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肢残普师毕业投身特教!17年坚守凭啥赢得一致好评?

[复制链接]

632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051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戴荣兵

他的梦想是投身特教事业,他衷心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如同他一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尽管身体有残障,他依然从师范院校毕业,坚定地站在了特教讲台的岗位上。由于不通手语,对特教理论也知之甚少,他将家安置在了学生宿舍中。日间,他专心致志地授课;夜晚,他守护着学生的安全;夜幕降临,他则潜心自学特教理论。经过不懈努力,他从一个门外汉成功跻身于特教领域。连续十七载,他勤勉工作,收获了学校、社会、家长以及学生的一致赞誉。在全市公开课中荣获一等奖;他所负责的班级在考试中屡次名列前茅,并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他深入研究特教理论,多篇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得以发表。近年来,他陆续获得了“优秀团员”、“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以及“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顾晓艺

自2014年起,顾晓艺在古溪镇中心幼儿园担任教师,她倾注了真挚的情感、满腔的热忱以及无私的关爱,助力残疾儿童成长。她不仅个人出资,还积极倡导小朋友们共同捐款,以援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学生。在她的影响下,扶危济困、关爱残疾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顾晓艺不仅关注学生的成长,而且频繁前往社区,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提供帮助,她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向困难中的残疾人传递温暖,成为了关爱残疾人的典范。

胡建龙

胡建龙,一个看似普通的人物,却拥有着非凡的人生轨迹。1989年,他创立了一家小型的猪鬃工厂,并始终致力于帮助贫困残疾人。从一名普通百姓成长为如今的村主任,他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工作至深夜。在洋港村村民的心中,他犹如那及时雨,充满爱心地扶助残疾人。胡建龙多年来帮助了无数残疾人朋友,他常常表示,尽己所能,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来生活上的微小改变,便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黄桂宝

泰兴市宇航电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黄桂宝对残疾人事业充满热情,关心残疾人家庭,他不仅安排了多名残疾人在企业内工作,还为他们配备了适宜的职位;他全心全意为残疾人谋福祉、办实事,对身边的残疾人家庭慷慨相助,从不吝啬,同时,他还无私奉献爱心,多次向泰兴市苏馨家园的居民赠送慰问品,并且还为该家园的庇护工场推出了庇护就业计划。他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十分满意,认为河失镇赋予他的“明星企业”称号最为荣耀,他将继续承载这份荣光,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努力成为一名充满爱心的企业家。

季亚伟

季亚伟在过去的十年里始终坚守在路面工作岗位上,期间多次获得泰兴市公安局的表彰,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公务员”称号,并且还获得了泰兴市公安局“最美警察”提名奖的荣誉。她所在的岗亭经过智能化升级改造,被赋予了多重角色:成为老年人的子女、盲人的眼睛、残疾人的拐杖、外地人的亲人。岗亭为过往的司乘人员提供开水、日用药品和修理工具等服务,全力打造便民设施。对于遇到困难的人员,岗亭及时伸出援手。此外,还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队”,深入孤儿院、敬老院、残障人员托养中心等场所,开展帮扶活动。通过鼓励和教育,帮助残障人士重拾生活的信心,用行动感染弱势群体去拥抱大自然。岗亭还用孝心搭建起空巢孤寡老人的“爱心屋”,用无私的善举让孤儿们感受到“妈妈”的温暖。女子班级共筹集了超过3.5万元的捐款和物资,成功帮助了4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对2所特殊学校和3家敬老院提供了支持,此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李立根

李立根今年已满51岁,尽管他身体有残障,他却始终怀揣着助人为乐的热情。在2015年5月,他自筹了6万元资金,严格依照规范化标准,对自有的楼房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这一举措,使他成功创办了全市首家中由个人发起的“残疾人之家”。他不仅坚持实施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和温馨的服务态度,而且频繁安排托养者参观虹桥新城以及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以此拓宽他们的精神视野和文化生活。同时,他始终将辅助性就业视为核心任务,竭尽全力推进协作项目的实施,切实强化劳动技能的培训。针对残疾人的具体情况,他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了托养者的劳动生产率和薪酬水平,为残疾人群体营造了一个充满温暖的家庭环境。他说,为了残疾兄弟姐妹的快乐和幸福,他从不后悔。

