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与平台构成雇佣关系?法官详解外卖平台责任与雇佣关系认定
摄图网(图文无关)外卖员小王觉得,在行驶期间车速太快确实是有一定责任的。然而,他也是想要赶紧把外卖送到客人手中。难道这不应该由平台来负责吗?
外卖平台认为,事故发生在送餐途中。主要原因是小王车速过快以及行人横穿马路。这与平台关系不大。并且公司从未与小王签订过劳动合同和雇佣合同,所以不属于劳动关系。
法官:平台与外卖小哥构成雇佣关系
孙立琴介绍,在本案里,小王通过注册成为了该平台的外卖员。当他完成任务后,平台会支付给他相应的报酬。从这一情况来看,实际上已经属于雇佣关系了。并且在注册当天,外卖平台为小王投保了个人责任保险,其中第三者人身伤亡保险的限额是 10 万元。基于这些情况,法院裁定,平台与外卖小哥之间构成了雇佣关系。
孙立琴认为:当时外卖小哥主张自己与平台构成劳动关系,且平台应承担赔偿责任。而平台认为双方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应由外卖小哥自行承担风险。最终,法院未采纳双方的这两种观点。法院认为双方构成雇佣关系。外卖小哥在平台上进行了注册,以平台名义为客户提供服务,配送过程中需接受平台相关制度约束,报酬由平台发放。这些特征符合雇佣关系的特点。
为什么未认定为劳动关系呢?因为他们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并不紧密,外卖小哥能够随时与平台解除双方的这种关系,所以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平台也不像普通劳动关系那样按月发放工资,而是以每完成一单任务就直接支付报酬的方式来发放外卖小哥的劳务报酬,因此认定雇佣关系更为合适。
最终,法院作出判决,要求保险公司向行人赔付 7 万多元。在保险赔偿的范围之外,配送平台公司和小王仍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金额为 2 万多元。
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后,剩余部分的赔偿款该如何赔偿呢?本案中,外卖小哥与平台的运营商已构成雇佣关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需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所以,按照法律规定,平台运营商应对行人承担赔偿责任。本案的外卖小哥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这表明其存在重大过失的情况。所以,按照法律规定,他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此前多个判例中
https://img0.baidu.com/it/u=2901332698,249749005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27
居间服务的外卖平台无需担责
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外卖员并非直接与外卖平台构建雇佣关系。他们是签约在第三方公司的名下。这意味着,即便他们从外卖平台接单,然而外卖平台却不是骑手的雇主。
此时法院一般认为,外卖平台是居间服务的提供者,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在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 6 月宣判的一个案件里,二审判决外卖平台“饿了么”不必为外包骑手引发的交通事故承担赔偿责任。
吴某某为杭州合一物流公司的外卖配送员,在送外卖期间遭遇了交通事故。上海拉扎斯公司与合一物流签订了《蜂鸟配送代理合作协议》,此协议规定,拉扎斯公司借助运营“饿了么”平台,为合一物流提供订单,合一物流依照拉扎斯公司所制定的业务规范来提供配送服务,同时,拉扎斯对合一物流的配送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并且结算相应的服务款项。拉扎斯公司为吴某某在平安上海公司进行了平安个人责任保险(特约)的投保,且仅投了一份。
一审法院认为,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若造成他人损害,那么用人单位需承担侵权责任。合一物流应当对朱女士的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拉扎斯公司和合一物流实际上都从“饿了么 - 蜂鸟配送”服务中获取了利益,所以拉扎斯应该就朱女士的损失一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饿了么”提起上诉后,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二审认为,“饿了么”的订餐平台只是借助平台给各方媒体提供居间媒介信息而已。“蜂鸟配送”的业务实际上是由合一物流来经营的,送餐员也是由合一物流进行招募的,配送供应商是依法成立并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朱女士要求拉扎斯公司一同承担合一物流招募的人员在执行工作内容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所导致的损失,这是缺乏法律依据的。因此,改判“饿了么”不需要承担责任。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判决书(2020)苏 01 民终 1513 号显示,“饿了么”无需为第三方骑手引发的交通事故承担责任。法院认为,依据拉扎斯公司与来得吉公司所签订的《蜂鸟配送合作协议》以及《蜂鸟配送供应商打款委托协议》,可以确认双方属于配送合作关系。并且双方在协议中明确约定,来得吉公司的骑手与拉扎斯公司不存在劳动、劳务以及雇佣关系,同时拉扎斯公司是受来得吉公司的委托,代为向骑手发放收益。法院依据上述证据材料进行判断,认为拉扎斯公司与骑手不存在劳动、劳务以及雇佣关系。拉扎斯公司向骑手发放收益,这是受来得吉公司的委托。基于此,法院认定拉扎斯公司对本次事故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专家:员工应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和证据意识”
外卖平台规定的送餐时间逐渐变短,为达成任务量,外卖骑手超速行驶、闯信号灯、逆向行驶的情况愈发显著。近些年来,外卖员遭遇交通事故的数量呈现出上升的态势。
不可能是逐一单地跑,或许是两三单一起跑。为了抢到这个时间,车速就得稍微提升一些,不然会对考核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用户的期望值。因为工资是依据你当天的单量来进行结算的。
https://img2.baidu.com/it/u=4184363885,108528603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473
“大大小小的事肯定是难免的,大家都赶时间,超时扣30%。”
外卖平台被限定时间要求快点送,若真出了事故,外卖平台或许会说自己很无奈,但能说自己没有责任吗?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介绍,现今很多外卖平台都在尝试使劳动关系变得不那么紧密,其目的就是为了少承担责任以及降低运营成本。
黄乐平称:现在平台存在多种用工方式。其中多数平台用工方式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去劳动关系化。平台不希望与外卖人员建立劳动关系,一方面是要规避外卖人员可能对第三人造成侵权损害赔偿的责任,另一方面主要是要规避平台对外卖人员应承担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经济补偿金等劳动义务,以此来降低平台的运营成本。”
黄乐平提出建议,员工为了能够维护自身的权益,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方面的常识以及证据方面的意识”。
黄乐平:“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劳动权利?在现有条件下,诉讼是解决劳动权利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劳动者要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尤其要有证据意识。在与平台建立员工关系时,要妥善保存好平台对外卖员的所有承诺涉及的书面材料和相关证据材料。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求助。
编辑|郑直 杜恒峰校对|赵云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观新闻等
每日经济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