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回复: 0

2024年中国餐饮行业大洗牌:预计230万家企业将倒闭,市场萎缩趋势明显

[复制链接]

6543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03
发表于 2025-4-25 20: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经济处于下行态势的时候,即便曾经被视为代表着刚性需求的餐饮赛道,也展现出了显著的市场萎缩现象。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在于,到了 2024 年,众多的餐饮企业纷纷接连地开始闭店。

天眼查数据显示,到 2024 年 6 月 30 日为止。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新注销、吊销量有 105.6 万家,这个数量很惊人。2023 年全年倒闭的餐饮相关企业是 135.9 万家。这表明每天有 5800 多家餐饮商家闭店。

最新数据表明,到 2024 年第一季度末,中国的餐饮门店数量约为 743 万家,这里不包含食堂等团餐。在 2023 年到 2024 年 3 月这段时间,新开了 417 万家,同时关闭了 421 万家。这也就意味着,按照 56%的闭店率来进行推算,到 2024 年年底,预计会有 230 万家餐饮企业闭店。

餐饮企业处于凄惨的境地,一片哀鸿遍野。然而,依托餐饮行业的外卖平台却收获满满,赚得盆钵都满了。这两者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仿佛有着“富贵人家的酒肉散发着臭味,路边却有被冻死的人”那样的意味。

那么,外卖平台与餐饮行业走向两个极端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有一种观点指出,这背后的根源或许在于,外卖平台正在使底层商业的活跃度被锁死。甚至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外卖平台也如同在进行“慢性自杀”一般。

餐饮业迎来艰难发展期,美团陷入商业逻辑悖论

餐饮行业处于低谷期之际,美团等外卖平台的业绩呈现出强劲态势。美团发布的 2024 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表明,美团在三季度的营收达到 935.8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2.4%。其净利润为 128.6 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58%。

美团的王兴曾公开表明,2019 年或许会是过去十年中最为糟糕的一年,然而却是未来十年里最为良好的一年。王兴的这番话成为了现实,精准地预示了餐饮以及线下行业的发展态势。不过,王兴自身所处的即时配送行业并未如他所言。尽管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但是受到冲击的主要还是中小型商家。而外卖平台凭借对整个底层商业的依附,看上去似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害。

分析表明,餐饮企业纷纷倒闭,然而美团等外卖平台的业绩却呈现不降反升的态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影响外卖平台业绩的餐饮企业基数在逐渐变小,但是由于平台机制发生了变化,这些餐饮企业的“赚钱能力”却在不断提升。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外卖平台的商家抽成呈现一路上升的态势。并且,由于抽成的升高,导致了一些中小型商家处于极其痛苦的境地,他们不断地发出抱怨声,表达不满。

此前,晚点针对美团 2020 年二季度餐饮外卖业务交易额 1088 亿元进行了测算。其平均客单价约为 50 元,佣金率为 11.7%,并且与 2019 年整体保持持平。

早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预期与该数据相匹配。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也表明了这一点。

只是,经济下行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极致性价比成为了消费者的首要目标。所以,美团的平均价出现了下滑,中小商家的利润空间也进一步被削弱了。

以茶饮为例子。在 2020 年到 2023 年这段时间里,现制茶饮中 20 元以上价格带的消费所占比例,从 32.7%降低到了 3.6%。同时,10 元以下价格带的消费有了显著的增长,从 7.1%上升到了 29.6%。正因如此,再加上外卖平台极高的抽点,中小商家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有商家向小财表明,一份总价 23 元的奶茶,在扣除运费、活动红包以及平台服务费后,商家实际到手只有 9.71 元。同时,一杯奶茶的成本处于售价的 40%至 35%之间,也就是说,仅折算牛奶、茶叶、纸杯、吸管、封口膜和打包袋等成本价格,一杯奶茶约在 7 至 8 元左右。倘若再加上人工、水电等费用,外卖平台的收入或许无法弥补门店的开支。

利润下滑,必然会使一些商家把食材成本压缩到极致,进而增大食安问题。从一定角度来讲,社会食安问题的扩大或许与外卖平台存在某种关联。

2024 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报告期内,美团获得的佣金收入为 260.1 亿元。这一佣金收入作为美团的核心收入来源之一,其业绩表现较为稳定。该部分收入占比达到 27.8%。此外,外卖平台的抽点是依据实际金额进行抽取的,其中不排除存在优惠以及配送费用的情况。

如此高比例的抽成,致使美团的商家曾经一同反抗。2023 年 6 月中旬,据媒体消息,有着近 300 家门店的商户与平台进行公开对抗,这类现象,也被当作商家在平台商业强权之下的无奈行为。

彼时,有消费者发现,陕西知名餐饮企业魏家凉皮在部分城市通过美团 App 无法下单,这是较为关注的事件。

有消费者称,自己通过美团下单让骑手跑腿去帮忙购买魏家凉皮的产品,然而却遭到了门店的拒绝。这家店的人说:“我们不做美团的生意,也不会把产品卖给美团的骑手。”

对此,有媒体爆料说,魏家凉皮因为对美团的高佣金感到不满,就通过下架的方式来进行抗议。至于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并不清楚。然而,这件事情在舆论场中引发了不少中小型商家一边倒的控诉,他们认为美团的高佣金行为违背了商业伦理。

遗憾的是,广大被“流量”绑架的中小型商户,在面对美团时没有魏家凉皮那样的勇气。所以,就出现了商家一面控诉,一面又屈服的无奈局面。

对比来看,即便像阿里巴巴这般量级的电商平台,它的佣金收入也没办法和美团相提并论。

2020 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不再公布佣金收入。它选择把佣金“打包”进客户管理中,与广告收入一起计算,即把佣金算进了客户管理也就是广告收入里。

