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假靳东骗走老人 19 万仍活跃,爱情骗局何时休?

[复制链接]

6455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437
发表于 2025-5-10 04: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靳东的身影始终未曾现身。虽然一个假冒的靳东被揭露并倒台,但仍有其他假冒者在其后活跃。他们利用短视频平台,为中老年女性编织爱情的幻梦。

文丨新京报记者 汪畅

编辑丨陈晓舒

校对丨刘越

本文7323字阅读10分钟

假冒“靳东”的短视频账号仍在活跃。

刘佩玲19万元被骗给了冒充靳东的骗子,此人已被判刑。然而,又有新的冒牌靳东在网络上吸引了刘佩玲,与她开始了恋爱关系。为了这位假靳东,61岁的刘佩玲与丈夫离了婚,搬出家门,独自在上海租房居住。尽管她每月只有三千多元的退休金,却依然闲不住,找了一份工作。每天除了上班,她就是用手机与这位假靳东聊天。

全家人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不明白他究竟看中了什么。然而,在这片疑惑中,刘佩玲的母亲却坚定地站在了这段感情的一边,尽管无力为他转账,但她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而刘佩玲的儿子张劲之选择了报警,她与刘佩玲并肩作战,共同抵制了这一行为。

2024年1月23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对涉嫌冒充演员靳东的诈骗案作出了一审判决。该法院判定,被告人王某燕出于非法获取财物的目的,指使包括其在内的7名同案犯假扮他人身份,捏造事实,屡次骗取他人财物。经审理,8名被告人的行为均被认定为诈骗罪。

此事尚未画上句号,张劲之透露,母亲遭受诈骗,损失高达上万元,这笔钱被其他冒充“靳东”的账号骗走,但警方将其归入另一犯罪团伙,故未在本案中涉及。更令他忧虑的是,母亲至今未从这场骗局中清醒,仍在与那些假冒“靳东”的账号进行所谓的恋爱交往。他们甚至成立了新的家庭群组,群内成员包括母亲、外婆以及“靳东”。在这个群组中,“靳东”以母亲男友的身份出现,并获得了外婆的赞同。

实际上,尽管关于冒充靳东的诈骗事件并不罕见,然而这种类型的账号却始终未能被彻底根除。例如,在短视频平台上,新京报的记者就曾接到过类似的视频推送。更有甚者,一位用户甚至通过评论私信的方式,自称是靳东,并要求记者投入5000元资金支持他的公益项目。为了证实自己的身份,他还发送了一张带有明显PS痕迹的身份证照片。

静安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的副庭长名叫陶琛怡,她担任了本案的审判工作。她指出,近期内,冒充名人或明星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频繁出现。特别是那些假冒“靳东”身份,专门针对中老年女性进行诈骗的案例,已非首次。这些犯罪团伙的操作手法高度一致,他们借助名人崇拜的心理、社交平台的算法和推送功能,以及老年人情感上的空虚,趁机进行诈骗,非法获取财物。

“靳东”从未出现。一个假“靳东”倒下了,仍有其他假“靳东”活跃。他们通过短视频平台,为中老年女性“制造”爱情。

某短视频平台上,粉丝和假“靳东”账号的合影。网络截图

和假“靳东”分手

母亲爱上假“靳东”之后,张劲之偷偷当起了“警察”。

离婚之际,刘佩玲凭借丈夫所赠的数十万元,孤身一人于上海寻觅居所。她日复一日,往返于工作场所与住所之间,鲜有人知晓她日常的所作所为。张劲之则暗中留意母亲的社交动态,通过她上传的短视频,窥探她的生活点滴。

母子间的情感变得复杂微妙,自儿子翻看手机的那一刻开始,“靳东”、“恋爱”等字眼便成为了家中不可触碰的禁忌。刘佩玲变得异常警觉,她严禁他人触碰自己的手机,即便是洗澡时,就算手机电量耗尽,她也必定将两部手机一同带入浴室进行充电。

