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回复: 0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迪迪分享瓜子促进同伴友谊的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6543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03
发表于 2025-4-24 03: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迪迪

今天课间休息时,我无意间看到朱迪在吃瓜子。我灵机一动,把他叫到身边,问他:“你怎么又带瓜子来园啦?既然带了,就不能自己一个人吃吧,把你的瓜子送给别的小朋友吃点吧。”接着我转向其他小朋友说:“迪迪要跟你们做好朋友,还带来瓜子给你们吃,你们喜欢他吗?”同时顺势引导小朋友一起谢谢迪迪。迪迪得到了小朋友的赞赏,他非常高兴。我询问他:“你知道朋友为什么喜欢你吗?”他回答说:“因为我对他们也好。”

分析及措施:

迪迪是个顽皮的孩子,在班级里不太受欢迎。经过我的引导,迪迪和班级小朋友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我发现了迪迪可爱的一面,他和班里的孩子一样,希望得到所有小朋友的喜爱和追捧。

我的这次引导,要让他们明白一个简单道理,那就是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同时教给他们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这样有利于他们与别人融洽相处,也能让他们更好地与人交往。

2.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老师停下手中正在整理的卡片,听到“老师,帮我提一下裤子嘛!”的声音,顺着声音望去,原来是明明从厕所出来让苏老师给他提裤子。我见状对苏老师说:“教明明自己解决吧,他都 3 岁多了,能学着自己做了。”可我话音刚落,明明就立刻拒绝了,连连摆手,还喊着:“老师,我不会,我不会!”老师可以教你呀,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多练习几次,就能够学会。明明听了这话后,低着头,一声不吭,就那样僵在那里,也不开始行动。我看到我的鼓励没有让明明产生自己学着整理的兴趣,于是只好让苏老师先帮他整理了。

午餐时,为了提升明明的独立能力,我将之前由老师给小朋友端饭的方式进行了改变,改为一组一组地自己来端。当轮到明明那一组时,我看到他在队列中犹豫着,于是鼓励他说:“明明真的很棒呀!自己去端饭吧!”明明伸出手把饭碗端了起来。可能是因为有些紧张,也或许是独立活动的能力稍弱,只听“咣”的一声响,明明的饭碗就掉在了地上。我没有去责备他,而是重新舀了一碗饭,叮嘱他要小心些,把碗捧好慢慢地走,还告诉他刚刚只是个小意外,没什么关系。明明听后一个劲地点头。

令人惊讶的是,接下来的几天,明明竟然开始自己主动学着提裤子了。有时看到他没整理好,老师帮着纠正一下,可明明竟然还不让老师帮忙,而是自己有模有样地调整着。看到他有这样的表现,老师真想说:“宝贝你真棒!”

分析措施:

孩子自立愿望较为强烈,凡事都想自己去做。或许是在家锻炼机会少,家长因怕孩子受委屈而过度呵护;或许是孩子尝试自己做事时办糟遭责怪,导致孩子缺乏自信。所以孩子久而久之养成了依赖他人的习惯。而我们作为教育者、引导者、援助者,应该为孩子创造环境和条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凡是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都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让孩子从中学习经验教训,锻炼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摆脱成人的照顾,向自主迈出一大步,变得越来越独立。

