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肠内营养概述:定义、适用人群及多种营养补充方式介绍

[复制链接]

6591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847
发表于 2025-5-3 1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肠内营养是一种营养支持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胃肠道来提供营养物质的 。它涵盖口服营养补充以及管饲营养补充,管饲营养补充是借助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者胃空肠造瘘管等途径,把营养液直接传送到肠道内,以此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肠内营养概述了肠内营养的定义,还提及了肠内营养的适用人群,即胃肠道功能正常但摄入不足的人群,像存在吞咽困难、口腔疾病或者意识障碍等情况的人 。胃肠道功能部分受损但仍有吸收能力的人群,像胃排空障碍、短肠综合征等。肠内营养概述了肠内营养的定义。需要进行大手术或危重疾病治疗的人群,比如创伤、烧伤、重症胰腺炎等。肠内营养概述了肠内营养的定义。肠内营养的优点是符合人体生理特点,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还能缩短住院时间。肠内营养的定义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适用于各类需要营养支持的人群。不过肠内营养存在不足,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像严重腹腔感染、肠道穿孔等患者就不适用。此外,肠内营养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例如腹泻、腹胀、恶心等。这就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监测,以此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肠内营养制剂主要将氨基酸用作氮源,它适用于消化吸收不良或者无法进食的患者。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把短肽链当作氮源,这种制剂易于消化吸收,适用于消化功能受损的患者。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以整蛋白作为氮源,其营养均衡,适用于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针对特定疾病或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比如糖尿病、肾病等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易于合成蛋白质,适用于需要补充蛋白质的患者。肠内营养制剂有多种类型,包括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特殊配方型肠内营养制剂。短肽链易消化吸收,对肠道功能要求较低,适用于消化功能受损的患者。营养均衡,容易被消化吸收,适合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针对特定疾病或特殊需求来调整配方,比如低糖、低磷、高蛋白等。这是常见肠内营养制剂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要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来定,还要考虑患者的病情、消化吸收功能、营养需求等因素 。要比较不同肠内营养制剂的营养成分和配方,选择适合患者需求的制剂 。要在医生建议和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以确保安全有效 。肠内营养的投给方式需依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需求以及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来选择。根据患者病情,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有口服、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空肠造瘘等,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挑选最合适的途径。选择鼻胃管作为投给途径,将其插入患者鼻腔,经胃部把营养液输送至肠道,操作时要保证鼻胃管清洁且固定好,防止移位与滑脱。对于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可直接口服营养液。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用吸管或勺子喂食。选择鼻肠管,将其插入患者鼻腔,经胃部和肠道把营养液输送至肠道 。操作时要保证鼻肠管干净且固定好,防止其移位和滑脱。空肠造瘘是经手术在空肠位置创建一个开口,把营养液直接输往肠道。操作时需定期清洁并更换敷料,维持造瘘口的洁净与干燥。胃造瘘是经手术在胃部创建一个开口,将营养液直接输到胃里。操作时应定期清洁和更换敷料,保持造瘘口清洁干燥。



进行肠内营养投给方式的操作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要注意保持管道通畅,要注意控制营养液温度,要遵守无菌原则,这是肠内营养投给方式的注意事项。给予肠内营养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若出现不适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处理。输注营养液时,应控制好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防止对患者肠道造成刺激和损伤。输注营养液时,要保证管道通畅,防止堵塞与凝结,要定期冲洗管道,保证管道清洁。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感染和交叉污染。肠内营养用于临床,对于营养不良或消化吸收障碍的手术患者,术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性。术前给予营养支持,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这有助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进而促进患者康复。围手术期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后营养恢复时容易发生感染并发症,而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肠内营养在围手术期应用,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对于因肠道切除或损伤导致短肠综合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短肠综合征、危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和营养需求,它可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素,改善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在重症疾病中应用。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COPD患者,肠内营养能改善呼吸肌功能,能提高运动耐力,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对于糖尿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时,肠内营养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改善代谢状况,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引发腹泻,这是肠内营养的常见副作用之一。肠内营养还可能引起肠道痉挛或胀气,最终导致腹痛,这也是其常见副作用。长期使用鼻饲管进行肠内营养,可能会引发吸入性肺炎,长期使用鼻饲管也可能引发肠道感染,这些都是肠内营养的副作用及需要处理的情况。针对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要调整营养液配方,比如减少糖分、增加膳食纤维等。针对肠道感染等症状,可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要定期更换鼻饲管,保持鼻饲管清洁,避免感染。还要密切监测肠内营养副作用,做好处理,包括腹泻腹胀、腹痛吸入性肺炎肠道感染等情况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处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液,避免因过敏或不耐受引发不良反应。在肠内营养开始时合理选择营养液,应逐步增加营养液的浓度和量,让患者逐渐适应。要逐步过渡,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营养状况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进行评估,以此加强鼻饲管护理,提升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增长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肠内营养能够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这体现了肠内营养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肠内营养的适用人群为需要营养支持但无法通过口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像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消化吸收障碍等情况的患者 。肠内营养存在不足之处,它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所有营养需求,特别是对于处于高代谢状态的患者而言,并且长期采用肠内营养可能致使肠道细菌移位以及感染。总结03个体化营养支持不断发展,随着精准医学取得进步,未来会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此提高治疗效果。随着科技发展,肠内营养技术得到改进,未来肠内营养的制剂会更加多样化,能满足不同患者需求,其输注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未来将进一步研究肠内营养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YO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7:01 , Processed in 0.1216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