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回复: 0

为什么微信没有微粒贷借钱-微信的微粒贷没有-贷微粒微信借钱没有短信通知

[复制链接]

636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173
发表于 2025-4-20 14: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上具备了借钱的功能,你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额度是多少呢?近两天,微粒贷开展的“邀请好友测试额度返现金红包”的拉新活动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然而,原本计划进行 19 天的营销活动,仅仅维持了 1 天之后,就因为包含诱导行为而被微信官方停止了。有分析人士指出,微粒贷此次开展的拉新活动,是整个消费贷市场的一个体现。行业的增速在放缓,竞争也在加剧,这将促使各家银行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开拓新的获客途径。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客群向下沉方向发展、业务进行开放,以及怎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资产质量,这些都将是消费信贷业务实现突围的关键所在。

19天变1天

微粒贷向来比较低调,由于一场“邀请好友测试额度返现金红包”的裂变活动,在朋友圈被刷屏了。这场名为“成为微粒贷合伙人”的拉新活动,主要是让微粒贷用户生成专属的微粒贷邀请码,接着邀请好友查看额度就能完成。每首次邀请一位好友完成查看,就能够获得 20 元现金红包,并且红包会直接下发到微信账户。官方进行了介绍,此活动的时间是从 4 月 27 日一直到 5 月 15 日。然而,因为微粒贷采用的是邀请机制,那些没有被官方邀请到的用户,既不能够使用微粒贷的功能,也无法去完成查看这一操作。

微粒贷拉新活动开启后,在用户朋友圈引发了大范围传播。然而,4 月 28 日,微信停止了微粒贷分享链接的访问权限。原因是网页包含诱导分享、关注等诱导行为内容,且被多人投诉。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所以已停止访问。

目前已经结束了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邀请好友获得返现金红包”这种方式较为常见,属于互联网营销获客的范畴。通过给予一定的奖励成本,用户能在微信渠道进行分享并实现裂变传播,从而获取大量的注册用户或潜在需求用户。然而,在他看来,这种返现营销并不适用于借款类金融产品。返现营销在大众需求类产品中被普遍应用。信用借款产品相对专业,并非普遍需求。机构不应该用红包方式去鼓励每个人查看额度以及借款。从营销效果方面来看,转化不见得高。甚至可能出现用户不了解产品就选择借贷的情况,进而导致风险和投诉事件的发生。

求解用户增长瓶颈



微粒贷是由微众银行面向微信用户以及手机 用户推出的。它是一种纯线上的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受邀用户能够在“钱包”或者“微信钱包”里看到微粒贷的入口。这些用户最高可以获得 30 万元的借款额度。从上线开始,微粒贷一直采用“白名单”邀请制。主要是通过官方进行邀请。非受邀用户没有办法主动去申请。不过,此次拉新活动与之前的低调作风不同,它采取了“合伙人制”。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采取这种方式呢?

易观智库金融行业的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当下微信用户的数量已经超过了 11 亿。在微信整体用户正面临增长瓶颈的情况下,怎样进一步去挖掘微粒贷用户,这是该产品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这类推荐、分享红包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起到增加新用户的作用,同时也能“唤醒”老用户;另一方面,当前市场上提供消费贷的银行和公司数量众多,竞争极为激烈,微粒贷采取这样的举动,也是在面临较大竞争压力时的顺势而为。

麻袋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觉得,当前消费金融市场持续有新的参与者进入,赛道渐渐变得拥挤起来,流量的地位越发明显地凸显出来。并且,近年来监管对消金贷款利率所释放出的信号,导致各消金机构难以在利率上限方面做出行动,从而对营收能力产生了影响,所以,整个消金市场的用户在不断地向下延伸,挖掘新增的用户成为当前市场竞争的重点。

分析人士指出,微粒贷此次采取裂变拉新的营销策略是铤而走险的行为,这背后反映出该产品存在用户焦虑。北京商报记者针对此观点向微众银行方面进行了采访,微众银行方面称“暂不回应”。同时记者注意到,微众银行除了开展用户拉新活动外,还在谋求消费贷产品的多样化,当前已推出了消费信贷产品“小鹅花钱”。不过,微粒贷是这样的情况,小鹅花钱目前在腾讯视频 App 上也采用白名单邀请制。并且,小鹅花钱目前尚处于小范围测试中。

逐鹿消费贷



微粒贷此次的拉新活动,它是整个消费贷市场的一个缩影。在业内人士的观点里,随着疫情情况得到缓解,消费信贷方面的需求有希望出现反弹,银行在合适的时间推出拉新以及优惠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抓住机遇并且获取用户。融 360 大数据研究院的分析师李万赋指出,在今年的上半年,消费贷款的规模预计会有所减少。大量银行的线下业务在这个时候加速向线上进行转变。消费金融资源变少了,而竞争对手却变多了。这无疑会促使各家银行摆脱原有的思维模式,去开拓新的获客方式。

微粒贷产品此次开展的拉新活动,反映出消费贷机构有着对优质新用户增长的需求,同时也体现出获客成本在日益增高以及逾期率在不断上升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即便没有疫情的影响,从消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来看,也会到达这样的一种状况,而疫情会促使这个进程加快。苏筱芮指出,微粒贷所采取的小幅度试水策略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不能排除会有更多的机构采用类似的策略去挖掘下沉市场。

当前有许多商业银行在竞相抢占市场。其中有银行与电商场景进行合作并嵌入消费贷,还有银行对消费贷利率采取“打折促销”等营销方式。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消费信贷业务仍将是银行业争相追逐的非常受欢迎的业务。

于百程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从整个消费贷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前的确呈现出了增长速度放缓的态势,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获取优质客户变得困难。并且在今年疫情的这个背景之下,消费贷款的逾期率普遍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在行业增速逐渐放缓以及竞争越发激烈的同时,自然而然就会伴随有行业的分化现象发生。未来客群会下沉,业务会开放,还会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以达到降本增效和提升智能水平的目的,这些将是消费信贷业务突围的关键。

李万赋称,眼下,银行消费类贷款的资产质量处在一定的压力之下。目前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流动性紧张和阶段性困难必将有所缓解。但近两个月按下暂停键,对个人消费需求及还款能力产生了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较长的滞后效应。尤其在各银行竭力下沉零售渠道的趋势下,控制消费信贷的资产质量仍是一场硬仗。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刘四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03:35 , Processed in 0.1078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