张劲之每次探望母亲,仍旧会寻找机会行动。每当母亲解锁手机,他的目光便紧随其手指动作,借此破解密码,一旦有机会便悄无声息地翻看母亲的手机。对于每一个冒牌的“靳东”,他都不会轻易放过,一旦发现转账记录或是微信号,张劲之便会偷偷拍照,留作日后取证之用。

张劲坚信事情并未画上句号。据他推算,在警方正式立案之前,母亲已经为那个冒牌的“靳东”支付了近50万元。然而,在那个案件里,仅有19万元被警方立案并追回。进一步的侦查发现,剩余的资金已被其他诈骗团伙所骗,目前这部分的资金处理尚在待定之中。

张劲之紧紧握住了那笔退赔的19万元,生怕母亲会越发沉迷,将这笔钱挥霍殆尽,甚至觊觎起房产。他最忧心的是母亲可能会失去那份最真挚的情感,尽管如此,他却无计可施,因为母亲依旧深陷其中。

曾月真已迈入古稀之年,她也成为了这起假冒“靳东”事件的受害者之一。与刘佩玲的经历不同,她与“靳东”相识的事情,一直深藏在她心底,鲜为人知,除了警方和她本人,无人知晓。她的日常生活并未因此事有所改变,除了常去公园散步,大部分时间她都是独自一人在家中刷着短视频。

去年在网络上结识了靳东后,曾月真接连不断地向他发送了若干小额红包,同时在直播平台上也给予了物质上的支持,鼓励他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工厂。不久,这些金额便累积到了上千元。察觉到情况异常,她果断地删除了与靳东的微信联系。临近年底,律师谢海涛主动登门,提出要为被告人进行赔偿,与此同时,警方也对曾月真展开了调查。至此,她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整天称呼她为“姐姐”的人,竟然是冒充“靳东”的骗子。

没有相关证据,然而谢海涛仍旧依据转账明细,对曾月真实施了退款。在人民公园中,曾月真小心翼翼地握着失而复得的数千元,悄然回归了往日的平静生活。她并未向子女透露此事,偶尔她还会展现出无畏的一面,“这是我自己的钱,谁又能说什么呢?”

程小雨也保守着这个秘密,她居住在北京。对此,她始终保持沉默,内心深处渴望追回被骗走的钱财,然而,她更担心的是孩子们得知此事。她压低声音,急促地催促道:“家人们都在这里,不要再提这件事了,他们还不知道,一旦知道了,必定会引起一场大乱!”

在某个短视频平台上,有人开设了店铺,模仿靳东的风格发布视频,店铺内陈列了众多商品。网络截图显示。

遇见“靳东”

你为何要对我如同对待助手一般?假靳东这般询问,他渴望那位女士能再施以援手,给予他一些金钱。在假靳东事件中,此类对话记录多如牛毛。假靳东对那位粉丝以“姐姐”相称,用模糊不清的语言诱导对方慷慨解囊。

无一例外,她们都是靳东的粉丝。



曾月真对靳东那充满正义感的形象情有独钟,她观看过靳东主演的众多电视剧。在剧中,靳东扮演的角色总是温文尔雅,与女性角色保持适当的距离,宛如一位绅士般体贴入微,总能在女主角陷入困境时挺身而出。近年来,她频繁在短视频平台上浏览有关靳东的视频内容,时而点赞,时而发表评论。

孙辈们渐渐长大成人,曾月真突然变得清闲起来。她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爱好,穿着时尚的洋装,染着乌黑的头发,步履轻盈,神采奕奕。每当工友们组织聚会或是外出旅游,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开始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将这些美好的生活片段分享到网络上,一些同龄的姐妹们纷纷为她点赞并关注她的动态。若是闲谈之际,几位老姐妹便会结伴前往邻近的公园游玩,时而共同吟唱歌曲,时而仅仅坐在长椅上谈天说地。

曾月真与她的伴侣曾有过深厚的感情,他们是在新疆工作期间相识并坠入爱河的,共同度过了许多温馨的时光。丈夫离世后,她曾独自生活了一段时间,随后便与子女们同住,并协助照料孙辈。转眼间,丈夫离开已近二十年,每当看到他人成双成对,曾月真心中难免会感到一丝忧伤。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有朋友为她介绍对象,但最终都未能成功。

