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前CEO徐雷退休!他谈上海抗疫的话为何曾疯传?
徐雷是谁?您或您的家人在京东上应该有过购物经历吧。徐雷曾担任京东集团的CEO,啊,不对,他已经是前CEO了。就在5月11日,他宣布因个人原因正式退休。
攸克君对徐雷这个名字有所耳闻,那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具体来说,是去年的同一个月,大约13个月前。那时,一张徐雷谈论上海抗疫的对话截图在朋友圈里广泛传播。
他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京东始终全力以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然而,面对一些特殊情况,有些问题并非京东单凭自身力量就能解决,心中那份无力感实在难以承受。
徐雷是个憋不住话的。他还说:
若你已经储备了一个月的货物,这表明你具备较强的抗风险意识;若是储备了14天的货,那也尚可;若是7天的货,还算过得去;若目前尚无储备,那便只能随遇而安,尽情享受当下。届时,恐怕只能泪流满面地在朋友圈中哀叹了。
那是2022年4月9日上午。
徐雷的聊天记录被公之于众,引发了不小的“舆论”风波,他因此怒不可遏,觉得群内的朋友们对他进行了“背叛”。一气之下,他果断退出了多个群聊,并且朋友圈的更新也变得极为稀少。
两天前,徐雷才接替刘强东出任京东集团CEO。
去年此时,京东在武汉的物流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当地做出了突出贡献。此举也极大地转变了众多政府部门对京东的看法。然而,在上海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这里暂且不做详细阐述。
徐雷在1974年出生,他的家乡是温州永嘉。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曾身为军人。曾经,有人传言他是徐家的后人,还有人声称“风投女王”徐新是他的姐姐,但这些说法都纯粹是无稽之谈。
徐雷在联想公司早期从事公关工作,而加入京东后,他主要负责的是京东商城的品牌推广和市场运营。亲爱的公关同仁们,请不要灰心丧气,公关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徐雷的经历向我们证明,从一名公关人员成长为一家营收超过万亿的集团首席执行官,绝非不可能。
作为一位资深职业经理人,他正值中年鼎盛时期,而且徐雷担任CEO的时间仅仅13个月,他主动提出辞职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再者,从他在5月11日参加京东业绩会时曝光的照片来看,他的身体状况极佳。
所以,徐雷离开京东,只剩下一种可能。
当前各大平台的算法大同小异,浏览了京东的文章后,便会持续收到京东的相关信息。这让我想起了年前曾看到的一条推送。
11月20日,刘强东将全体高管召集,举办了一场长达近四小时的干部管理培训会。老刘通过视频发表讲话(他自今年春节后便归国)。他直言:“近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推行放权,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务虚,而老徐(徐雷)则专注于务实。然而,你们却总是用PPT和那些新词汇来蒙骗我!”
刘强东在全体高管面前屡次提及“骗子”二字,他明确指出,那些借助PPT和夸大其词的言辞来欺骗自己的人,便是骗子。这表明,有一部分高管沉迷于制作PPT和运用华丽的辞藻,却往往夸夸其谈而实际执行却一团糟。
看到那个视频讲话,当时就想,肯定要有几个高管来背锅了。
https://img0.baidu.com/it/u=3926270671,75638444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50&h=500
11月22日,也就是两天之后,刘强东在京东全员信中公布了一项决定,即对副总监及以上级别的员工实施10%至20%的薪酬下调,且级别越高,降幅越大。换言之,徐雷的薪酬将减少20%。
不知道你怎么想,反正我个人认为徐雷是被动离职。
即便你历经艰辛,从初级职位一路攀升至首席执行官,这样的地位同样无法保证安全。
你难道真的认为:只有成为老板才能确保安全吗?事实并非如此,刘强东就明显缺乏安全感,甚至在今年春节期间带着家人回国,这一举动还成为了新闻焦点,报道的标题就是“刘强东回国了”。
房地产界,王健林重回地产首富,也还是很没有安全感。
提及往昔创业路上的不易已非必要,毕竟人人经历相似。然而至2017年三月,万达公司已声名显赫,如日中天。然而,谁又能料想,就在这一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变降临?众多金融机构纷纷对万达关闭了贷款之门。
正因为如此,才诞生了那笔被誉为世纪级的大交易。万达城资产包,总价值高达600多亿,最终被融创和富力两家企业所收购。
富力集团收购了万达旗下77家酒店的两位负责人李思廉与张力,自2018年年底起便失去了安全感;而老孙自2022年3月起同样感到了不安。
割肉之后,万达用了18个月的时间,才从危机中走出来。
其中,有两笔现金交易至关重要:首先,正如之前所述,2017年7月,通过出售资产,万达成功回收了超过600亿元;其次,在2018年1月,腾讯、苏宁、京东以及融创集团共同投资,合计金额达到了340亿元,入股万达。
