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十四五碳达峰关键期,六大行绿色信贷规模增长显著

[复制链接]

6583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823
发表于 2025-4-28 02: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戴浩冉北京报道 “十四五”处于碳达峰关键时期与窗口期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对金融机构来说 “双碳”目标带来压力同时带来新契机 今年7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要求纠正运动式“减碳” 先立后破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绿色转型时,应怎样防止运动式“减碳”从而形成新的信贷风险呢?随着A股上市银行中报“收官”,六大行在8月底陆续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度报告。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新金融行动里,各行业务的开展情况能略见一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数据发现 六大行绿色信贷规模增长明显 今年上半年 六大行绿色信贷总规模已突破7万亿元 4家大行绿色信贷规模超万亿元

六大行的绿色债券展现出新的面貌。各行在上半年首次推出了碳中和债券。还首次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新型绿色金融债券类型。这推动了绿色债券整体规模的扩大。

此外 六大行综合运用信贷 债券 租赁 信托等金融工具 积极探寻绿色金融创新产品 上半年 各行研发出新型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部分已在市场形成规模

工行绿色信贷突破2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上半年六大行绿色信贷总规模突破7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这四家大行绿色信贷规模超过万亿元。

具体而言,工商银行上半年绿色信贷规模达21544.58亿元,在六大行中排名第一。农业银行绿色信贷超万亿,为17639万亿元。建设银行绿色信贷也破万亿,是1.57万亿元。中国银行未公布上半年绿色信贷具体数据,在其发布会上,中国银行行长刘金称,今年绿色信贷首次突破万亿元。

在半年报发布会上 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介绍了该行“十四五”时期绿色金融规划 在“十四五”时期 农业银行将做到三个确保 一是确保绿色信贷增速持续高于全行信贷平均增速 二是确保绿色信贷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持续上升 三是确保绿色直接融资和创新型业务共进能力不断提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六大行绿色信贷资金流向主要覆盖清洁能源、绿色交通项目。另外,六大行加强对“两高”行业投融资管控。据统计,上半年工商银行相关贷款规模占比下降。上半年农业银行相关贷款规模占比下降。上半年中国银行相关贷款规模占比下降。上半年建设银行相关贷款规模占比下降。其中,工商银行针对钢铁等多个高碳行业,实行“总量控制、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邮储银行印发了风险政策与风险限额方案,以此加强行业限额管理。邮储银行对钢铁、煤炭、煤电等“两高一剩”行业进行限额管控。

建行累计绿债承销量突破4300亿

今年上半年六大行都公布了绿色债券发行情况。然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各行在做相关数据披露时统计口径不一样。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三家银行公布了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状况。具体而言,上半年工商银行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在市场中排第一,为563.95亿元,主承销规模是217.28亿元。中国银行排在工商银行之后,上半年发行规模是509亿元,主承销规模为209亿元。建设银行发行规模为108亿元。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三家银行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绿色债券的累计承销状况。建设银行累计绿色债券承销规模显著,境内外绿色债券共承销97笔,总承销规模超过4300亿元。交通银行累计承销绿色债券(碳中和债)16笔,承销金额是188亿元。邮储银行绿色债券承销金额为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债券数据方面,六大行披露口径有差异。比如,建设银行披露“累计绿色债券承销规模”时,披露的是境内外承销总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未明确表明该数据是否为境内承销规模。工商银行也未明确指出“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是否含境外发行部分。

2021年2月我国推出绿色债债券的子品种碳中和债券。其募集用途更为集中。主要投向清洁能源领域。还投向清洁交通等领域。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六大行都已承销首批碳中和债券。工商银行主承销了12支“碳中和”债券,其承销规模在市场中保持领先。交通银行累计承销绿色债券(碳中和债)达16支,发行金额总计960亿元,承销金额为188亿元。

各行今年除了承销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创新绿色债券外,还推出了其他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建设银行披露,该行承销了14笔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类债券。其承销规模共计1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

农业银行透露 该行会创新碳金融产品 包括碳债券 碳资产抵押融资 碳资产证券化 低碳产业基金等 中国银行透露 该行计划开发专属绿色金融产品 涵盖节能减排贷款 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 绿色消费信贷 绿色债券 碳中和债券 绿色存款等

防止对棕色信贷“一刀切”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怎样防止运动式减碳?在减碳绿色发展进程中,如何避免因操之过急形成新的信贷风险?

“十四五”时期 要优化行业授信结构 推动煤炭开采和煤电项目授信在全部境内贷款中的余额占比逐步降低 授信主要投向减排技术升级改造 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煤电灵活性改造等 有利于减少单位产值碳排放量的项目

管控好棕色信贷,这是银行不能忽视的问题。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金称,管控棕色信贷时,要主动前瞻地做结构性调整,不能搞一刀切。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决防止运动式减碳。在减碳绿色发展进程中,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形成新的信贷风险。要实现差别化和包容式的低碳转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 在风险管理方面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邮储银行已把环境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农业银行还将ESG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环境和气候风险开始融入信贷流程

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谈到如何加强环境风险系统管控时称,会对相关客户开展分类管理。会密切留意企业生产以及项目建设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会密切留意企业生产以及项目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会密切留意企业生产以及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企业评级模型里,会对环境风险作更充分评估。在企业评级模型里,会对气候风险作更充分评估。审批流程将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加强对环境风险的系统管控。增强客户的甄别能力。增强客户的选择能力。有序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筑牢风险底线。

银行内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布局也受到业内高度关注。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建设银行正在尝试强化顶层设计。农业银行正在尝试强化顶层设计。中国银行正在尝试强化顶层设计。建设银行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并且研究制定了建设银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还对相关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农业银行设立了绿色金融研究院。未来会从研究赋能角度发挥作用。中国银行成立了绿色金融行业发展规划领导小组以及绿色金融委员会。负责统筹指导与协调全集团的绿色金融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6:52 , Processed in 0.1201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