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回复: 0

探访雄安新区绿色创新实践:森林覆盖率提升水质达最佳水平

[复制链接]

6551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27
发表于 2025-5-2 14: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码中国“未来之城”的绿色创新实践

请你提供具体需要改写的句子内容呀,这样我才能按照要求进行改写。

新华社于4月1日发自石家庄 ,题目为:解码中国“未来之城”的绿色创新实践 。

新华社记者白林、张涛、张玮华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35%,水质达到了自1988年以来的最佳水平,“零碳”建筑到处都是……近日记者前往设立了近8年的雄安新区,探寻这座中国“未来之城”的绿色创新实践 。



雄安是中国建城史上少有的城市,秉持生态优先、蓝绿主导的理念。业内人士介绍,其有着先植绿、后建城的理念,这使得绿色成为雄安新区的底色。雄安蓝绿空间规划占比达70%,从而让这座城市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中。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获得授权发布一则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介绍称,截至2025年2月底,新区累计完成的投资超过8600亿元。

8年来,雄安累计造林面积达48.1万亩,新区设立前森林覆盖率为11%,如今已提升至35%,“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的生态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白洋淀与正在建设的雄安新城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实现了水城共融,这个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实施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系统性生态治理,其水质达到了自1988年恢复蓄水并开始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

近年来,迁徙到白洋淀的鸟类数量不断增多,野生鸟类种类达到295种,比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9种,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白洋淀繁殖,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

雄安新区的“绿”,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还体现在能源、建筑等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区设立至今,开发面积已超过20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到5030万平方米,4800多栋楼宇矗立起来。据统计,雄安新开工项目中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为100%,每年能够减排二氧化碳140多万吨。

屋顶利用光伏,地下利用地源热泵等,园区还采用节能、真空绝热板等,将能耗尽可能降低……在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众多零碳建筑构成规模庞大的“零碳园区”。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所属雄安公司运营总监徐慧明介绍说,园区采用了十几项技术,最终要实现园区零碳建筑和零碳园区的建设目标,这是通过园区的智慧运营,进一步降低运营期间的用能来达成的。

新区的“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体现,它是中国首个全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的城市,居民能在点滴之中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低碳生活体验。

雄安努力打造“不堵车的城市”,早晨8点是上班高峰时段,记者驾车在乐民街上行驶,5分钟内共经过15个交通路口,仅遇到3个红灯 。

雄安新区打造了153公里的数字道路,道路两旁的智慧灯杆集合了信号灯和各类传感器,它能通过计算交通流量,自动控制红绿灯,可有效提升车辆通行效率,还能节省居民出行时间 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线产品经理宋来强说 。

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居民遇到垃圾箱溢出的日常生活问题,遇到机动车违停的日常生活问题,遇到道路积水的日常生活问题,都可以通过城市运营管理服务中心综合管理平台自动识别上报。

如今,雄安已然成为一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空天信息高端高新产业链正在加快构建,人工智能高端高新产业链也在加快构建,新材料高端高新产业链同样在加快构建。雄安凭借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载体,形成了政府部门、科技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相互融合的创新生态,进而推动一批新产品得以转化落地,推动一批新技术得以转化落地,推动一批新场景得以转化落地。

李南是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部网络主管,他表示,雄安新区的智慧大脑是智能城市建设的核心系统,该系统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实时化、精细化和智能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2:44 , Processed in 0.1119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