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与尸体打交道的法医,碰到高度腐烂的尸体时会害怕吗?

[复制链接]

6551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27
发表于 2025-5-10 04: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的日常工作往往涉及与他人的互动,然而,法医的工作却是与遗体为伴。

人是形形色色的,尸体也同样。

法医在遭遇严重腐烂的遗体时,是否会感到恐惧与不适?这又会对检验过程造成哪些挑战?

法医会害怕高度腐烂的尸体(巨人观)吗?

|答主:王大蜗蜗牛(4.7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人基层小法医。

法医肯定会害怕遇上呈巨人观的尸体辣。

首先,我要向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巨人观,巨人观实际上就是指那些高度腐烂的尸体。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极其腐败的尸体形态。

人逝之后,身体中的免疫系统便停止了运作,然而,寄居在体内的细菌却并未停歇。

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抑制,细菌得以毫无顾忌地繁衍生息,它们在这个富含蛋白质的环境中尽情地繁衍壮大。

细菌的繁殖会导致产生大量腐败气体,进而使腹部膨胀,同时皮下软组织会出现显著的水泡。

细菌会沿着血管繁殖,产生绿油油的腐败静脉网。

使整个尸体看起来胖胖哒!所以高度腐败的尸体就叫做巨人观。

显而易见,巨人的遗体,亦即那些高度腐烂的遗体,其本质上属于尸体分解破坏的过程。

既然尸体正经历分解和破坏的过程,那么尸体上所遗留的种种痕迹也将随着腐败的进程逐渐消散。

毫无疑问,痕迹的消失会增加案件的侦破难度。

法医最怕的不是脏,不是臭,而是破不了案。

说一个案件,大约是 2010 年的仲夏。

有个人报案说自己的儿子被人杀了,事情是这样的:

这位报案人乃是一位年逾半百的中年男子,他有一位二十余岁的儿子。不幸的是,他的儿子在早年曾因感情问题遭受打击,导致精神状态不稳定,时而显得清醒,时而陷入迷茫。

孩子已经变成了这般模样,学校自然无法接纳,他们不敢录用。去打工也不合适,他现在的精神状态,若是出了什么意外,雇主也是无法承受的。

于是他儿子天天就无所事事,在村子里闲逛。

大约一周前,大叔发现儿子不见了,他在周边随意搜寻了一番后便停止了寻找,心想,一个傻子又怎会有人去伤害他呢?或许过不了几天,孩子就会自己回来。

大叔的住所乃一幢寻常的农舍庭院,始建于民国年代,采用砖木结构,显得颇为陈旧。

这处房屋面向街道,内部设有一扇小门,踏入后可见左右两侧各有一间厢房,而屋后则是一间小巧的阁楼,阁楼分为上下两层,两层之间以木板相隔,人们可通过梯子从底层攀登至二楼。

因为小阁楼不适合居住,平时就放一些杂物。

大叔今日前往阁楼取物,却在一楼的地面上察觉到一团黏稠的物质,伴随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他定睛细看,发现这团黏稠物竟然源自二楼木板间的缝隙。这究竟是什么东西?难道是死老鼠?

为了探明真相,大叔爬木梯上了二楼,二楼的景象把大叔吓呆了:

大叔的儿子斜倚在墙角,身体严重腐烂,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其身下是一片血水,一旁还丢弃着一把利刃。见状,大叔立刻拨打了报警电话。

整理物品,咱们一同前往事故发生地展开调查。我来为您介绍参与勘察的人员:负责法医鉴定的是这位行动缓慢的蜗牛先生,而技术支持方面则由小赵同学担任。

现场位于小阁楼二层,空间狭小逼仄,成人弯腰可勉强通过。

阁楼西北角紧挨墙壁的地方,发现了一具严重腐烂的遗体,该遗体面朝上平躺在阁楼的地面,头部轻微地倚靠在墙上以获得支撑。

死者头部未发现明显的骨擦感,其口鼻腔内却充斥着众多蛆虫;左侧颈部有一较大伤口,伤口内部同样布满了蛆虫;仔细检查伤口,发现左侧颈动脉已经断裂,由于蛆虫的侵蚀,伤口周围组织严重受损。

深入探查创口,其深度可达颈椎部位,椎体表面显现出类似啮齿动物啃咬留下的痕迹。观察左手腕,可以发现几道浅显的划痕。至于身体其他部位,表面并未发现明显的损伤。



死者脚下铺满了大片的血迹,死者旁边的墙壁靠近墙角的地方,可以观察到许多呈喷射状的血迹,这些血迹的方向性十分清晰。在死者左侧的腰部地面上,发现了一把带有血迹的单刃刀。

现场看完了我们就来初步分析吧!

