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281 发表于 2025-4-22 16:07:12

拼多多快速上市纳斯达克:黄峥与用户代表共同敲钟,股票代码PDD

拼多多的速度一直很快。从 6 月 29 日公布招股书开始,到今日上市,时间跨度还不到 1 个月。

7 月 26 日 21:30 为北京时间。拼多多在这一时间于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其股票代码是 PDD。拼多多的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黄峥在上海陆家嘴中心大厦通过远程方式参与了敲钟仪式。纳斯达克亚太区主席迈克·易主持了该敲钟仪式。有 39 位拼多多用户代表分别在上海和纽约两地参与了敲钟。

拼多多上海敲钟仪式同步现场

美国纳斯达克现场图

纳斯达克内部现场图

拼多多在纳斯达克敲钟的那一瞬间,敲钟者是拼多多平台的消费者代表张怡,她处于正中间且身着红衣。

上海敲钟仪式同步现场瞬间,中间为纳斯达克亚太区主席迈克·易

在敲钟仪式的同步现场,黄峥宣告拼多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拼多多在首日开盘时,其股价报 26.5 美元/ADS,与发行价 19 美元/ADS 相比,上涨了近 40%。依据招股书,拼多多将发行 8560 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这些 ADS 代表 3.424 亿股 A 类普通股。结合开盘后的股价进行推算,拼多多当前的市值超过了 290 亿美元。

此前从拼多多的招股书以及 18.7 亿美金的募资金额(在行使超额认购权之后)和认购火爆的状况来看,它在资本市场的形势是十分利好的。

近年来,国内电商行业的基本格局已经确定。拼多多凭借微信生态以及拼团低价模式,在下沉市场迅速发展并崛起。它成为了行业中的最大黑马,引起了阿里和京东的高度关注。拼多多成立还不到三年,其 GMV 已达到 2621 亿人民币,活跃买家达到 3.44 亿,活跃卖家超过百万,成为国内仅次于阿里和京东的第三大电商。

拼多多的崛起促使业内对“消费降级”和“消费升级”这两个消费趋势进行重新思考。然而,在其高速发展并分得大笔蛋糕的过程中,“山寨假货”以及“商家维权”几乎成为了拼多多的代名词。

在全球这个范畴内,拼多多的品牌商存在售假被起诉的情况,同时商家维权等各类纠纷事件也是接连不断的。2018 年 6 月 13 日,拼多多遭遇了数十名商家将其上海总部进行围堵这一事件。在近期,依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纸尿裤制造商 Daddy's 向纽约联邦法院提起了对拼多多售假的起诉。

上市之后,这些苦恼依旧会存在。各类纠纷事件的出现,暴露出拼多多在运营以及供应链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另外,拼多多成立三年,亏损累计高达 13 亿人民币,这也让外界对拼多多未来能否保持高速发展产生了担忧。

拼多多是一家仅有三年历史的公司,需要更多时间成长。黄峥在敲钟仪式同步现场强调:拼多多飞速增长,表明其有巨大潜能和未来可能性。但它毕竟才三岁,身上存在很多明显问题以及诸多危险和挑战。

招股书显示,拼多多表示会把上市募集到的 22.44 亿美元资金运用在三个方面。其一,用于扩大业务规模;其二,用于技术投入和研发;其三,用于一般企业运营,其中包括投资或收购一些项目。

https://img2.baidu.com/it/u=4001226196,9073068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25

具体来说,在技术与研发投入这方面,拼多多会扩充研发团队,提升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的能力。通过这些举措来提升供应链,同时打击假货,以提高商品的质量。2018 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研发投入达到了 7282 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 354%。

今天下午的媒体见面会上,黄峥提及外界对拼多多与腾讯、阿里关系的高度关注。黄峥觉得腾讯并未对拼多多拥有控制权。而时常被拿来与拼多多作对比的阿里淘宝,黄峥称拼多多有许多用户是从淘宝转换过来的。不过,拼多多在新的场景以及情感导向方面,具备更多独特的优势。黄峥认为:很多用户在无目的的行为中,像睡觉的时候、坐车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只要拿起手机就可能会进行购物。拼多多的野蛮生长,是顺应了时代生态而发展起来的产物。

北京、杭州、深圳近年来因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而受到瞩目,与之相比,上海因错失互联网发展机会而被广泛讨论。上海市政府对这种情况高度重视。