李日生



李日生担任泰兴市根思乡眼科专科门诊部的院长,在日常工作之中,他目睹了众多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真实境遇,有的生活得不到照料,有的找不到工作机会,有的缺乏交流的平台,种种情况都深刻地触动了他的仁慈之心。2015年春季,市残联将打造乡村苏馨家园纳入了工作议程。乡残联的负责人员与他进行了沟通,表达了他们的计划,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并承诺将投入超过一百万元,将那座300多平方米尚未投入使用的新建眼科门诊楼改造成残疾人苏馨家园,以此对根思乡的残疾人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并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承担起一份责任。自那时起,他全力以赴,积极思考,在过去的三年里,他在细致入微的管理下,使得根思乡残疾人之家得以规范运作,入住的残疾人生活愉快,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刘春霞

2004年,刘春霞在明智园进行采访时,深切体会到了残疾人对社会的关爱之需。她作为一名媒体人,积极行动起来,频繁组织网友和朋友们前往探望残疾人,与他们共度欢乐时光。同时,她利用自己的媒体资源,广泛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残疾人群体。她的镜头记录了众多感人故事,如驼背男子刘邦银支撑起幸福家庭、脑瘫足球队在全国比赛中夺冠、盲人勇敢看海等,生动展现了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2016年,尽管《带着蜗牛去旅行》这部小品没有导演的指导,她仍不畏炎热,亲自为演员们进行排练。结果,节目在江苏省的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回望2015年,泰兴举办的全国盲人朗诵活动上,她受到了邀请,为残疾人朋友们讲解电影。自此,她将无障碍电影打造成为一个知名品牌,每月定期为盲人朋友们讲述一部电影。如今,这一活动已深入乡镇,为更多残疾人带来了便利。

叶雪芬

叶雪芬,大庆残疾人之家的掌舵人,在过去十年里,始终牵挂着残疾人群体,对弱势群体倾注关爱,对残疾人工作倾注心血;她不仅扎根基层、残疾人家庭,给予他们关心与援助,更是全身心投入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她的无私奉献,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多次荣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巾帼示范岗”以及“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等众多荣誉。叶雪芬并未就此满足,她时常提醒工作人员:“这些残疾人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但我们应当视他们为我们的亲兄弟姐妹,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我们的关怀,增强他们融入社会、贡献社会的信念,这始终是我们残疾人之家秉持的服务宗旨。”

刘玉其

刘玉其在滨江镇双彭村创立了江苏泰盛炉业制造有限公司,他始终致力于帮助残疾人,热衷于参与残疾人相关的社会活动。通过捐款等多种方式,他为残疾人群体传递了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在节假日期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走访困难残疾人家庭,送去必需的生活用品和援助。企业吸纳了众多残疾人并为他们缴纳了社保,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积极捍卫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周边残疾人就业环境的改善贡献良多。在众多残疾人看来,刘玉其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个温暖如兄长般的存在。

丁瑞英

丁瑞英,广陵镇通靖村的一位普通家庭主妇,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对周围的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给予了他们温暖。她将关爱和善待弱者视为教育子女的基石,多年来始终如一,不辞辛劳地精心照料公公,细心服侍双目失明的婆婆。她对失明的婆婆的照顾,几十年如一日,端茶送饭,不断改善和调整饮食,确保老人在饮食上既营养又健康。为了方便老人行动,她从不轻易改变家中家具的摆放。2015年,她不幸在交通事故中失去了手臂,却依然忍受着剧痛和压力,将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日常生活依旧井然有序。丁瑞英的一言一行,深深打动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她的故事也温暖了身边每一个人的心。

陆德本

广陵镇新圩村的退休干部陆德本,一直对村里的残疾人群体给予深切关怀。他不仅积极担任残疾人政策法规的宣传者,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还肩负起残疾人工作信息管理的重任,对残疾人的基本信息进行详尽调查,掌握他们的情况和需求;此外,他还定期走访残疾人家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他迅速协助残疾人完成二代残疾证的办理等事宜,保证各项残疾人福利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作为残疾人相关工作的指导者,他教导残疾人如何掌握康复知识、获取就业资讯、参与教育培训、维护法律权益、调解矛盾,全心全意地推进村中残疾人的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

申和健

多年来,他严谨执行国家针对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及指导方针,大力倡导并实践人道主义理念,坚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准则,始终关心残疾人群体,对弱势群体给予深切关怀,全力以赴投身于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在他的引领下,泰兴农商行持续关注并支持扶残助残事业,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救助失学儿童、公益宣传活动以及赈灾捐款等活动,无论公益在哪里,都能看到农商行员工的身影。2016年,农商行投身于众多扶残活动中,总计捐助残疾人8000元,对贫困残疾党员进行七一慰问,资助金额达4000元,并且向泰兴市残联慷慨捐赠了50000元,将泰兴农商行的温情与关怀送至残疾人心中,共同奏响了关爱特殊群体、推动社会和谐的动人乐章。