在我过往的论述中,我曾提及,对于发现尸体的现场进行勘查,首要关注的是确定尸体的身份,换言之,需要查明死者究竟为谁。这一点对于已高度腐烂的尸体尤为重要。

尸源鉴定至关重要,一旦出错,可能导致侦查方向偏离,甚至引发错判冤案。佘祥林案便是一例。

这时,小伙伴们提出了疑问!那逝去的人,难道不是那位大叔的儿子吗?大叔不都已经确认过了吗?怎么想也想不通,难道大叔竟然会把自己的儿子都认错?

您还真说对了!还真能认错。

该尸体高度腐败,体型庞大如巨人,其面部严重扭曲,变形程度之甚,以至于连亲生父母都无法辨认。因此,仅凭面部特征进行身份确认是极不可靠的。

我们一般通过DNA检测来确认身份。对于新鲜尸体,通常采集心血样本;对于已腐败的尸体,则提取肋软骨;而对于白骨化的尸体,则选取四肢的长骨或牙齿作为样本。

在深入剖析的过程中,一旦确认了尸体身份,法医一般需解答四个关键问题:确定死亡的具体方式,查明死亡的根本原因,推断死亡发生的具体时间,以及识别造成伤害的作案工具。

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关键证据是死者身下那片宽阔的血迹,这片血迹的形成,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不动以及大量的血液流失。那么,血液究竟是从何处涌出的呢?

死者左侧颈部有伤口,经检查该伤口周围空间,发现左侧颈动脉已经断裂。另外,观察死者全身表面,并没有发现其他明显的伤害。

毒化检验也排除了常规毒物中毒。解剖检验也排除了机械性窒息。

死亡时间:一周左右。

确定死亡时刻的情形相当繁杂,它受到环境因素、气温以及湿度的共同影响。以这具遗体为例,我们是通过观察其腐败程度来推断死亡发生的时间的。

在夏季,这个小阁楼由于炎热且封闭,短短一周的时间就足以滋生出腐败现象。

致伤工具:倾向于锐器。

法医在分析致伤工具时,重点考察的是伤口的形状特征。伤口通常包括创角、创缘、创腔以及创壁等不同部分。

若遭遇锐器造成的伤害,伤口的边缘通常较为锋利,周围组织较为规整,伤口内部较为清洁,且伤口的边缘线条较为平滑。

钝器造成的伤害,其创角通常较为圆润,创缘边缘较为粗糙,创腔中可观察到组织间的桥梁状结构,创周部位则可见到挫伤留下的痕迹等。

这都很好理解。

但是今天我们遇到的这具尸体该怎么分析呢?

由于死者颈部伤口严重腐烂,蛆虫在其中大量繁殖,老鼠的啃噬也造成了严重破坏,如此状况之下,我们根本无法准确判断伤口的原本形态。

为何你这位小法医会判断伤人工具为锐器?这仅仅是因为你发现现场遗留了一把刀具吗?

当然不是!本案死者的死亡原因是颈动脉断离所致的失血性休克。

我们可以设想,一把锋利的刀片,轻而易举地就能切断颈动脉,只需轻轻一划,便可致命。

钝器同样能够造成伤害,例如使用石头等;但使用钝器进行打击,往往需要多次连续打击才能成功切断颈动脉。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砸向头部或许更为高效。

观察血迹情况,若系钝器造成伤害,鉴于钝器通常需多次打击才能形成伤口,故创口处的出血往往显得杂乱无章,出血方向各异。此外,由于钝器在打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沾染血迹,所以在挥舞凶器的过程中,周围环境亦会留有挥洒状血迹。

前文已有阐述,尸体四周的血迹较为整洁,主要呈现喷溅形态,且溅射方向一致。这一现象与钝器造成的伤害特点存在显著差异。

所以推断致伤物为锐器。

死亡方式:死亡方式是要推断啥呢?自杀还是他杀。

在确定是自杀还是他杀的过程中,需要观察伤口的具体形状。自杀者所受的致命伤通常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其中之一便是存在试探性的切口。

啥叫试切创?我很有必要在这里科普一下。

那些选择用刀结束生命的人,往往在刀刃尚未造成致命伤害之前,出于内心的恐惧与挣扎,会在颈部或手腕等部位多次试探,从而留下众多轻微且平行的切口。



这是人正常的心理活动的体现。

或许有人会感到困惑,既然已经决定结束生命,又何必惧怕痛苦?不如痛下决心,一刀了断,一了百了。

实际上,并非所有企图结束生命的人都能像西楚霸王项羽那般果敢,他们不会轻易地挥刀自尽,一击致命。

正常人在自杀前是很害怕哒!