王健林展现出非凡的生存本能和执行力。这不仅体现在他敢于壮士断腕的勇气上,非同寻常;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万达现金流状况的逐渐改善,自2018年9月起,王健林便开启了新一轮的投资布局。
这次的目标是遵义、延安等城市。
投资方常常会设立退出机制,这一机制也被称作“对赌协议”。至于上市,则被视为最佳选择。
万达并非唯一,众多房地产企业于A股市场挂牌,前景同样黯淡。因此,在2021年3月,万达决定撤回A股上市申请,转而成立珠海万达商管,旨在重返香港交易所(需知,万达商业已于2016年9月从港交所退市)。
此刻,2018年1月,四家战略投资者已更迭为腾讯控股、蚂蚁集团、中信资本等共计22家,合计持有珠海万达商业管理21.15%的股份,该股份估值高达1800亿元。
关于“对赌协议”,大连万达商管集团之前与战略投资者达成共识,若珠海万达商管未能于2023年5月8日之前实现香港上市,万达集团需及时告知所有参与贷款的银行;若多数贷款银行提出要求,大连万达集团需偿还贷款本金及其相应利息。
这显示出,首度上市日期定于今年5月8日,否则,最先需执行的操作将是向境外投资者提前偿还三笔海外定期贷款,总计大约13亿美元。
珠海万达商管IPO申请书已于4月25日失效。
澎湃新闻报道指出,截至4月23日,大连万达集团在境外持有的总金额达13亿美元的银行贷款,目前并未出现导致提前偿还的风险。同时,该集团与银团参贷行已将原合同中规定的上市日期进行了调整,新的上市日期定于2023年11月30日。
换言之,万达的上市日期已推迟至本年11月30日。倘若到了那一天仍未能按计划实现上市,那么将面临什么样的损失呢?
https://img2.baidu.com/it/u=3987095807,185973867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1058
2023年3月,证监会在一封关于万达发债的询问文件中披露称,若大连万达商管(持有珠海万达商管70%股份的公司)未能于当年年底实现上市,该公司将必须向上市前的投资者偿还大约300亿元的股权回购金。
当初22家战略投资者投入的380.7亿元资金,万达为何仅需约300亿元便完成了回购,攸克君对此中的结构变动尚感困惑;然而,更为棘手的是,除了这300亿元回购金,万达还面临着一笔庞大的债务,而这笔债务的偿还之路依旧漫长。
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发布的2022年度债券报告透露,在2022年年末,该公司的总负债额度达到了2988.76亿元。在这其中,一年内即将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金额为687.67亿元,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04.12%。
在2023年,除了之前提到的13亿美元海外债券,公司还面临9笔总额高达243亿元的境内债券到期或行使权利的情况。
回购资金高达300亿元,累计起来超过了600亿元,这无疑是一笔坚如磐石的固定债务。到了去年年底,大连万达商管手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196亿元。当然,今年前四个月,部分境内债券已经偿还,同时也有新的债券被发行。
从客观角度分析,尽管2022年疫情反复无常,万达集团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其业绩依然表现不俗:大连万达商管营收达到493.14亿元,同比增长了4.69%;净利润为124.99亿元,尽管同比有所下降,但降幅仅为6.96%。这样的成绩超过了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表现。
客观而言,珠海万达商管作为万达集团的运营载体,在满足上市各项要求方面并无不妥,然而,尽管已过去两年,该公司始终未能获得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必要批准“大路条”。截至4月25日,其招股说明书已三次失效。
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年底起,万达公司内部气氛异常紧张,压力之大,“几乎达到了顶点”。此外,他们还补充道,当前的形势严峻程度,或许并不亚于2017年。
意料之中,万达的员工调整(即裁员)行动已启动。首先,针对工作年限不足5年的员工展开。首波针对的是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的员工,紧接着则是3至5年工龄的员工。而且,他们未必能获得完整的补偿金。按照集团的规定,裁员需分阶段进行,严格禁止一次性裁员达到员工总数的20%。
无人愿意面临解雇,毕竟每一位员工都维系着整个家庭的生计来源;同时,对于离职时的补偿,也鲜有裁员能感到完全满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万达的表现相对稳定。然而,未来会如何发展,却难以预料。
成年人的世界充满挑战,无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CEO,抑或是老板,都面临着重重困难。让我们珍惜每一天,努力把每一天过得充实。
推荐一个视频号
“峰云大小道”
有小道更有大道,凡事皆可放在阳光下说。
有边界有底限;有专业有思考;
有内容有情趣;不只当吃瓜群众。
峰云大小道
三分钟带你品评不一样的楼市味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