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三国演义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复制链接]

6551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27
发表于 2025-4-27 14: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其创作依据包括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还融入了民间三国故事传说,并经过了艺术加工。它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一同被称作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描绘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近百年历史风云。它以描写战争为主。讲述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还讲述魏、蜀、吴三国间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首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开山之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特种邮票五组。时间是1988年11月25日。目的是反映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遗产。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特种邮票(第一组)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一)》特种邮票一套共四枚,还有一枚小型张。邮票图案的名称分别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凤仪亭以及煮酒论英雄。小型张图案名称是千里走单骑。发行时间为1988年11月25日。

《桃园三结义》

刘备、关羽、张飞处在画面中心位置。这展现出了“结义”的庄严。画面上方有两枝盛开的桃花。还有一轮有青龙装饰的太阳。古代用青龙代表东方。这既点明了春天桃园的结义时间与地点。又寓意着“结义”好似旭日东升的早晨。充满活力与希望。

《三英战吕布》

画面里 吕布骑着如炭火般的赤兔马 手持画杆方天戟 被众人团团围住 张飞挺着丈八蛇矛 关羽舞动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 刘备擎着双股剑 围着吕布如转灯般厮杀 设计者采用俯视视角 四匹马四种兵器搅在一起 可一招一式都分明有序 画面右下方绘有一角飘动的战旗 营造出千军万马正在征杀的战场氛围 有声有色 有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凤仪亭》

图案刻画了相府后花园里的凤仪亭。貂蝉用激将法,以死表明志向,刺激吕布的自尊心以及他对董卓的仇恨。这促使吕布下定决心杀董卓。貂蝉手攀曲栏,纵身朝荷花池跳去。吕布急忙抱住。整个画面既意味着连环计马上成功,又体现出出身低微的貂蝉的爱国精神

《煮酒论英雄》

整个画面揭示了曹操与刘备间的激烈矛盾。同时表现出刘备的应变才能。后人有诗赞:“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设计者有意夸张人物形体动作。这使得曹操和刘备的心理神态反差加大。准确表现出一个精彩传神的瞬间形象。

小型张:《千里走单骑》

图案依据《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创作。它描绘了这样一个场面:关羽保护着车仗离开曹营后,曹操赶来送别。画面中关羽身着绿锦战袍。他勒住赤兔马。按住青龙刀。立马于桥上。浑身透着凛然之气。曹操带领数十骑飞奔而来。好似正要给关羽送黄金和锦袍。画面以泥黄色为衬底。四框有浅褐色波涛花纹。这既鲜明烘托了色彩不同的人物与车马。又颇具深远历史感。小型张对马匹刻画很成功。线条细腻。神态逼真特别是关羽的赤兔马。它引颈长嘶。它扬蹄欲驰。那种与主人一样急于回归的情态跃然纸上。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特种邮票(第二组)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二)》特种邮票一套共4枚。邮票图案的名称各有不同。分别是夜袭乌巢、三顾茅庐、单骑救主以及大闹长坂桥。其发行时间为1990年12月10日。

《夜袭乌巢》

邮票图案描绘的是曹操指挥军队火烧袁绍粮草的情景。曹操一马当先。他挥令士兵直入乌巢。士兵手举火束。士兵点燃袁军粮草。火光冲天。乌巢变成一片火海。曹操采纳许攸之计。曹操夜袭乌巢。曹操最终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三顾茅庐》

邮票图案展现了刘备二顾茅庐时的场景。那时房屋、树木、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在皑皑白雪衬托下,刘备的红袍愈发鲜艳夺目。在这般恶劣环境中,刘备不辞辛劳,与关羽、张飞一同前往南阳郡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这体现出刘备求贤若渴的心境。刘备三顾茅庐。由此请得诸葛亮出山。在诸葛亮辅佐下。刘备得到荆州。占据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在天下三分中占得一席之地。

《单骑救主》



邮票图案展现的是赵子龙独自在曹军中纵横的场景。他骑马奔驰,左右抵挡拼杀,直接穿透曹军重重包围,充满勇猛与正气。这一番拼杀中,赵云砍倒两面大旗,夺取三条长槊。前后用枪刺剑砍,杀死曹营五十多名名将。后人有诗写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大闹长坂桥》