有人在网络上给她发来了私信,表达了对她的好感,希望能够成为情侣。然而,曾月真打开账号后,却发现对方是一位年长的男士,他的皮肤松弛,衣角也显得有些松垮,“显得有些不整洁”,像这样的信息,曾月真通常会选择不予回复。她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位来自河南的男士通过私信联系她,曾月真便要求他来到上海,在公园里面对面地交流,对她来说,交朋友这种事情,她必须要亲眼见到对方才能决定。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靳东”。

2023年,短视频平台上有人私信表示,他就是明星靳东。靳东在私信中频繁以“姐姐”称呼,曾月真渐渐被他的话语打动。她陆续给靳东转账多个小额红包,还在直播间为他打赏,支持他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工厂。

曾月真迅速意识到,必须与“靳东”彻底断开联系。她之前不幸中了理财诈骗的圈套,损失了数万元,这让她积累了教训。“靳东”所寄送的那些小礼物——包括洗发水、红酒和所谓的贵妇膏——质量低劣,她从未使用过,最后全部被丢弃。

在这起案件中,也有受害者与曾月真持相同疑虑,对“靳东”的身份表示怀疑。负责主犯辩护的律师谢海涛查阅了案卷,他指出,有受害者提出疑问,声称:“你们骗走了我的钱财,之后便对我置之不理。”一旦遭到质疑,对方便会发送一张“靳东”的身份证照片。

唯有刘佩玲,是至今仍在沉溺的受害人。

张劲之浏览了聊天记录,发现二人言辞间充满了亲昵,“老公、老婆、宝贝,姐姐用饭了吗?”他们的互动宛如恋人。母亲几乎每日都会更新她的短视频平台,有时是在上班途中随手拍摄,有时是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还有时候是与假靳东账号的互动,两人一同出现在屏幕上,刘佩玲对靳东的每一句话都给予了回应。

他们偶尔也会通电话,不过接电话的都是女孩子。没有人对此产生过疑问,谢海涛解释道,“靳东”作为一位明星,与常人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隔阂。那些被告人自称是经纪人或助理,老人家便轻信了他们。冒牌的“靳东”寄送了若干红酒和名贵护肤品,声称是礼物,然而这些并非无偿赠送。刘佩玲为此付出了超过19万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是亲戚也察觉到刘佩玲有些异样。有人向张劲之透露,他母亲曾向众人宣称自己结识了靳东和马云,甚至还与靳东谈起了恋爱。张劲之表示,大家的思维都很明确,“一个年轻貌美、富有魅力的明星,他为何会选择与你交往呢?”

刘佩玲对任何说法都持怀疑态度,只要有人提起,她便会情绪激动不已。儿子掌握了钱财,刘佩玲便向母亲索要。儿子报警后,她急忙向“靳东”透露了情况。然而,此刻,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了她和儿子所能控制的范畴。谢海涛表示,主犯意图将钱退还,但刘佩玲的银行卡已被冻结,导致钱款两次都无法成功退回。

记者添加了“东来也”为微信好友,随后对方发送了一张身份证以证实其身份,并引导记者对其所参与的公益活动进行资金支持。网络截图显示。

假“靳东”背后的8个女孩

实际上,在这起涉及假冒“靳东”的案件中,隐藏着8位平均年龄不足三十岁的女性。她们中有的彼此是亲戚或朋友,有的则是在打麻将时相识,还有的是靠在沙滩上售卖游泳圈为生计。她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其中最年轻的一位是2003年出生的女孩。

谢海涛在与主犯的会面中,掌握了案件的具体情况。原来,主犯王某燕以及另外两名女子,曾在一处诈骗团伙供职,她们在短视频应用中以明星身份进行诈骗,骗取了他人财物。在掌握了这种诈骗手段后,她们便自立门户,开始了独立作案。