3.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上活动课的时候,小朋友们都特别积极地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接着我点名让耀耀起来回答。然而,刚才还在下面和小朋友们热烈讨论的耀耀,站起来之后却结结巴巴的,好一会儿都没能说清楚。他急得小脸通红。看到这种情况,我走到耀耀面前蹲下身子,对他说:“耀耀别着急,把你心里想的告诉大家就可以啦。”耀耀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受到了鼓励。他张了张嘴,恩恩啊啊的,却还是没有完全说出一句内容。他显得更紧张和不自在了,不停地用手摆弄衣角。我只好让他坐下继续听我讲课。在这个过程中,我偷偷地看了几次耀耀。我发现他和小朋友一起时,能够随着老师的引导积极互动。耀耀的这种表现让我陷入了思索。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时常有意或无意地让耀耀担任我们的小助手。我让他帮我做一些小事,像搬小椅子啦,给小朋友发餐具之类的。只要他一完成,我就立刻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耀耀那腼腆的笑容中,我能读懂他内心的喜悦。之后,我还鼓励耀耀去隔壁班老师那里帮我借一本书。当他回来后,我就紧紧搂住耀耀,惊喜地喊道:“耀耀真能干啊,帮老师把东西借回来了,你真棒!”你可以帮老师把这个皮球还给刚才班上的小新老师吗?受到鼓励的耀耀激动得脸变红了,接着他大声说:“我能行!老师只有这一个皮球吗?还有别的东西吗?”见我摇头,耀耀即刻转身去了隔壁班。不久,他回来了,兴奋地对我说:“皮球还给老师了。”我连忙夸奖他,还跟他说了谢谢。耀耀调皮地回答道:“哎呀!不用谢!”看着他的表现,我开心极了。

分析措施:

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在完成某项活动后,明白做得好与差只是一种自我认知,这与他们在活动中达到的实际水平并无直接关联。他们仅仅是通过旁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是否“行”。别人的批评和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哪怕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耀耀是这样的。他很少主动在同伴和众人面前展现自己,所以无法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他越是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就越不敢去表现,这使得他很不自信。然而,老师的即时引导以及“小题大做”近乎夸张的肯定和赏识,让耀耀体验到了表现自己所带来的成就感,进而增强了自信心,他开始喜欢表现自己了,性格也越来越开朗了。

4.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瑞涵是个调皮可爱的男孩子。他上课很随便地离开自己的位置,不是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就是做其他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在一天当中,有很多小朋友都来告状,说他打人。每次被批评后,他都说要改正,但是没过半分钟,又有小朋友来告状了,这真让我很头疼。

今天早上在晨间活动玩玩具时,突然有个小朋友喊道:“老师,洪瑞涵抢我玩具,还打我!”接着看到瑞涵嘟着小嘴巴站在一旁,他说:“他先抢我玩具的!”我把他手里的玩具拿过来,然后问小朋友:“小朋友,玩具应该和大家一起玩,小朋友之间要懂得相亲相爱,不能抢别人的玩具,我们以后不能再这样做了。””瑞涵听了点点头,并道了歉,可没过一会他又去抢别人玩具了。

分析情况:这个宝宝的自控力不太好。他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一定要想方设法拿到。他是一个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采取措施:

1、得到家长配合,要让他养成团结友爱的精神。

2、老师适时给予教育,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

5.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这一周树羽连续好些天不愿睡觉,这让老师感到很烦恼。能看到她时而仰着身子睡,时而卧着身子睡,没多久又侧着身子睡。老师让她赶紧睡,可她却不停地翻身,就是怎么也睡不着。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周围几乎没了声音,老师以为她睡着了,凑近一看,却发现她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正聚精会神地在被窝里玩棉线。她的棉被拉链坏了,里面露出几根线头,不知棉线是从哪儿来的,或许是从棉被上扯的吧。我看到她如此喜欢玩线,便说:“树羽妹妹喜欢线呀,是吗?老师家有好多五颜六色的线,明天拿来送给你。不过呢,你得现在就睡觉。”到时间了,其他幼儿已经醒来,可她却睡得正香。

分析:

离园时间到了,树羽是由她奶奶来接的。我针对这件事与她进行了交谈。起初,树羽小时候是个早产儿,体重还不足三斤,大家都以为她无法存活。然而,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她竟然活了下来。可是,到了两岁时她还不会走路。正因如此,全家人对她更加疼爱,生怕把她抱在手里她会觉得冷,含在嘴里她会化掉。她备受宠爱,于是产生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像小太阳般的骄傲感,并且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之处。她的爷爷奶奶育有两个儿子,等到有了孙辈且是个女孩时,自然满心欢喜。又因为这个女孩是早产儿却有幸存活下来,所以自然被百般呵护。正是因为太宠爱她了,所以她养成了不睡午觉的习惯。