今日上午,也就是 7 月 26 日上午。周波在上海衡山宾馆与黄峥进行了会见。黄峥向周波详细介绍了拼多多所采用的新电商模式。同时,黄峥还告知周波拼多多打算投入上百亿资金,以此来助力全国各地的农产品上行。周波指出,当下上海正在努力增创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拼多多作为一家在上海本地诞生并且不断成长的互联网企业,从成立到上市的时间还不到三年,它是上海新经济的代表之一,这一点非常令人瞩目。

这意味着拼多多接下来需要努力去做两件事。其一,要努力撕掉“山寨假货”的标签;其二,要努力撕掉“商家维权”的标签。同时,拼多多还要代表上海参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竞争。

今天下午,在等待拼多多首日股价走势的答案之时,创始人黄峥在上海拼多多的总部接受了部分媒体的群访,这些媒体包括 36 氪。

拼多多的 logo 出现在纳斯达克屏幕上时,这家快速崛起的独角兽的故事已步入新的阶段。然而,对于拼多多而言,究竟是在进行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上市后打假的成本是变高还是变低,以及该公司与阿里、腾讯乃至京东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黄峥的媒体问答,经36氪整理编辑。

Q:拼多多选择这个时候上市,跟资本市场的环境变化有关系吗?

冷热是相对的,在再冷的时候,好项目也不会缺少投资。我本人确实没有察觉到你所说的资本环境的变化。拼多多的上市原因在股东信中有所提及。其平台模式以及商业形态本身具备较强的公众属性。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规模已不算小。它越来越呈现出具有公众社会责任的公司特征。希望能够尽早进入公开市场接受监督,让无数双眼睛盯着,这对其长期发展是有益的。

拼多多上市之后,打假的成本是否会变得更高呢?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商家和平台之间的关系呢?

阿里走过的路我们都要走,他们遭遇的困难和吃过的苦,我们都得经历。然而我们作为后来者,相对而言更幸运些,起码知道它踩过哪些坑,以及用什么办法解决了,所以我们解决问题的速度会更快,付出的代价在借鉴前人经验的情况下可能会更小。因此,上市后打假的成本不会有显著变化。

要平衡商家和平台的利益并非易事,实际上不存在真正的平衡。商户只有在消费者满意的情况下才会回流。对于一个平台来说,最重要的是确保经营环境的公平,不能有机制性的问题,既不能惩罚好人,也不能纵容坏人。

平台生态是丰富的。在这种丰富的环境里,你越是去处理,短期内的反应可能就越大。打个比方,就如同夫妻矛盾,若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就应当早点吵架,而不要憋在心里,因为憋着反而容易导致离婚。所以,有时候事实与外界所看到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别,就像那些经常吵架的夫妻,反而不会离婚。

你是否对当前确定的 19 美元的发行价感到满意呢?你有没有预估过开盘的走势呢?

股价我没有特别的预期,尽管这像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回答。其一,拼多多从公司发展历程来看还处于早期阶段,其整体上市规模和估值已经相当不错,或许是美国今年以来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上市。在如此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无论给它多少价钱,我们都感到受宠若惊,确实是这样。

我之前做过投资。价格会围绕价值进行波动。你只需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价值就行。对于拥有较多股份的人而言,价格的影响较为有限。波动不会给经济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如果因为价格波动影响了心理状况,那反而是得不偿失的。

你认为拼多多究竟是属于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呢?它的主要用户是不是那些位于三四五线城市且未曾使用过淘宝的人呢?

https://img2.baidu.com/it/u=3944860701,333848616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1985

拼多多如今的活跃用户达到 3.4 亿,大概是阿里的一半。我推测这些用户大多都知晓淘宝并且使用过淘宝。阿里这家公司的宣传能力很强,做了许多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事情,我认为中国人民都知道马老师,也都知道淘宝。

所以在我看来,今天绝大部分用户是被转化过来的,并非百分之百不用淘宝。拼多多创造了一个新场景,在这个新场景下,之前没有工具能够满足它。在新场景中拼多多成为了第一名的公司,幸运的是,这个场景很大,看起来就像美洲新大陆。所以自然而然地,我们就随着场景的扩大而水涨船高,被推到了更高的位置。

用户的成长以及商务的成长,更多地是从以目的为导向、以效率为导向的电商转变为效率与情感相混合的状态,不一定是非常以目的为导向的,甚至其中还带有一些社交的味道。在以前的 PC 年代,有很多场景是很难存在的,例如坐公交车时很无聊,男生会看新闻,女生会看衣服,这样的场景在以前是没有的。