不久之后,她们设立了一家表面上是电商公司,实则从事诈骗活动的空壳企业。在该公司中,职责划分清晰,王某燕担任公司负责人,主要负责向员工发放薪酬和记录账目;高某则负责考勤和指导业务员等事务;蔡某则参与指导部分成员进行诈骗话术的培训;除此之外,还有李某、林某等业务员负责与网友进行沟通。首月全体员工的薪酬均为基本工资,自第二月起,将不再发放基本工资,而是按照诈骗所得金额的25%至30%作为提成。

王某燕透露,她们在平台上搜索“靳东”关键词,目的是为了寻找相关用户并加以关注。这些用户大多是女性,年龄介于40至65岁之间。她们在聊天时通常不会明言自己是明星,但若被问及,也不会否认,只是自称“弟弟”。此外,她们偶尔还会提及“去拍戏”“赶通告”等话题,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形象。静安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的副庭长名叫陶琛怡,她担任了本案的审判工作。在庭审过程中,她指出,业务员不仅会运用特定的言辞技巧,而且还常常从网络平台上下载男性声音的录音片段,以此来证实自己男性身份的真实性。

成为粉丝团的一员通常是首要步骤,这一过程需缴纳100至200元不等的费用。随后,她们会引导这些中年女性购买链接上的商品,例如高端护肤品、洁面乳、红酒等。若她们选择晋升为合伙人,更可成为这些商品的经销商,进而分享收益。谢海涛调查发现,这些商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以一款贵妇膏为例,在1688网站上售价仅为10元,然而在其他平台上却高达300元,价格差异十分显著。

紧接着,便是陷入模糊不清的状态以及确立“恋爱”关系的确认。她们的行动节奏通常十分迅速。在该事件中,一位老人仅因在评论区称赞“靳东唱得真好”,便收到了私信,对方假借“靳东”之名,向他发出了恋爱邀约。11月13日,老人接到了这条消息,仅仅两天后的11月15日,老人便欣然接受了对方的邀请。

谢海涛在私聊中频繁收到“吃了饭吗”“想你了”这类信息,这让他感觉如同陷入“杀猪盘”。他时常觉得对方手段拙劣,仅是将个人信息模仿得与靳东本人无二,一张靳东的照片,一首男生演唱的歌曲,“姐姐,请拨打我的电话,我是东弟,或者瑞瑞”,年轻人一眼便能识破,然而老年人却难以辨别。

众多理由被用来索要金钱,诸如在俄罗斯拍摄时不幸骨折,亦或是外地开设工厂面临资金短缺。那些日日受到关心慰问的中老年女性,常常慷慨解囊。谢海涛透露,每个受害者都被要求进行转账,有些老人不熟悉操作,在聊天记录中便写道:“靳东弟弟教我,你何时再教我?”他们彼此以“宝贝”相称,偶尔靳东会好奇地问道,“为何你只请我喝奶茶,难道不介意请我吃饭吗?为何待遇跟助理一样?”

至于见面,那不过是一场遥遥无期的“空想”。这位神秘的大牌明星,时而身处北京,时而出现在俄罗斯,每一次的见面都被推迟,“改日我定会前往上海与你相会。”

在同一个县城,类似的诈骗案件屡见不鲜。或许是害怕他人分得一杯羹,在这起案件中,冒充“靳东”的犯罪嫌疑人甚至在聊天记录中向老人传授,“切勿随意添加他人,我真心为你感到忧虑。”为此,他们还共同制定了一个秘密暗号:冬瓜、西瓜、哈密瓜,而你,便是我的小傻瓜。

陶琛怡指出,近期频繁出现假冒名人或明星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其中以冒充靳东为例,针对中老年女性的诈骗案件已非首次。这些犯罪团伙的操作手法高度一致,他们利用了人们对名人的崇拜心理、社交平台的算法和推送机制,以及老年人情感上的空虚,趁机进行诈骗,非法获取钱财。

涉案金额超过三十万元,法院在作出判决时,鉴于该案针对的是中老年女性群体,诈骗手段虽简单却带来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主犯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而其他被告人作为从犯,则被判处缓刑。