自杀之际,人脑中往往会出现两位形象,一位是身着黑衣的小人,另一位则是身着白衣的小人。他们之间似乎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斗。

黑影中的小声催促道:“赶紧动手吧!赶紧动手吧!一旦切开,痛苦便会随之消散,带来解脱。”

自杀者手中的刀缓缓逼近肌肤,一触及皮肤,那个白色的小人便惊叫着跳出:「哎呀,好痛啊!真的好害怕!我们还是别切下去吧!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我突然好想吃麻辣小龙虾!」

刀缩了回去。

黑色小人喊道:“白色小人是坏人!只知道贪吃!别听他的话,立刻采取行动,动作要快!赶紧行动!”

于是刀又接触皮肤了。

触摸肌肤之际,白色的小家伙立刻蹦了出来,惊呼道:“哎呀,好痛啊!真是害怕!看来我们还是别吃辣的好。对了,我忽然很想尝尝自助小火锅的味道呢!”

刀又缩了回去。

黑色小人怒了,怼白色小人:「就知道吃!你还有完没完!」

白色小人激动地说:「这还没结束呢,我还有好多想吃的:比如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还有烧花鸭、烧小鸡、烧子鹅,还有那炉猪、卤鸭、酱鸡、腊肉,还有松花小肚儿……」

黑色小人:「说不过你,甘拜下风!你俩还是去吃饭吧!」

白色小人击败了黑色小人,这样一来,自杀行为便告失败。而若黑色小人战胜了白色小人,那么自杀便算作成功。因此,我们可以说,做一个贪吃的人确实是很有意义的。

在反复的试探中致命伤周围就会留下细小的痕迹,这就是试切创。

审视这具尸体,其腐败程度已至极点,颈部伤口不仅被蛆虫侵蚀,还遭受了老鼠的啃噬。创口特征的明显痕迹已被彻底损毁,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究竟如何能够确定死者的死因是自杀还是他杀呢?

实际上,仍存在解决之道;尽管法医因尸体严重受损而无法作出判断,但我们仍拥有痕迹鉴定专家的协助!

我撰写了众多篇章,其中技术员总是以低调的姿态默默存在,此次便将探讨死亡方式这一课题的任务交由我们的痕迹鉴定专家来处理,现在,请技术员小赵同学上台亮相。

各位小伙伴们,或许你们已经留意到了,那具尸体被发现的地方极为特别;它位于一座小阁楼的第二层。

阁楼的上层由于长时间无人居住,地面上会积聚大量灰尘。这样的地况如同覆盖着雪,行走时极易留下痕迹。通过分析这些痕迹,我们便能够推断出死者的死亡原因。

阁楼二层上留下了两种不同的脚印,第一种是逝者的脚印,它们从二楼入口一直延伸至尸体最终倒下的地点,行走的方向非常一致。第二种则是那位大叔的脚印,它们同样从二楼入口出发,但最终停在了死者右侧的位置。

若死者不幸遇害,凶手必定会踏入案发现场,并在地面上留下自己的脚印。显而易见,现场仅存两对脚印,一为死者所有,另一则属于死者父亲那位中年大叔。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大叔杀了他儿子呢?

我们再结合现场的血迹来分析一下是否有这种可能。

现场的血迹非常单一,尸体下的血泊,左侧墙面上的喷溅状血迹。

左墙面上的血迹呈喷射状,其流向十分清晰,借助这些血迹的流向,我们能够大致推测出血源所在。所有血迹流线的交汇之处,便是出血点的确切位置。

既然能够明确出血的具体位置,那么凶手必然是在该位置周边实施了犯罪行为,方能完成杀害,他不可能在空中进行。只需观察出血点周围是否留有他人脚印,便可以判断死者是否遭受了他人杀害。

死者之父,这位中年男士的脚印仅出现在死者身旁右侧,与现场出血点位置存在较大距离,因此,可以断定其父亲并不具备杀害死者的可能性。

既然排除了有可能的他杀,就只剩下自杀的可能了。

巨型的、高度腐烂的尸体在法医检验分析过程中会引发诸多困扰,然而,案件的侦破往往需要多个警种紧密合作、共同作战。即便法医工作难以深入开展,也可能在痕迹侦查领域找到突破口。

最后结果,死者是大叔儿子,他属于自杀。

题图:《非自然死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2:34 , Processed in 0.1107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