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不到50年!国产稻麦收割机如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复制链接]

632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051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8年,我在校办农场的麦收现场首次目睹了稻麦联合收割机(Rice-wheat)。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不到半个世纪,我国自主研制的18KG喂入量稻麦收割机便崭露头角,成功打破了国外对我们国家在大喂入量收割机技术方面的垄断。

一、我国稻麦联合收割机发展回顾

1959年,北京农业机械厂首开先河,成功设计并试制了拖拉机半悬挂式直流型联合收割机,该机具配备了纹杆脱粒滚筒、平台逐稿器以及风扇筛子式清选装置等传统部件。进入20世纪60年代,广东、广西、湖南等省份也纷纷跟进,相继研发出一系列悬挂式水稻或稻麦联合收割机。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北方部分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重启了对悬挂式与半悬挂式小麦联合收割机的研发工作。进入80年代,我国农业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众多小块麦田对收割机械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促使收入较低的农户将目光投向了悬挂式联合收割机,该机型不仅节省了投资,还能有效利用现有的拖拉机资源。

自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一2型这种体型轻巧、操作便捷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在华北粮食主产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流传,然而,悬挂式麦稻收割机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1998年,河北省藁城市的收割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有4LX一2A型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吸取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悬挂式联合收割机。该机型具备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脱粒和清选功能。经过严格的测试,该机型的各项作业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其整体工作效率与同量级自走式机型相媲美。

近年来,科技进步与农业的进步相辅相成,农机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得以在农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和普及。这些技术装备不仅显著提升了劳动和生产效率,还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向高效化目标的迈进。

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历程,映照了农业机械化从萌芽阶段到全面普及的转变。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前行与社会的迫切需求,未来的稻麦联合收割机预计将实现跨越式的进步,朝着高效运作、品质卓越、喂入量大以及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二、国产18KG喂入量稻麦收割机闪亮登场

2024年的夏季收割季节,注定将成为我国农机化发展历程中不可磨灭的一页!在那片辽阔的麦浪中,巨型机械——每分钟可处理18公斤粮食的国产大型稻麦收割机,以每小时50亩的作业效率驰骋。在这一年中,多款性能卓越的国产收割机崭露头角,充分展现了中国农业机械制造业的雄厚实力。

雷沃谷神收割机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机型系潍柴雷沃智慧农业自主研发,是国内喂入量最大的收割机之一。它搭载了460马力的节能发动机,每秒的喂入量能够达到18公斤,每小时收割小麦的面积超过50亩。该款收割机集成了众多尖端技术,不仅令其在收割与脱粒环节表现出色,而且能够适配多种割台,从而胜任玉米、小麦、大豆等多种作物的收割任务,实现了“一机多能”的实用效果,与全球同类机械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通过提供统一的联合收割机平台,并安装不同类型的作业部件,来完成稻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多种作物的收割作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变型金刚“和一机多用。

三、是谁干成这些“争气机”

6月4日,雷沃谷神收割机在2024年中国农机推广田间会上盛大亮相,该活动上,它充分展现了中国农机智能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

该收割机搭载了460马力的节能型发动机,其每秒的喂入能力达到18公斤,并且每小时能够收割超过50亩的小麦。



该款收割机装备了宽大的仿形割台、具备变速度和倾斜功能的带反吐装置过桥、双轴流柔性脱粒分离滚筒、双风道高效预清选系统,还拥有大容量的粮箱和位于高位的水平卸粮筒,整体展现了其高端且霸气的特点。此外,它还配备了重载驱动电液换挡底盘、作业参数电液自适应调控装置,以及超静音驾驶室,使得操作更加便捷,驾驶和乘坐体验更加舒适。

此外,这款产品能够与多种割台相配合,支持玉米、小麦、大豆等多种作物的收割,从而实现了一机多用的功能。它尤其适合东北、西北和中原地区的大型农场以及进行规模化作业的场合。

据消息,雷沃谷神收割机系潍柴雷沃智慧农业自主研制,堪称国内喂入量最大的收割机械。这一创新成果,一举终结了我国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长期受制于国外的困境,攻克了关键技术领域的瓶颈问题,使我国的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顺利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2024年新疆农机展期间,新疆钵施然展出了7850型号的大型单纵轴流谷物联合收获机,该机型喂入量可达18KG,配备400马力的强大动力。此外,通过更换割台,该机可适用于玉米籽粒、大豆、大麦、小麦、油菜等十余种作物的收割作业。