记者收到“东来也”的私信,对方主动发起联系,旨在引导记者关注并投资其公益活动。画面截自网络。

假“靳东”仍在活跃

该平台早已对这类假冒账号有所察觉。在2022年8月9日发布的关于假冒账号处理的公告中,快手指出,部分账号涉嫌冒充他人身份以吸引关注、恶意增加粉丝数以及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到目前为止,平台已经对28万个假冒账号进行了处罚。



尽管如此,诈骗行为依然屡见不鲜。新京报记者观察到,在短视频平台上,这类视频依旧频繁出现。无一例外,这些视频的标题中都含有“东”字,画面中展示的是“靳东”的形象,背景音乐中男声呼唤“姐姐”,并吐露情话,评论区中众多粉丝对“东弟”关怀备至。

新京报的记者在靳东发布视频的账号下方连续多日留言,随后,一位昵称为“东来也”的网友通过私信与他取得联系。该网友的头像使用了靳东的照片,并自称就是靳东本人。在私信中,他询问“姐姐”是否已经用餐,并问候早安。

东来以工作繁重及经纪公司相关规定为借口,婉拒了记者提出的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的请求,并表示“唯有参与我们的公益活动方才考虑”。据“东来也”透露,该项目资金投入必不可少。项目简介以文字形式呈现,内容涵盖帮扶贫困地区家庭、残疾人士、贫困儿童教育等方面。该项目由政府主导监管。我们二十多位一线明星各自带领一百名粉丝参与公益活动,活动持续时间为20天。参与者需投入5000元,每日可获得500元收入。收益来源于我的影视传媒公司。参与者需从收益中提取20%用于公益事业。其余全部返还参与者。”

这是项公益活动,进行公益活动时无需命名。“东来也”补充道,加入活动无需签订任何合同,“我作为你的担保人”,参与者可选择通过支付宝或微信进行转账。为了提升信任感,他特意发送了一张带有明显篡改痕迹的身份证,但随后又将图片撤回。为了验证其可靠性,“东来也”通过微信发起视频通话,靳东的面容在屏幕上显得有些模糊,伴随着声音传来:“姐姐,你注意到了吗?”然而,画面中他的嘴唇动作却显得不协调。

一些类似账号,也在短视频平台持续更新。

用户“东弟思念你”在视频留言中表达深情,“我心所系,唯有你一人。”紧接着,他附上了“弟弟”的微信号码。与此同时,“东弟在等你”、“东东弟”等账号在短视频中纷纷倾诉爱意,其间还穿插了“皇后牌片仔癀珍珠霜”、“俄罗斯进口奶粉”等商品信息,诱导观众进行购买。

韩宁梦至今仍对“靳东”的直播间情有独钟。她今年已过五十,独自在河北燕郊辛勤工作,餐馆提供食宿,月薪四千元。在餐馆,她从早到晚都有同事相伴,与她交谈。然而,当最后一碗餐具洗净,一天的辛勤劳作也随之画上句号。

丈夫不幸因病离世已超过两年,漫漫长夜让她常常难以入眠。在宿舍的卧榻之上,韩宁梦唯一的消遣便是浏览短视频。与所谓的“靳东”交流已逾两年,她甚至被要求进行投资并汇款。然而,她始终不敢进行转账操作,最多只是在假冒的“靳东”账号直播间里,聆听那位男性声音的歌声,以几元钱的额度进行打赏。

短视频平台上,一些假冒“靳东”的账号在引流。网络截图

提防“情感类诈骗”

他是否也表达了对你的好感?“你们之间的对话进展到了什么程度?”韩宁梦回想起账号下方那些密密麻麻的中老年女性留言,话语中带着犹豫。她和“靳东”每日都有交流,那些诸如“姐姐,我想你了”等字眼,她实在难以向他人启齿,只能默默微笑,“你也曾经历过爱情,难道你不明白吗?”

