率平均值为1.39%,民营银行不良率平均值为1.87%,外资银行不良率平均值为0.58% 。62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比上一年有所改善,21家银行的不良率低至1%以下,这其中包含招商银行(不良率为0.95%)、4家外资银行以及16家城农商行。

总体来看,中小型银行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特别是那些深耕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经济发达区域的商业银行。它们的经营发展势头相对更为强劲。在41家总资产同比增速10%以上的银行当中。有7成机构的注册地位于上述区域。发达地区依靠在人口、产业等方面的禀赋优势,强化了信贷资源的聚集,与此同时,域内地方法人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相对较优,从不良贷款率来看,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68% ,常熟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5% ,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6% ,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6% ,这些银行优于行业整体水平。

未来展望: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给银行业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金融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中国银行业会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持续提升信贷投放质效,做到总量充足、结构优化、节奏稳健、可持续,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多措并举推动稳息差,是以负债成本管控为抓手。维持商业银行利润稳定增长,需要寻求更好的量价再平衡。在贷款收益率持续承压运行的背景下,为缓释资产端定价压力,银行体系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加强负债成本管控,比如降低存款挂牌利率,规范“手工补息”存款,调优负债结构 。当前,新发生贷款定价没有出现拐点,资产端收益率要企稳仍然存在压力,不过,随着存款“降息”红利进一步释放,息差收窄压力有希望在边际上得到缓解。

资产质量维持稳健状态,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工作以及不良处置工作持续推进。《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于2023年7月正式开始实施,对不良认定整体趋向严格,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的披露标准,提升资产质量的透明度。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预期之下,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政策的完善与推进,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形势的预期。与此同时,银行业会持续强化对重点客群的差异化管理,系统开展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管控,系统开展大额客户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加大风险化解力度。

2024年初,《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它借鉴最新国际银行监管架构及监管理念,结合我国实际,切实提高银行风险敏感度,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导向作用,引领展业方向,推动银行业增强精细化风险经营能力 。要保持银行业整体稳健经营,在此前提下,应进一步引导银行回归本源,要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激发金融活水,还要完善风险管理水平、数据治理体系以及系统基础建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1:55 , Processed in 0.1071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