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综艺火爆荧屏!脱口秀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谁更胜一筹?
近些年,喜剧类综艺节目颇受观众青睐。在电视屏幕上,《欢乐喜剧人》与《跨界喜剧王》南北呼应,相映成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金牌喜剧班》以学院派风格独树一帜,学员们的实战演练与导师的亲自指导相辅相成,收获了极高的评价。而在网络平台上,喜剧综艺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脱口秀大会》与《认真的嘎嘎们》等节目收获了不少好评,特别是《脱口秀大会》,即便播到第四季,依旧热度不减,充分展现了其旺盛的市场生命力。《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由爱奇艺和米未传媒联手打造,其不仅后来者居上,而且在喜剧艺术理念、内容以及形式上的全面拓展,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图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剧照。(资料图片)
https://img2.baidu.com/it/u=2267943479,214837035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90&h=500
节目在定位、类型选择、喜剧观念以及人才选拔机制上,全面展现了其创制理念。目前众多综艺节目多采用竞演形式,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特别致力于发掘那些尚未崭露头角但才华横溢的编剧和年轻演员。该节目不仅发现了喜剧人才,而且尊重并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平台、导演团队以及后期制作团队共同构成了一个孵化器,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在喜剧领域,传统的相声和小品往往侧重于语言的生动描绘和模仿能力。《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对参赛演员的喜剧天赋和全面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那些风趣幽默的语言魅力,演员们的身体语言和表现力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诸如《偶像服务生》、《浪漫泄露》和《最后一课》等戏剧作品中,演员们展现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充满了幽默感,其中穿插了拉丁舞、Rap说唱、戏曲、音乐剧以及弹唱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年轻演员不仅综合素质出众,而且表现力极强,使得喜剧的观念和形式得到了全面的突破。此外,喜剧的制造手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例如在《志胜一击》中,巧妙地运用了互文手法,从而达到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喜剧作品必须具备让人发笑的能力,这是其本质属性,然而,喜剧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喜剧的主题往往在笑声中得到升华,出色的喜剧类综艺节目常常借助幽默激发观众的思考。这一点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参赛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平行时空饭店》这一作品通过角色间的人生互换,展现了人们对于体验丰富多彩生活的普遍向往。《台下十年功》这部作品展现了我和年轻时的自己对于戏曲初心的执着坚持,其情感真挚,令人深受感动。
《脱口秀大会》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喜剧类节目,虽深受国外同类型艺术形式的影响,却经过精妙的本土化改编,巧妙地将时代脉搏与社会思考融入中国喜剧综艺之中。《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内容展现出了制作团队丰富的生活底蕴,他们总能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别人未曾言说的故事。
https://img1.baidu.com/it/u=1994194711,177987757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51&h=500
《互联网体检》生动地揭露了网络弹窗广告的频繁骚扰和网络验证流程的繁琐与荒谬,其创意令人称奇。《透明人》则对大数据的滥用现象进行了讽刺,《时间都去哪儿了》则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都市人手机成瘾的现状,既有趣又深刻地指出了社会问题。这些剧目凭借富有创意的构思构建了戏剧情境,实现了时空的自由切换,极大地丰富了舞台的表现力。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喜剧类节目丰富了喜剧观念,深入挖掘并展现了当代生活风貌,丰富了喜剧的表现手法,为后续类似作品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为喜剧人才的培养以及国产喜剧影视作品的创作储备了人才力量。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