措施:



我在幼儿园时常与幼儿单独交谈,以提高幼儿的认识。我让她明白中午睡觉对自己生长有益。并且我会抓住有利时机,积极鼓励她睡觉,还会适时地表扬她。就如案例中所讲,有幼儿不睡觉,却在聚精会神地玩棉线,而当老师让她快点睡,说明天会给她很多漂亮的线时,她很快就睡着了,这正是老师所期望的结果。

与家长达成共识。幼儿的教育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为使幼儿健康成长,我分别与她的父母以及祖父母交换了意见,让他们知晓幼儿在园的状况,并且请求他们配合老师,在家中也让幼儿中午睡觉,以养成爱睡午觉的良好习惯。

通过与幼儿进行交谈,给予鼓励,给其讲道理等方式。在家园双方共同努力之下,树羽原本不愿睡觉的习惯发生了改变。如今,她能够做到当小朋友睡觉的时候,自己也跟着一起睡,并且在卧具里不会再做小动作。

6.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过程分析与措施:

4 月 x 日趣味百花园自主游戏活动中,先进行了简单热身活动。之后,孩子们开始玩铁桶,溪溪和桐桐分别推着铁桶往草坡方向滚动。与此同时,然然和其他几名小伙伴朝着操场方向滚铁桶。结果,两个铁桶碰在一起,桐桐的手夹在铁桶中间。桐桐着急地向溪溪喊:“我的手,我的手被夹住了。”两组小伙伴面面相觑。溪溪让大家不要动,接着把铁桶向后滚,桐桐的小手从松动的铁桶中拿了出来,所幸并无大碍。于是两组小朋友继续滚桶,开始进行游戏,还互不相让地进行滚铁桶比赛,随着双方用力不同,铁桶一会儿滚到这边,一会儿滚到那边。比赛大约进行了两分钟,桐桐因力气大而步步推进,占据绝对性优势。溪溪在后面不断追赶桐桐。此时,湉湉推着铁桶过来说:“这个游戏比赛不公平,溪溪是女孩子,桐桐是男孩子,并且桐桐力气非常大。”两人立刻停下了滚桶,接着开始探讨这个问题。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在这期间,“围观”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他们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朵朵问:“湉湉为什么说比赛不公平呀?”昊昊答道:“因为桐桐是男孩子,力气很大,而溪溪是女孩子,力气肯定比不上桐桐,所以很容易输。”孩子们继续进行着讨论,并且制定了新的规则:男生和男生进行比赛,女生和女生进行比赛。随着游戏的推进,小朋友们发现加入他人的游戏会更加有趣。男孩子随后加入了女孩子的行列。他们一起进行了竞赛游戏。仿佛输赢不再重要。大家在一起共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显得更加重要。

幼儿发展分析:

桐桐比溪溪年龄大,然而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是大声呼叫,这表明他的依赖性较强。溪溪作为女孩子,却表现得更机智、更沉稳。桐桐没有及时向教师和他人求助,而是选择向溪溪倾诉。除了两人一起游戏外,或许还存在对溪溪的依赖因素。中班孩子可能只是一时兴起进行比赛。他们对比赛规则和基本常识了解不多。也没有做详细的沟通和计划。湉湉的提议让孩子们开始反思和讨论。在之后的日常活动中,孩子们开始尝试自主讨论制定比赛规则。并且意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

7.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早晨的区域活动时间,“娃娃家”的人最多。周蔡彦说:“我要做妈妈。”接着又说:“那我要做爸爸。”这时,xx 小朋友挤了进来。然后他们说:“那我们一起送宝宝上学吧。”两个“小爸妈”高高兴兴地牵着他们的宝贝去上学啦。周蔡彦对着旁边的陈心怡小朋友说:“你不要忘记做饭,你今天当奶奶啦!”