邮票图案描绘了张飞的英雄气概。张飞横枪立马在长坂桥。曹仁、李典、夏侯敦、乐进、张辽、许褚等人来到。他们见张飞独立于桥上。担心这是孔明的计策。曹操听闻后。亲自前来查看。张飞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邮票图案还描绘了曹军溃逃的狼狈相。两者对比鲜明。气势雄浑。曹操说 关云长讲过 张飞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就像在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 张飞又大声呼喊 我乃燕人张翼德 谁敢前来决一死战 接着挺矛又喊 战又不战 退又不退 这是为何 曹操身边的夏侯杰吓得肝胆俱裂 曹操于是掉转马头逃跑 后人有诗称赞道 长坂桥头杀气升腾 张飞横枪立马圆睁双眼 一声呼喊好似轰雷震响 独自吓退曹家百万雄兵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特种邮票(第三组)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三)》特种邮票一套共四枚。邮票图案的名称各有不同。分别是舌战群儒。还有智激孙权。以及蒋干盗书。另外还有草船借箭。这套邮票的发行时间是1992年8月25日。

《舌战群儒》

这枚邮票图案上 人物被设计成两个对比阵营 以张昭为代表的东吴一班文臣在右边 画得很密 呈现出各种尴尬相 诸葛亮一人站立在左边 高大挺立 手执羽毛扇慷慨陈词 与那班文臣形成鲜明对照 以正义气势压倒对手 突出展现诸葛亮特有的儒雅 机智 雄辩 多谋略的风度 构图十分精巧

智激孙权

这枚邮票图案以屏风上的龙纹为背景。还以打扇的侍女为背景。生动表现出孙权“勃然变色,拂衣而起”的瞬间形态。刻画出孙权的外貌特征。显示出他面临曹军压境时在战与降问题上患得患失的内在心理。诸葛亮为达联吴抗曹的政治目的。对孙权的勃然大怒装作视而不见。对鲁肃的拦阻也装作视而不见。抓住孙权情绪变化时机慷慨陈词。生动表现出激将法产生的理想效果。孙权大幅度拂起红色衣袖。这给画面增添了动感。还与诸葛亮稳坐钓鱼台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动、静对比。诸葛亮端坐在画面底部一角。却引导着孙权的思想情感按他的意志发展变化。生动表现出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能给观赏者身临其境之感

蒋干盗书

在这枚邮票图案上 周瑜佯醉和衣装睡仰卧于床上 仍不失大将风度 蒋干偷偷翻看周瑜文书 心怀鬼胎 唯恐惊醒周瑜 畏畏缩缩 形象十分渺小 特别是他身上蓝色黑边长袍 更添阴森之感 设计者简明画出车帐 旌旗 宝剑 盾牌 象征性兵防图及远处战船 巧妙交代地点和环境 在寂寞气氛中透漏出神秘感

草船借箭

这枚邮票图案上 设计者用白描线条表现雾气 虽未着色 却创造出生动气韵 画面上箭支可数 仍给人“雨点”之感 几束稻草不失“草船”风貌 只露船头船尾 也能让人想象出一列船队 真正达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秉性纯厚、以诚待人的鲁肃 表现出惊恐神态 与诸葛亮的镇定自若形成鲜明对比 有力烘托了诸葛孔明非凡的智慧和军事才能整个画面被弥漫的云雾所笼罩。画面中还有飞动的箭矢。此画面既洋溢着紧张的气氛。又透着戏剧性的趣味。显得生动而深刻。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特种邮票(第四组)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四)》特种邮票一套共四枚,还有一枚小型张。邮票图案的名称分别是横槊赋诗、刘备招亲、威镇逍遥津、火烧联营。小型张图案名称是赤壁鏖兵。发行时间为1994年11月24日。

《横槊赋诗》

画面上明月高悬在夜空。曹操横槊站在船头。他昂首挺胸面对大江。好似刚吟完《短歌行》。众官员对他百般恭维。设计者采用仰视角度。“帅”字旗大幅度甩起。曹操的衣袖襟角也大幅度甩起。突出表现了曹操骄傲自满、趾高气扬的精神状态。预示他后来定会惨败。描绘了江上夜深风急的自然环境。给画面增添了动感

《刘备招亲》

画面精准呈现出刘备与孙尚香结婚典礼的独特氛围。刘备、赵云身为胜利者,虽喜悦却保持警惕。吴国太目睹女儿与刘备喜结连理,乔国老积极促成孙刘联姻,两位老人皆喜笑颜开。孙权因招亲弄假成真而十分恼怒,可表面上又得应付场面。吴国大臣们自然只能看孙权脸色行事。众多人物各怀不同心态,性格鲜明,仿佛身临其境。