知名餐饮企业面对强势平台时境况已如此糟糕,中小商家在平台上显然话语权更少,并且在权益方面,中小商家明显无法和大中型商家相比较。

在赢家通吃的行业规则里,中小型商家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了。

算法盲盒,让中小商家苦不堪言

这是很悲惨的场景。

这部电影中,对于商家所处的状态有所轻描淡写。然而,从快递员的送货时长不断被压缩,以及快递员依据配送单量、客户好评量等规则进行派单的算法逻辑可以看出,外卖平台的商家同样无法摆脱算法盲盒的束缚。

大家都知道,外卖平台的商家数量在不断增多。商家要是想获得更多流量,就必须持续提升店铺的流量、订单量,以及好评量。

实际上,平台的流量是十分有限的。正因如此,一些头部商家由于订单量大且盈利能力更强,便有了足够的“资本”去进行广告投放和流量获取。

一些中小商家订单量一般且盈利能力较弱,在流量“争夺”时无法与头部商家抗衡。最终使得行业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中小商家为获取不多的流量,不得不增加广告投放。同时,他们的盈利能力也进一步被削弱了。

实际上,外卖平台最初诞生的时候,其价值是为商家和消费者搭建起交易的桥梁。这起初被当作一次生产关系的革命,能够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然而,多年过去后,外卖平台发展得很旺盛。但餐饮行业并未因此变得极为繁荣。相反,由于经济形势以及外卖平台抽佣过高,大量餐饮企业纷纷倒闭,甚至有百万余家企业面临关门闭店的凄惨状况。

分析表明,这或许是因为以美团、饿了么为代表的外卖平台,凭借其用户规模、海量数据以及智能算法,构筑了难以被替代的市场壁垒,最终形成了赢家通吃的局面。

昔日的美食外卖平台仿佛是行业的“救世主”,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收割自家后院韭菜的镰刀手。头部商家不幸为平台做了嫁衣裳,沦为被收割的韭菜;中小型商家也同样不幸,为平台做了嫁衣裳,沦为被收割的韭菜。

除此以外,在平台规则这方面,像抖音直播电商这样的电商平台,把平台规则的倾向偏向了消费者。

2024 年 1 月开始,抖音电商存在 3 种价格的商品。其一为“全网低价”商品;其二是“同款低价”商品;其三为“同款高价”商品。随着商品价格力逐步减弱,平台给予的流量曝光也会随之依次减少,这些流量曝光涵盖搜索、猜你喜欢、直播、短视频等所有的全域场景。

美团的情况与之类似。更有价格优势的商家会在流量方面获得平台更大的倾斜,订单量更大的头部商家也会如此。基于此,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屡次出台文件,还约谈了相关平台,以促使其及时整改。

近日从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得知,市场监管总局要加快把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制定出来,以此来降低平台内商户所承担的成本负担,并且督促平台合理地去确定收费比例,目的是促进平台经济领域中各方主体实现互利共赢。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特别强调,要防止“流量至上”以及“低价为王”这类侵犯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大量出现。同时,要推动平台算法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针对平台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以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以切实维护平台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美团为消除商家与骑手等平台算法的“芥蒂”,曾多次尝试公开算法。比如,在 2021 年 11 月初,一直饱受诟病、用算法把骑手困在 30 分钟系统里的美团,最终公开了其外卖订单的算法逻辑和原则。

彼时,美团在其官方微信号上公布了上述信息。美团一直努力尝试给出一种能兼顾商家、骑手和用户三端需求的订单分配方式。在综合考虑三端体验的前提下,“订单分配”算法会挑选出时间更充裕且更顺路的骑手来进行订单配送,以使骑手在合理的劳动强度下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然而,外界对骑手社保待遇问题以及商家佣金抽成比例过高存在质疑,美团对此似乎在回避重要问题而只谈次要方面。还有一种观点表明,公开算法与算法向善的政策导向,仍然不能被视为等同的。因为,国家网信办等部门陆续开展网络清朗活动,针对算法平权、打破信息茧房等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近日有官方消息称,按照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的联合部署要求,上海市委网信办与市通管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一起推进并开展了“清朗浦江·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还积极受理了网民举报所反映的算法乱象问题。

- 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

实际上,美团平台存在诸多问题。其一,算法频遭诟病。其二,其平台的奖惩规则让很多骑手和商家都感到痛苦不堪。过往的报道内容表明,对于那些无法准时送达的订单,美团对骑手的罚款数额之高令人惊讶。同时,中小型商家面对美团外卖较高的佣金抽成,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只能默默地承受。

这意味着,所谓的智能算法,把小商家的流量给锁死了。小商家在外卖平台之下,只能无奈地苟延残喘。并且,平台抽取小商家的利润越来越多。

商家为维持微薄利润,只得降低商品质量,这使得底层商家与消费者的矛盾逐渐扩大,中小商家的经营也陷入了恶性循环。

美团是国内已具一定规模的外卖平台,在行业中属于少数的头部企业。希望像美团这样的外卖平台,能够引领底层商户迈向更美好的明天,提升底层商户的生存空间。

在这些行业头部玩家利用智能算法进行流量分配的同时,希望平台的算法不会作恶,这样就能带动中国商业环境焕发生机,使其走向良性循环。

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外卖平台或许不能仅仅只看到利益。它更应该看到,在利益之外,自身有能力承担对社会的反哺,只有这样,才能经久不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1:20 , Processed in 0.1042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