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2023农药制剂发展与应用论坛:农药-农机-农艺三融合助力农业高效绿色发展

[复制链接]

654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12
发表于 2025-4-27 05: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广告 —

2023 年 11 月 20 日,主题为“农药 - 农机 - 农艺‘三融合’促农药新制剂研发应用”。农药制剂发展与应用论坛在长沙盛大举行。在该论坛上,行业里的大咖们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的吴学民教授指出,当下农业植保工作迈入了新的时期,展现出了更为高效、绿色、功能化、智能以及省力等态势。在国际范围里,日本在农药省力化技术的发展方面速度极为迅速,先后涌现出了水面扩展剂、大粒剂等,并且获得了令人惊叹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方面的效益。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田省力化制剂经历了从颗粒剂到更大粒剂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泡腾剂到可流动制剂的发展,还经历了从漂浮颗粒剂到展膜油剂的发展。这些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曹立冬研究员分享了关于农药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曹研究员在报告里讲述了纳米农药的含义以及研究的重要意义,重点分享了几种常见的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情况和应用情况,并且对纳米的安全性进行了讲解。曹研究院提出建议,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要探索有效的合作机制。企业能够充当出卷人,科研单位则作为答卷人,市场充当阅卷人。这样就能践行以需求为导向和以问题为导向的科研选题,从而避免因自由式探索而导致的选题重复、资源浪费以及将研究成果搁置不用的情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杨代斌研究员分享了关于功能化种子包衣施药技术以及产品研发的相关内容。杨研究员指出,种衣剂产品实现微囊化之后,能够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增强防治效果,还可以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并且增加杀虫杀菌的活性。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张志祥教授分享了药肥一体化的施药技术以及产品研发。张教授指出,利用鱼藤进行发酵来制作药肥,在播种前或者苗前,通过滴灌技术将其施放到土壤中,将农药、农机和农艺相互结合,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治虫害,同时还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并且提高农药使用的有效率。微生物肥能够促进农药的靶向作用,能让农药到达特定的位置。微生物肥还能促进农药的吸收,使农药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微生物肥也能促进农药的传递,让农药在植物体内更好地移动和分布。也就是说,根系所在的地方,就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存在的地方,就有农药存在。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刘玉生先生介绍说,该公司于 1994 年成立。在国内,它拥有 4 个生产基地;在国外,有 1 个生产基地。并且,公司在水稻领域、智能农机方面以及药肥领域不断进行探索,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过几年不断探索,对于大面积连片且地势平坦的田地,建议使用植保无人机和高地隙宽幅施药设备;对于小面积不连片以及山地丘陵地块,推荐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机,一桶 15 升的水可以打 3 亩地。机器上安装了防风罩,能有效解决药液飘移问题。此外,还配备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实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对作业质量的管控。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和第 37 届中国植保双交会组委会主办了本次论坛。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及《农资导报》给予了支持。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广州苗博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农业农村部农药研制与施药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了此次活动。









1.

2.

3.

4.

免 责 声 明



部分文字以及图片是从网络获取的,只是用于学习和交流,没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对于本声明未涵盖的问题,需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喜欢我就点个在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1:55 , Processed in 0.0986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