《威镇逍遥津》



画面左上角与右下角呈对角线布局。胜利者张辽被置于左上角最高点,朝着右下角倾斜压下来。孙权身着红袍,伏在马上,呈现出纵马飞跃小师桥的瞬间模样。画面中仅见四人四马,却生动刻画了追得猛、跑得急的紧张情态,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激烈氛围。

《火烧连营》

画面描绘的是危急时刻,刘备受吴将徐盛、丁奉夹攻。此时张苞引人杀入重围救驾,之后又遇傅彤合兵而行。设计者采用俯视角度,把刘备置于冲天熊熊大火的夹缝中,生动展现出刘备彝陵大败的惨烈处境,自此蜀国一蹶不振。

小型张:《赤壁鏖兵》

图案源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它刻画了赤壁之战扣人心弦的场景。小型张画面采用三联画形式。把诸葛亮借东风、赤壁大战的水战与陆战组合于一幅画面。赤壁大战以水战为主。安排在中间一大块。主要展现此次大战功臣黄盖形象。他率领20只火船冲进曹操水寨。致使水寨船只全部着火画面描绘黄盖跳上小船去寻找曹操。设计者没让曹操出场,以此突出黄盖的“寻”。赤壁大战曹操失败后,其身边主要保护者是张辽,所以右侧表现陆战的画面突出了张辽形象。左侧表现借东风的画面突出了诸葛亮形象。左下角飘动着“阴阳太极图”旗,营造出诸葛亮呼风唤雨的氛围。整个画面内涵丰富且和谐自然。它展现出了赤壁鏖战的壮观场面。它展现出了赤壁鏖战的恢宏气势。它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小型张边饰采用水波纹。这渲染了赤壁之战中水战的气氛。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特种邮票(第五组)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五)》特种邮票一套共四枚。还有一枚小型张。邮票图案的名称分别是白帝托孤、孔明班师、秋风五丈原以及三分归晋。小型张图案名称是空城计。发行时间为1998年8月26日。

《白帝托孤》

邮票图案上刘备卧于永安宫龙榻。身后衬绣飞龙。这点明刘备是蜀国之君身份。诸葛亮跪在刘备床前。因要报刘备知遇之恩。所以承诺尽心竭力辅佐阿斗。画面中刘备二子和宫女的表情神态。渲染出一种悲伤氛围

《孔明班师》

邮票图案选取班师时孟获率兄弟妻子宗党等人给孔明大军送行的情节。突出“涕泣拜别”这一情景。表现出受诸葛亮宽容仁爱精神感化后孟获等人对孔明的崇敬之情。让诸葛亮形象更显高大。画面里孟获“肉袒”匍匐跪于帐下。孔明躬身相扶。既体现孟获的坦诚。又展现孔明的仁爱谦恭画面上方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水,表示孔明大军已安然渡过了泸水。

《秋风五丈原》

邮票图案上秋风吹拂,树叶飘落。重病中的诸葛亮形象崇高,宛如一座雕像。全军将士肃穆站立,都怀着沉痛心情向敬爱的丞相敬礼,这是一幕悲壮场景。画面左下角大营门口有个大大的“汉”字,表明这里是蜀汉军营。

《三分归晋》

设计者突破时空限制,采用象征性手法处理邮票画面。画面中有魏、蜀、吴三国的三位失败皇帝,他们朝着头戴冠冕、身着衮服的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伏地称臣。司马炎位于画面中心。魏、蜀、吴三国皇帝处在画面上方。在简洁背景衬托下,主体形象更突出了,还留下了广阔想象空间。用汉城遗址出土的青龙瓦当纹样来衬托司马炎的形象。让胜败皇帝形成鲜明对比。清楚表明三国时代结束了。

小型张:《空城计》

图案取自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它描绘了典型历史场景。在这场景中,诸葛亮凭借超人胆识才智,运用“空城计”力挽狂澜。邮票图案一边呈现司马懿率大军兵临城下。另一边则是城门大开,吊桥放下,有几个“百姓”在洒扫街道。诸葛亮身披鹤氅,头戴纶巾,带着两个小童,坐在城楼上悠闲地焚香弹琴。设计者运用夸张手法。缩小了场景。特意让场景也就是建筑物和人物不成比例。以此让人物形象更突出。城门上写着“西城县”三字。这点明了地点

本站只提供存储方面的服务。所有的内容都是用户来发布的。要是发现了有害或者侵权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2:10 , Processed in 0.1200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