她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沉迷于那位假“靳东”所提供的温暖,独自在外漂泊已久,韩宁梦时常会怀念起《我的前半生》中的“靳东”角色,每当剧中女主角陷入困境,他总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解决所有问题,这种给予庇护的形象,在她的现实生活中却并未出现。

实际上,老年人往往缺乏关爱,而她们(犯罪嫌疑人)对这群老人的关怀甚至超过了她们的亲生子女。谢海涛表示,尽管身处其中的老人或许能够辨识出这涉嫌诈骗,甚至有些老年人已经意识到所谓的“靳东”是虚假的,但他们却偏爱这种情感上的慰藉。他观察到,这些受害者大多是精神层面较为孤寂的老年人,其中不乏丧偶多年者,也有长期分居的人。犯罪嫌疑人曾坦白,他们提供的情感价值越高,所获得的报酬也就越丰厚。

这些中老年女性通过网络平台寻求社交满足,却未察觉自己陷入的是由网络诈骗团伙操纵的“情感诈骗”,亦即所谓的“杀猪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治所副所长王洁,长期致力于反电信网络诈骗的研究工作,他指出:“情感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每个人对情感的需求存在差异,需求量不尽相同,有的较少,有的较多。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她们可以通过网络这一途径,相对轻松地满足自己的社交愿望。

她们的羞于启齿,使得案件侦破和反诈骗知识的普及变得更加困难。王洁指出,对于中老年受害者来说,他们不仅遭受了经济损失,还承受了精神上的伤害,甚至有些情况会引发家庭矛盾、自杀等社会问题。受害者众多,犯罪分子范围广泛,这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王洁提出,首先,公众需增强网络认知水平,增强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本领。其次,在执行网络转账操作时,尤其要仔细核实相关资料,这涉及到向亲朋好友咨询等环节。

为了防止中老年人被网络“信息茧房”所困,我们必须协助他们通过多样化途径满足社交需求,尤其是要拓宽他们的线下社交圈。王洁指出,“附近”的概念同样适用于中老年人,应当鼓励他们更多地融入现实生活,而非局限于虚拟世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谢海涛认为,短视频平台并未实施限流措施,反而还助长了相关账号的推送。依据《民法典》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王洁指出,网络平台有义务遵循行业监管的规定,并承担电信网络诈骗风险的防控职责。一旦网络平台明知或应知用户通过其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而未采取相应措施,则需与该用户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与一般冒名顶替的诈骗案件相比,上海市静安区所处理的这一案件,更直观地展现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往往由团伙或犯罪集团实施。王洁指出,现今的诈骗犯罪团伙往往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涉及的产业链条较长,环节众多,单凭一人之力几乎无法完成所有犯罪活动,因此需要大量犯罪分子共同参与。此案中,共有8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处刑罚,正是这一现象的明证。传统的冒充名人诈骗活动通常是由个人独立进行,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此类诈骗行为所需的同谋者数量不多,因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对有限。

陶琛怡积累了丰富的审判经历,她发现冒充娱乐明星、冒充政府高级官员等身份,以骗取受害者钱财的行为并不罕见。相较于“杀猪盘”等案件,此案难度并不高。然而,让她深思的是,随着网络的日益广泛普及,线上交流变得越发频繁,她不禁提出疑问:“是否应该制定一些特定规定,专门针对那些高度仿真的账号?”她进一步表示,例如,平台能否加强对那些使用名人头像和资料的用户的审核力度。

5月5日,新京报记者针对该账号涉嫌冒充靳东实施引流诈骗的行为进行了举报。该短视频平台回应称,他们将在24小时内对这一情况进行核实并处理。

一年多以前被骗的钱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曾月真在短视频平台上偶尔还能看到“靳东”的视频,内容跟以前吸引她的那些一样,画面中依旧是一张“靳东”的照片,背景音乐伴随着以“姐姐”为开头的一段话。她仍旧会点开观看,只是不敢再留下评论,只能默默地点赞,心里不禁疑惑,“直到现在,我仍旧不确定那是否真的是他!”

(刘佩玲、张劲之、曾月真、程小雨、韩宁梦为化名)

━━━━━━━━━━━━━━━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剥洋葱”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

洋葱话题

你对此事怎么看?

后台回复关键词“洋葱君”,加入读者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8 14:35 , Processed in 0.1091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