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揭晓:中国戏剧创作最高荣誉花落谁家
关键词:曹禺戏剧文学奖5 月 18 日上午,第 25 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出席了发布会。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王春梅也出席了发布会。中央的驻穗媒体出席了发布会。港澳的驻穗媒体出席了发布会。他们共同见证了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 25 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作品和提名作品的揭晓。发布会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主持。
曹禺剧本奖由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共同主办,是全国性的戏剧专业最高奖项。同时,它也是目前中国戏剧领域专为剧作家设立的国家级奖项。该奖项自 1982 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发掘和鼓励戏剧创作人才。它引领着积极的创作风尚,提倡剧作家关注当下并深入生活。它重视历史,开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存,呈现出百花竞放的戏剧样貌。本届的获奖作品有 415 部(包含提名奖),获奖的剧作家有 481 人。
西藏地区藏戏原创作品实现零的突破
本届曹禺剧本奖共收到全国26个单位报送的43部剧本。戏曲剧本有 21 部,包含京剧、豫剧、评剧、锡剧、绍剧、淮北梆子、闽剧、曲剧、汉剧、花鼓戏、高甲戏、藏戏、碗碗腔等 13 个剧种;话剧有 14 部,音乐歌舞类剧本有 7 部,还有 1 部木偶剧;报送地区涵盖了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西藏、甘肃、新疆、黑龙江等 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特别值得欣喜的是,西藏地区首次在藏戏原创作品方面取得突破,报送了由藏族作者完成的现实题材作品《次仁拉姆》。
曹禺剧本奖凭借严谨的章程、规范的程序以及专业的评审,对当前戏剧文学创作领域中的优秀力作进行推荐评选,能够最充分地体现和展示近两年内中国戏剧文学的发展动向与艺术高度。初评委员会经过反复讨论并且认真遴选,最终以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了 20 部剧本,其中戏曲 8 部,话剧 10 部,音乐剧 1 部,木偶剧 1 部进入终评。
https://img0.baidu.com/it/u=2379885764,392657233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0&h=500
入围剧本都将“讲好中国故事”当作自己的责任,它们都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有正气,符合节气,贴近地气,增长志气,展现生气。有正气,意味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较为突出,能够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的潮流;应节气,就是自觉地去迎合社会历史发展中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节点,从而完成戏剧的“国家仪典”使命;接地气,是积极在火热的时代生活和历史生活中选取创作题材,叩问大地并倾听回声;长志气,是从历史生活和当代社会中发掘传奇,对人民的业绩进行歌颂,抒发英模的壮志;显生气,是创作者的目光所及和笔力所触,都能够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雄浑壮丽以及勃勃生机。
同时还评选出了 5 部提名作品。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发布了本届曹禺剧本奖的相关名单,包括 5 部获奖作品和 5 部提名作品。他重申了奖项的立意,也提出了对戏剧行业的展望,还回答了记者的相关问题。陈涌泉书记特别强调,戏剧文学从古代开始就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来看,要是谈论中国文学,那必定会谈到《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而谈论英美文学的话,也无法避开莎士比亚和奥尼尔。
戏剧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同时也哺育了中国文学。这种哺育悄无声息,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受不到,但它既塑造了我们的灵魂,又引领着我们的审美。戏剧和文学相互成就,彼此相得益彰。文学给予戏剧以滋养,而戏剧使文学得以更持久且有效地传播。历代的戏曲与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共同构成了灿烂的中国文学星空。倘若缺少戏剧文学,尤其是民族戏曲文学,那么中国文学便是不完整的,文学生态也会是不平衡的。曹禺先生命名的戏剧文学奖,象征着中国戏剧文学的最高荣誉。它见证了戏剧文学的光荣,也见证了戏剧文学的梦想,让戏剧文学的星河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话剧《深海》等5部作品获奖
最后一部是话剧《董其昌》,编剧是陆军和肖留。
话剧《深海》剧照。
https://img0.baidu.com/it/u=2663719551,300311529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90
据发布会介绍,话剧《深海》讲述了这样的内容:有以“核潜艇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同志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们。他们隐姓埋名三十年。他们为实现国防科技发展从追赶到超越而努力。他们白手起家。他们百折不挠。他们殚精竭虑打造国之重器。这部话剧追溯并回望了新中国艰苦卓绝的强军之路。话剧《惊梦》以传统昆曲戏班和春社在解放战争中的命运当作主线,时常关注和留意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昆曲的传承,把曲折的故事与昆曲之美融合在一起。花鼓戏《夫子正传》讲述了清末书生张九如起伏不定的人生,塑造出一个独特且鲜活的“教书先生”形象,充分展现了小人物身上的“文人风骨”和“家国情怀”。闽剧《生命》聚焦一群怀孕的解放军女战士的生死突围之事。“战争并未让女人走开”,而是让女人在血与火的搏杀里变得更加坚韧。剧情所展示的,不只是母亲与战士的坚韧,还难能可贵地刻画了人物的成长以及人格的完善。话剧《董其昌》从董其昌的晚年开始写起。通过大量的人物辩论以及心理独白来呈现。它尽可能地去触碰书画大师的灵魂深处。给董其昌提供了“发言”的机会。展示了他不被人知晓的心路历程。
曹禺剧本奖重在对成熟剧作家的成就予以肯定,并且致力于扶持青年剧作家的成长。所以除了 5 部获奖作品之外,评委会特地推选出 5 部提名作品。其中有越剧《核桃树之恋》,其编剧是谢丽泓;话剧《喜相逢》,编剧为林蔚然和王人凡;曲剧《河洛工匠》,编剧是原长松和何海江;话剧《浪潮》,总编剧是韩丹妮和肖诗瑶,编剧是潘羽昕和宋文琪;藏戏《次仁拉姆》,编剧是索朗占堆和朗加旦增。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曹禺剧本奖的奖杯是特别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来进行设计的。曹禺剧本奖的奖杯将这两种元素完美融合,呈现出简单明快、一目了然的特点。
本届曹禺剧本奖开启了该奖项设立 40 年之后的新征程并再次出发。2017 年第六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 22 届曹禺戏剧文学奖)之后,广州第二次承办该活动,广州与曹禺剧本奖实现了双向奔赴。
5 月 21 日,据悉,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 25 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将在广州颁奖。同时,第 31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也将在广州颁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