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回复: 0

上市三年即被诉侵权索赔近亿!同花顺抄袭风波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6289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937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得”)递交的诉讼文件,使得上市已满三年的同花顺(股票代码:.SH,全名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迅速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11月22日,同花顺遭遇停牌。同日,据媒体报道,万得公司已向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同花顺侵犯了著作权,并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同时索赔人民币9920万元。11月27日,同花顺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否认了作品抄袭的指控。对此,万得公司迅速作出回应,称同花顺的公告内容为“抵赖”。至于同花顺何时能够复牌,目前尚无确切消息。

同花顺公司被万得指责涉嫌“抄袭”和“否认”,然而它却是我国证券信息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董事长易峥被传拥有紧密且神秘的北京人脉,公司的主要股东易峥、叶琼玖、于浩淼、王进在上市初期便已积累了数亿财富。

同花顺在上市初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到了今年,其发展状况并不理想。掌门人易峥的财富大幅减少,而且公司近期还遭遇了作品侵权抄袭的争议,可谓是遭遇了不幸的时运。

2009年12月25日,同花顺在创业板挂牌交易,成为创业板成立后第二批挂牌的公司之一。上市当天,其开盘价便达到了74元。那时,创业板正处于热潮之中,同花顺的发行价设定为52.8元,市盈率高达92.57倍,刷新了当时的市盈率纪录。公司通过此次上市共筹集到资金8.4亿元,其中超募资金达到5.9亿元。

2010年3月11日,同花顺股价攀升至100.1元,而到了当年4月8日,其复权后的最高价更是触及119.3元。此时,同花顺的实际控制人易峥的财富已高达24亿元。然而,随后同花顺股价持续下滑,截至今年11月21日,其股价收于12.3元,较峰值下跌近80%(复权后),易峥的财富也锐减至6亿元。若非出现意外情况,在万得对其涉嫌重大侵权行为提起诉讼的利空影响下,同花顺复牌后,其股价预计将持续下滑。

同花顺发家史

易峥,担任同花顺董事长兼总经理,原籍北京,1970年诞生。当年,他成功考入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专攻工业自动化控制。自那时起,他便在杭州定居并深耕于此。

易峥的专业领域与软件和证券毫无交集,然而凭借他在北京的独特人脉资源,他在求学期间便已着手创业。他的首笔财富,正是来源于当时崭露头角的期货市场。

在2001年6月19日,《国际金融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易峥涅槃重启核新”的文章,内容涉及易峥早年创业的诸多往事。这次交流是易峥与媒体之间的首次对话。

文章提及,1993年,易峥尚未完成学业便邂逅了首个盈利良机,当时杭州工商银行旗下的一家证券公司邀请他开发一款证券分析软件。为此,易峥特地租赁了办公室,并招募了三四名人员,认真投入软件开发工作。整个项目投入了3万元,然而实际收入却仅有四五百元。正是通过这次经历,易峥踏入了软件开发领域。



1994年10月,也就是他毕业的次年,易峥以25万元现金和15万元固定资产作为投资,共计40万元,与出资10万元的合作伙伴叶琼玖携手,在杭州西湖区教工路47号三楼设立了同花顺的核心企业——杭州核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定为50万元。当时,易峥年仅24岁。

杭州核新成立初期,易峥便凭借期货软件的开发,成功积累了初始财富。“到了1995年,我清楚记得,我们四人合计赚取了一百多万元。”易峥如此回忆道。

易峥交往的朋友圈里,有不少从事期货交易。在那段日子里,每晚他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来电。这引起了众多人对易峥在北京的人脉关系产生好奇。易峥自己表示,“有的帮他们赚取了几百万,而有的则帮他们赚得几十万。”

核新公司当时推出的期货交易分析工具名为“龙虎榜”,借助这一工具,用户能够洞察其他交易席位的交易动态。据《国际金融报》的报道,该软件的单套售价竟高达12万元。凭借这一软件,核新在软件行业站稳了脚跟。

2003年,杭州核新吸纳了新股东,他们分别是现任同花顺董事兼总工程师于浩淼以及董事兼技术总监王进,这两人均与易峥有着浙江大学校友的关系。自那时起,这四位人士在公司的核心管理层中始终保持着重要位置。同花顺公司上市之后,易峥、叶琼玖、于浩淼、王进四人分别直接拥有同花顺公司36%、12%、6%、6%的股权。此外,叶琼玖、于浩淼、王进三人还通过上海凯士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这一途径,间接拥有了同花顺公司15%的股份。