沈凌云



沈凌云老师自踏入工作岗位,便坚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承担着学校的数学教学任务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并热心投身于残疾学生的帮扶工作。她不仅从多个角度关照和援助残疾学生,助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还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撰写论文,其中多篇论文在省级层面获奖或得以发表。自工作至今,她已助力众多残疾学生,其中不少学生亲切地称她为“我的另一个亲妈妈”。王肄同学刚刚走出校门,在她的引领下,满怀喜悦地踏入了高中的门槛。“每一株小草都应享有绽放的权利”,这是她助残的坚定信念。她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了关爱残疾的典范,期盼有更多的人和团体伸出援手,携手为残疾儿童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史庆峰

史庆峰同志近年来严格遵守上级指示,坚守岗位,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参与扶残助残活动,有效解决了服务残疾人群体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了纳税事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因而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赞誉。在日常工作中,他十分重视改善残疾人业主的办税环境,不仅严格遵守税收减免的相关权限和工作流程,还为他们量身定制了既高效又便捷的办事流程。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在日常工作中对涉及残疾人就业的现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严格遵循“三严三实”的标准,确保助残工作的有效实施。积极传承关爱残疾人群体的美德,定期对残疾人家庭进行探访与慰藉,将党的关爱与温馨传递给他们;在全国助残日期间,向我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赠送生活和学习用品,与他们一同度过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光;在每年的寒暑假以及六一儿童节,与留守儿童中的残疾儿童举办各类游园和益智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如同亲人般的细致呵护。

孙晓勇

孙晓勇在关心和爱护残疾人及其家庭方面,实际行动远超口头承诺,而且他的善举正日益增多。他坚信,为社会行善、行好事,是积累美德的重要途径。

严新生

他多年来始终秉持着“关爱残疾人,急残疾人所急”的理念,对残疾人的冷暖始终挂在心头,不懈努力为残疾人谋福祉、办实事。他先后为6位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了轮椅,帮助残疾职工解决了燃眉之急,排除了他们的困难。他始终将实施“送温暖工程”和“五走访”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并因此赢得了全体职工的一致好评。此外,他还慷慨资助了一对残疾夫妇的女儿完成了大学学业。严新生通过实际行动彰显了个人的生命意义,倡导了团结协作、尊重残疾并以此为荣的崇高风尚,为残疾人事业描绘出一片光明的未来。

赵志华

赵志华,现任曲霞镇朱圩村妇联主任,她的人生旅程中,始终怀揣着扶助弱势群体的热忱之心,展现出一种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无论是在她投身创业的岁月里,还是在担任村干部的岗位上,她那乐于助人的品质始终如一,未曾有所改变。她持续关注着贫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尤其是残疾人士的就业问题。在创业阶段,她尽力雇佣那些轻微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农村中的困难群体,旨在为他们提供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机会。担任村官后,她对残疾人的关怀与帮助更加深入,充分利用村委会的纽带作用,坚定地推行扶残助残的工作,并积极倡导扶残助残的理念。2015年,村里设立了残疾人之家并投入运营,赵志华时常前往探望那里的残疾人,主动提供洗澡、衣物整理以及居住环境的清洁服务,赢得了残疾人的普遍赞誉。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扶助残疾人过程中,赵志华展现出了榜样力量,为众多残疾人做了许多好事和实事,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对朱圩村残疾人事业的全面进步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周宏

2015年伊始,周宏主导成立了泰兴市姚王镇王家堡村的苏馨家园(现更名为残疾人之家),该机构致力于为那些需要托养服务的智力障碍者、精神疾病稳定期患者以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相应的托养及日间照护服务。去年,我们启动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即编藤加工,并与泰州远大家俬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负责将远大户外家俬的半成品进行简单的编藤处理,借此机会,让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学习一门技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赚取一份收入。设立低收入残疾人扶贫助残基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投身扶贫助残事业,组建了一支致力于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团队,他们主要承担义务装卸、运送产品,提供就业指导,接送残疾人之家托养人员,以及协助日间照料等工作,这一举措让残疾人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暖。

周亚平

2006年,周亚平创立了泰兴市润泰服饰有限公司。自幼,她便立志成年后竭尽全力去帮助残疾人。在她的企业招聘员工时,她特别关注那些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并将他们纳入公司团队。在她的公司里,有5名残疾人员工,他们与健全员工享有相同的薪酬待遇。此外,她还主动响应镇残联的倡议,无偿协助镇“残疾人之家”推进辅助性就业项目。借助爱的温暖力量,残疾人得以化解心头的困扰,欣然投身于辅助性工作。周亚平与残疾家庭的子女结成帮扶伙伴,挤出个人时间,助力残疾子女和残疾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7 22:37 , Processed in 0.1141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