爸爸妈妈带着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啦,没多久。奶奶急急忙忙端出好多好吃的,说道:“来来来,你看奶奶做了什么好吃的给你。”宝宝看到后,奶奶接着说:“宝宝你看,这是香蕉,香蕉是黄色的。还有这个是葡萄,葡萄是紫色的哦,并且葡萄也是圆圆的。你要多吃水果和蔬菜,这样对身体好。”周蔡彦小妈妈温柔地对着她的宝宝说起这些话。xx 小爸爸对宝宝说:“你要好好吃饭呀。吃完饭之后,我就带你去游乐园玩耍。”

分析评价:

小班的宝宝们对角色游戏最为熟悉。孩子们的生活被搬进了游戏中。今天,我看到孩子们在游戏里就像“爸爸妈妈”一样。他们能在游戏中正确区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还能学着去照顾别人。

支持策略:

娃娃家充满温暖,是一个生活化的区域。投放的材料应是孩子熟悉的生活物品。我发现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一些生活性东西添到区域活动中,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与学习,这比在课堂中反复练习更有用。所以之后我会把更多生活中的东西搬进游戏里,把游戏里好的东西带入课堂,让生活变得更具游戏性,让游戏变得更贴近生活。

8.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背景:

本园结合自身特色并开展教研,从而开创了泥塑区。泥塑区游戏所需的材料包含:白泥、川泥、紫砂泥,还有辅助工具、泥浆、环保纸、垫板、桌布以及水源、颜料。在环境创设这方面:主要是为幼儿提供墙面的支持、桌面的支持以及图例的支持,以便幼儿进行游戏,并且将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过程在墙面上展现出来。本班幼儿在小班时特别喜爱玩纸粘土,他们捏出的造型颇为出色。到了中班,开设了泥塑区,孩子们对此极为喜爱,喜欢用陶泥制作各种不同的作品。在游戏中,我们主要是与孩子们一同参与游戏,一些简单的技法需要传授给他们,接着在捏泥过程中给予指导。

观察目标: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自主游戏情况

观察过程分析与措施:

今天活动区时间开始了。有四个小朋友选择了泥塑区,分别是潼潼、一一、小葵和帅帅。我们的所有游戏材料都需要孩子们自己动手摆放,这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他们四个先一起铺好了桌布。接着潼潼取陶泥。一一负责拿工具和图例。帅帅和小葵拿泥浆和打水。很快,他们四个都坐了下来。然后我们开始商议今日要做何种作品。潼潼首先表示自己要给前两天所做的作品涂上颜色,接着要捏新的作品。其余三个小朋友说要捏雪人,随后帅帅看到图例上的奥特曼,便说自己想制作一个奥特曼,然而他们三个人又想一起合作,接着我说道:“那我们把制作好的奥特曼和雪人放在一起,取名为奥特曼与下雪天,好不好?””他们听了都特别开心的说:“好”。

接着开始了游戏。首先,依据图例,他们能判断出自己先捏什么以及后捏什么。接着,按照教会他们的技法逐一进行拼凑。捏了几分钟后,小葵提问道:“胡老师,为何我刚捏完一个身体,陶泥就快没了呢?”我没有直接回应她,而是抢先说道:“小葵,老师讲过,每一袋泥要做一个作品哦。你捏的雪人的身体太大啦,所以泥都用完了。”说完后,我协助小葵把泥重新进行了分配,接着又重新开始做了起来。在游戏中我发现,若他们当中有人拿不到水瓶用水,其余人会帮忙传递。相较于小班而言,到了中班这个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初步有了合作的意识,在游戏里常常一起行动,一起完成任务。

帅帅在游戏中发现自己连接奥特曼身体时总是粘不住会掉。我告诉他,遇到困难不仅可以找我问,还可以看看墙面上的照片能否帮他解决问题。最后,他通过墙面上其他小朋友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解决了自己的困难。这些是其他小朋友之前在泥塑区玩时发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及时记录下来,并做成孩子们容易理解的形式,让他们通过墙面获得好的方法和经验,以支持他们进行游戏。