2007年10月10日,同花顺的前身——同花顺有限,将一辆车牌号为浙B-J7295的凌志300型车辆出售给了叶琼玖,成交价格为2万元。《招股说明书》中提到,该车辆于2002年购买,最初的购入价为60万元,经过5年的使用,累计折旧达到了58.2万元,因此在账面上的净值仅为1.8万元。叶琼玖仅以区区2万元便将一辆价值60万元的车辆收入囊中,这一行为确实让人感到十分惊讶。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同花顺有限公司完成了整体的变更,更名为同花顺。

两年之后,同花顺成功跻身创业板,荣登我国证券信息行业的领军地位。易峥、叶琼玖、于浩淼、王进四人,他们的财富均达到了亿级规模。

“拼命三郎”易峥

易峥在业内以“拼命三郎”著称。据同花顺的一名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在上市之前,易峥每天清晨8点30分便率先抵达公司,负责开启大门;而夜晚,他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锁闭公司大门。他的勤奋程度让人难以置信。即便在上市之后,尽管应酬活动增多,但易峥仍习惯于晚归,常常是最后一个结束工作。

易峥不仅自身努力,对员工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有员工指出,易峥时常对员工进行训斥,声称“业绩的优异并非源于你们的努力,而是市场行情所致;而业绩的不佳则是你们的责任,并非市场行情不佳”。据悉,易峥设定的宏伟目标是使同花顺公司实现一亿美元的利润,然而在201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仅为2.15亿元,这个目标似乎在目前看来尚难以实现。

员工们普遍认为,易峥对召开会议情有独钟,不论何时,一旦有了想法便会立即行动。在业内,关于他开会的趣闻轶事广为流传。记得有一次,易峥在晚上10点应酬结束后,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立刻打电话要求各部门负责人火速返回公司开会,不论他们身处何方。“有时候,大家匆匆忙忙赶到公司,会议早已结束”,“还有时候,会议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第二天还得按时上班”。因此,许多中层管理人员私下里常常抱怨不已。



有员工称,易峥还有句名言:员工不可有钱。

2011年9月,《华夏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同花顺被指史上最吝啬 电话销售员工离职过半》的文章,文章中揭露了同花顺对电话销售人员实施的诸多节俭措施:“年终奖金仅有200元,却要等到大年二十九才能发放”,“即便是在2009年公司上市之际,一线员工所获得的也不过是每人一包不超过10颗的糖果”等等。

易峥的“抠门”,从同花顺董秘方超的离职一事中亦可得到佐证。

2010年1月18日,方超在同花顺上市仅一个月后便迅速递交了辞职信,从而成为了创业板首位辞职者。与他一同离任的,还有同花顺的监事易峥的姐姐易晓梅,她目前仍在公司任职。方超与易峥曾是高中同学,自2007年起便加入同花顺,并全程参与了公司上市的全过程,堪称同花顺的重要功臣之一。方超在上海凯士奥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同花顺员工持股公司中,拥有0.6%的股权。

方超为何会突然选择离职?这一疑问直到一年后才得以明朗。2011年3月,方超向杭州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交了仲裁请求,要求同花顺支付其11万元的薪酬。

方超透露:“易峥曾承诺在解禁期到来之前,能为他带来25%的收益,因此我同意以100万元的价格,将我在上海凯士奥的全部股份转手给其他股东。然而,易峥却表示这笔款项将在2010年9月才能处理完毕。进入11月,易峥却突然变卦,明确拒绝支付款项,理由是担心我会因个人恩怨而对他进行报复,揭露他私下签订的股权协议。”

区区11万元薪酬竟然需要仲裁解决?这样的情形当时在资本市场引发了广泛的嘲讽。媒体曝光此事后,方超与同花顺双方就劳动报酬和股权争议达成了协议,然而具体内容并未公开。

同花顺成功登陆市场后,其股价仅仅三个月便攀升至百元以上,这一成就让易峥感到无比自豪。在这波股价上涨的浪潮中,许多同花顺的员工也纷纷购入了公司的股票。

好景不长,股价在攀升至119.3元(复权价)的峰值后,便开始持续下滑,跌幅已高达80%。这一变化让易峥的下属们感到极不满意。据悉,自股价跌破100元起,公司原电话销售主管石岩、市场部门负责人廖仁、金融研究机构主管王文刚等人纷纷受到了易峥的冷落,而原实时资讯部门负责人杨瑞也已离职。但这些未得到同花顺的核实。

易峥在同花顺公司上市之际,曾作出承诺,将所持股票锁定三年,然而,包括上海凯士奥在内的众多股东,其锁定期实际上仅为一年。

同花顺公司即将迎来上市三周年,尽管其市值遭遇大幅下滑,然而叶琼玖、王进、于浩淼三位主要股东至今未曾出售过所持股份,然而,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上海凯士奥却已多次进行了股份的减持操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7 17:55 , Processed in 0.0965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