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4LZ-14型纵轴流多功能谷物联合收割机,是一款针对我国市场需求而设计的高端型、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获设备。该机型在仅需更换少数部件的前提下,便能够完成玉米籽粒、油菜、大豆、小麦、油葵等多种农作物的收割作业。

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7850型单纵轴流谷物联合收获机,其喂入量高达18公斤,功率强劲,可达400马力。该机型可通过更换割台来完成对不同作物的收割,显示出其出色的适应性和多功能特性。一次操作即可收集大量农作物,18公斤的喂入量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该设备配备的400马力动力足以展现其卓越的动力性能,足以胜任那些较为繁重的农业作业任务。

在安徽阜阳的三夏作业期间,中联重科在麦收现场成功展示了TF180联合收获机,这款机型搭载了530马力的发动机,能够在450马力和370马力的轻载省油工况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既拥有强大的动力性能又注重环保;它拥有国产农机中最大的喂入量,每秒的喂入量超过18公斤,作业效率可达到每小时60至90亩;采用了复合脱粒和大面积清选系统,既保证了高效作业,又将籽粒损失率降至最低;此外,还配备了作业负荷自动控制系统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东方红一拖品牌推出了一款国产的大型高效谷物联合收割机,这款机器的喂入能力高达18公斤,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小麦收获机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该机型配备了多种配置的割台系统,用户可以根据所种植的作物种类来挑选合适的割台,从而实现一台机器完成多种作物收割的强大功能。比如,它可以安装5.4米或4.5米宽的稻麦割台、挠性割台,以及适用于650mm行距的六行玉米割台等多种割台。

中国一拖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升级,这一升级涵盖了配备具有全新视角的驾驶室、冷暖两用空调系统、智能化的仪表盘以及倒车影像系统等,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和驾乘的舒适性。

该产品搭载东方红YTN9新型平台研发的柴油机,其输出功率逼近400马力,完全符合非道路运输车辆的国四和国五排放标准,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了强劲的环保动力。一拖东方红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国产谷物联合收割机正式迈入了18公斤级的新阶段。这不仅代表着技术的飞跃和显著进步,同时也彰显了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随着高标准的农田建设以及土地托管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重量达18公斤的大型联合收割机的需求逐渐显现,并开始建立起相应的市场需求基础。

四、国产18公斤喂入量的稻麦收割机崭新亮相,为我国农机行业带来了数点启示。

1、持之以恒抓住技术创新与突破这个牛鼻子



国产18公斤喂入量的稻麦收割机惊艳亮相,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农机制造业在规模扩大和智能化进程上实现了显著的飞跃。该收割机的问世,一举终结了我国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长期受制于国外的被动局面,成功攻克了关键技术瓶颈,使我国高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顺利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激励与启发。首先,自主创新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只有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我们才能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稳占一席之地。其次,企业需重视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主开发,以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并提高国内农机装备的技术层次。

2、紧跟市场需求与产品升级步伐

企业需紧密跟踪市场需求的演变,持续推动产品更新迭代。研发出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高品质农机产品,既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亦能增强行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3、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是企业必须面对的话题

优越的发展条件与适宜的产业策略需相辅相成,从而推动行业的全面进步。此外,企业需依托自身的相对优势,科学地制定产业布局规划,并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与融合,进而实现产业集聚效应。

4、通过国际市场拓展与国际合作使企业超常发展

我国农机工业在技术不断进步、产品质量持续提高的背景下,国产大型稻麦收割机进军国际市场已变得可行。

我们需主动扩大国际市场版图,充分挖掘和运用全球化的资源与市场优势,通过参与国际间的合作与竞争,持续增强我国农业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关注对本土品牌和知识产权的维护,防止技术外流。

结语

国产18KG喂入量稻麦收割机的隆重推出,不仅彰显了我国农机产业的雄厚实力与技术创新,还为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借鉴。面向未来,我国农机产业需持续在科技创新、市场需求的满足、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国际市场的拓展等方面发力,以期达成行业的持续稳定增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7 22:26 , Processed in 0.1030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