最后活动区结束之际,他们一同将所有游戏材料收起。接着,他们拿着奥特曼和雪人进行了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潼潼说道:“他们三个一起捏的,我自己在涂颜色,我也希望能跟他们一起捏。”我回应道:“没关系,以后去泥塑区还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完成一个作品。”最后,许多小朋友表示想要到泥塑区进行游戏。

分析与措施:

泥塑区进行游戏。这结合了我园的传统文化特色。让孩子们有机会体验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班中老师也进行过相关的培训学习。

在玩陶泥的过程中,首先发展的是孩子们的小肌肉能力。这种活动细小且要求精致,对他们的小肌肉发展极为有利。其次,培养了孩子们自主游戏的发展。因为在活动中,老师的参与成分不高,只是一方面教授一些技法,另一方面组织一下游戏规则,所以孩子们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游戏中更多靠的是自己的想法。

泥塑区正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内容尚未实践。活动中出现新状况时,我们需进一步探索,将更好的方法技巧传递给孩子们,让作品更精致、活动更完善。开展活动时,我们会及时反思并调整游戏玩法和技法,让孩子们爱上玩陶泥,乐于动手且敢于创造。

9.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背景:



轮胎和梯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们贴近幼儿生活,深受幼儿喜爱,是户外游戏材料。在军体游戏中,通过对孩子们的观察发现,每天孩子们都会以不同形式一起游戏,让我们看看会有怎样的创意吧。

观察目标:

1.观察幼儿如何玩转轮胎。

2.能把轮胎和梯子组合起来,建立合作意识。

观察过程分析与措施:

在我们绿色童军营的一次趣味游戏中,有大兵 PK 小兵的环节。我们和教官进行了翻轮胎大赛。比赛前,我们进行了讨论和计划,探讨怎样才能赢教官。孩子们由此产生了各种奇思妙想。

瞳瞳说,我们能够让教官去翻超级大轮胎。因为教官比较重,所以不一定能赢我们。

狄莫说:“我觉得教官是大人,他可以晚我们几秒才出发。”

睿睿说:“我们可以设障碍物给教官。”

小凡说:“我们滚轮胎时候要用力向前,不能停。”

天天说:“我们做个游戏计划吧。”

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绘制在了纸上。计划完成之后,大家再次相聚。接着,他们互相进行沟通,你说一句,我讲一句。

当天早上,孩子们终于盼来了教官。见面后,第一件事便是向教官递交“挑战书”。接着,翻轮胎大赛正式拉开帷幕。孩子们听到口令后,便翻滚着轮胎,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虽然彼此之间的差距不是很明显,但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力气抬起轮胎并进行翻滚。教官跟在孩子们后面,一边鼓励着他们,一边翻滚着比孩子们的轮胎大好几倍的轮胎。最终进行了几个回合的比赛。在小兵翻轮胎接力赛中,小兵赢得了教官。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而且这些笑容是开心的。

轮胎和梯子的邂逅:

孩子们赢了教官后,对轮胎游戏的兴趣提升了很多。他们开始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觉得除了翻滚轮胎,还能和轮胎玩更有趣的游戏。这次,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梯子,大家又聚集起来商量如何把梯子加入到轮胎游戏中。

小昕说:“我们赢了教官,好开心。我觉得我是大力士。”

小凡说:“我们发现新的玩法,可以试着把梯子架在轮胎上。”

狄莫说:“我们一起试试。”

孩子们尝试之后,有的孩子走路摇摇摆摆,不敢大步走;有的孩子平衡能力佳,能快速通过。孩子们再次尝试将几个轮胎叠搭起来,有两个的,有三个的,高低不一。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把梯子抬到轮胎上,这样就搭建好了有模有样的“赛道”。大家兴致勃勃地去尝试往上走,很快就发现这很有趣。走着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要站在梯子上学会保持平衡是很重要的,于是逐步掌握了平衡的方法。