这种场景有目的吗?实际上并没有很强的目的。还有更极致的情况,以前你在上厕所时看手机,偶然间看到厕纸不错,那就买两卷吧。这些场景都是由用户和微信所带来的。在这种场景下,人的时间和关注时长都呈现出极度碎片化且随意的特点。这种场景在移动互联网和微信上得到了迅速的放大。

凭良心而言,拼多多这个公司大多是凭借运气,并非靠一个团队单纯靠努力和经验就能达成。这种深层次且底层力量的推动,给我的感受很像三四十年前前往深圳进行改革开放时的那种情形,是一种充满热情、生机勃勃且野蛮生长的感觉。它的背后是一种大趋势,我们是处于上方开花位置的人,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做事,就会有爆发式的增长。因此你今天看到的是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增长,用户数呈现爆炸式增长,广告收入也在增长。

刘强东不久前对拼多多作出评价,称不在意其他商业模式,只关注顾客体验。若在中国购物过几次,或许只需三次,便能得出自己的答案。对于他的这种说法,你持何种看法?并且听说你们在私下里是朋友。

我从根本上认同老刘的讲法,商业模式之类的东西并不重要,最终关键的还是看性价比以及综合体验。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公司的价值观涉及到取舍和平衡。大家都希望既能拥有内在的价值(里子),又能有外在的表现(面子)。然而,当两者无法同时得到时,大多数普通民众首先会注重内在的价值。他们会先计算这个东西是否划算,然后再考虑它是否可以用来炫耀。

在我看来,真正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当下正处于与一线城市高度不均衡的状态,这是中国消费领域极为突出的问题。大部分地区理应享有消费的公平,一线城市越富裕的地方,商品价格越低;而越落后的地方,商品价格越高,这也正是《国富论》所阐述的内容。对于真正一线核心城市的人群而言,真正需要进行升级的是从物质消费转变为精神消费。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的书,我们中国在内容生产方面的丰富度是比较小的。

Q:拼多多接下来是否会往线下走?

A:长期来看有可能,但我们肯定不会跟风做新零售。

Q:腾讯在拼多多的发展过程中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如果你看招股书,会发现 C 轮之前腾讯没有股份。那时候我们发展艰难,对微信和腾讯的依赖度较高,这表明腾讯的平台环境总体较公平。当时腾讯已投资很多电商,不只是京东。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并未受到不公平待遇。

腾讯入股之后,我们不会去寻求对自己有利的其他不公平待遇,因为这对整个微信生态未必是好事。如今我们的体量在不断增大,对于微信支付以及腾讯的商业化而言,都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在日益加深。

我们发现拼多多的获客成本相较于去年有所上升。那么,未来是否会在获客成本这个方面投入更多呢?

用户的获客成本并未发生变化,原先的获客模式依然运行良好,因此能看到 2017 年上半年之前我们的获客成本很低,几乎是其他电商的零头。如今这个通路依然有效,并且数量也没有减少。你会看到最近两个季度我们的营销费用呈现出暴涨的态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广告收入有所增加,且增长速度非常快。在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阶段,马上进行分红肯定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所以就需要考虑把这些钱有效地花费在长期投资上,我们发现投品牌广告就是一种有效的花钱方式。

我们的品牌力与阿里京东相比是相对较低的。我们需要在头部 IP 上进行投入。消费者从朋友那里看到的拼多多和在 CCTV 以及世界杯上看到的拼多多感觉截然不同。当价格合适的时候,投放电视广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投资方式。尽管当下它对我们流量的帮助非常小,但是从长期来看,它是一项无形资产。

Q:所以在CCTV上投广告是为了抓住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吗?

现在我估计一二线城市的人们大多都不怎么看电视了,电视广告的投资回报率在一二线城市下降得最快。我们的用户一直分布得比较平均,和中国的平均水平相同。过去那种人为地将城市分为一二线以及三四五线的做法是上一代公司,像宝洁那种传统的营销思路,已经非常落后了。如今的城市和消费者都更加混合,不能将他们固定化。中国有一个特点,即超一线城市与其他地方存在很大差异。这部分人所占比例较小,资源高度集中在超一线城市。因此,我所说的中国消费是头部和整体不均衡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拼多多快速上市纳斯达克:黄峥与用户代表共同敲钟,股票代码P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