观察分析与反思:

孩子们在游戏里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潜能,自由地进行创想,从中玩出乐趣。轮胎和梯子与孩子的生活更为贴近,它们既环保,又能够促使孩子发展钻、爬、跑、跳、平衡等方面的能力。在游戏里,轮胎和梯子组合起来进行玩耍,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身体方面的挑战。这种玩法满足了孩子们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孩子们通过这种方式发现,旧轮胎也能够玩出新奇的花样。孩子们还能体验到创造性的乐趣。同时,这种玩法也培养了孩子的挑战精神以及合作、勇敢等良好品质。

10.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背景:

对蜗牛非常感兴趣,喜欢观察并愿意分享自己的发现。

观察目标:

观察了解幼儿对蜗牛的兴趣与认知。

观察过程分析与措施:

蜜蜜 7:40 入园。她是今天第一个来到幼儿园的。和老师亲切打招呼后,便开始做自己的事,先脱外套,再叠衣服,接着把衣服装入箱子里。装好后,来到植物角。她先是小心翼翼地用手打开蜗牛上面的盖子,然后探着头往里面看。看了一会儿,转身对老师说:“黄老师,蜗牛在哪呢?”我说:“可能藏在苔藓下面了,你用镊子把苔藓扒开看看吧。”蜜蜜听后,脸上露出了笑容,接着拿起旁边的镊子,轻轻把苔藓掀起一些,接着大声说:“蜗牛真藏在下面。”此时,陆续来了很多小朋友,他们也跟着一起看,蜜蜜还开心地跟身边的麦子说:“蜗牛喜欢捉迷藏。””然后她们两个都开始哈哈大笑起来。

9:00 到户外之前,孩子们先喝完水并整理好衣服。之后,他们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进行自主活动。蜜蜜来到了自然角,她还拉着麦子一起。这次的小蜗牛没有“藏起来”,而是爬到了盖子上面。蜜蜜对旁边的麦子说:“你看蜗牛爬出来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蜗牛瞬间缩了回去。麦子也摸了一下,蜗牛整个缩到壳里面了。旁边的羽真看到也要摸,蜜蜜赶紧伸手阻止,说别再摸它了,它害怕了。户外的音乐响起,蜜蜜看着蜗牛,然后转身拉着麦子去排队。

午饭后 11:50 时:今天的蜜蜜迅速吃完午饭,送完碗并洗完手后,又来到了植物角。这次看到小蜗牛爬在盖子上,蜜蜜认真地看着,过了一会儿还拿来放大镜,对着蜗牛继续看。我问她:“蜜蜜,你都看到了什么?”蜜蜜回答:“蜗牛的身上是白色的,上面有很多花纹。”说着她用手指了指,却没有碰触。我又问:“你怎么不摸摸它呀?”蜜蜜说,小蜗牛的胆子非常小。只要一碰它,它就会缩回去,这样就看不到它了。

本月班级开展了关于蜗牛的主题活动,并且在植物角养殖了蜗牛。孩子们常常会前往植物角,去观察蜗牛,去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时间久了去的人变少了。蜜蜜一有空就会去看一看,还常说自己的发现,因而得到老师表扬,之后去的次数增多了,观察也更细致了。蜜蜜在班里是个非常文静的小姑娘,喜欢动脑筋,上课时经常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这次观察中,我们会运用区域点评、过度等环节,让蜜蜜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与小朋友进行集体分享,以此调动更多孩子参与观察的积极性。同时,结合家园共育,与蜜蜜的家长沟通,把蜜蜜在园的行为反馈给家长,给予表扬,并鼓励蜜蜜周末把小蜗牛带回家照顾,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更多知识与大家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科技】 ( 京ICP备20013102号-58 )

GMT+8, 2025-5-19 01:05 , Processed in 0.2166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