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小快餐连锁密集冲刺上市!这是要集体拿下多股桂冠?
这家位于街角的普通快餐连锁品牌,正积极向资本市场发起猛攻,立志夺得“麻辣烫行业龙头股”、“面馆行业龙头股”、“快餐行业龙头股”等多项称号。自2022年1月起,已有诸如杨国福、老乡鸡、和府捞面等众多家喻户晓的餐饮公司,相继发布了或更新了它们的上市计划。去年下半年公布了上市计划的捞王、绿茶餐厅以及老娘舅,截至目前,已有九家餐饮企业投身于IPO进程之中。餐饮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这一现象迅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其背后显得颇为异常。据一位行业专家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近期餐饮业上市公司数量激增,令人费解。过去多年,餐饮企业的上市数量始终维持在个位数,但就在短短一个月内,这一数字已超过去十年总和,“我们在行业内交流时都感到有些难以理解。”
统计资料表明,在1999年至2009年的十年时间里,我国餐饮业上市公司仅增长了5家,累计达到8家。再经过十年的发展,至2019年,上市公司数量又增加了7家,总数达到了15家。截至目前,我国在资本市场上市的餐饮企业共有21家。
餐饮行业企业为何近期纷纷选择上市?这些企业为何如此集中地走上资本市场?它们在集体上市的背后,又有哪些深层次的思考与考量?
扎堆上市号角响
二十年前,身处哈尔滨的杨国福夫妇或许未曾料想,他们日后能凭借麻辣烫生意实现人生逆袭,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所创立的公司还将迈向资本市场。
今年2月8日,证监会接受了杨国福麻辣烫递交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审批》申请,而这个申请的递交,距离其最初提交仅仅过去了四个工作日。若审批得以通过,杨国福麻辣烫便将可以前往香港提交招股书,正式踏上冲击“麻辣烫第一股”的征程。
杨国福麻辣烫对于广大“打工人”而言,应当是耳熟能详的存在。这个遍布全国大街小巷的麻辣烫品牌,成为了众多人解决午餐的首选之地,只需花费几十元,就能品尝到一碗分量十足的美食。
杨国福夫妇起初并未涉足麻辣烫领域,他们起初是摆摊售卖水果和蔬菜。随后,他们转而售卖烤鱿鱼和烤火腿肠,然而收入始终未能有所提升。某次偶然的机遇,他们发现了街边麻辣烫的商机,于是从2000年起开始经营麻辣烫。他们的第一家门店于2003年在哈尔滨永和街开业,起初名为杨记麻辣烫,直至次年才更名为杨国福麻辣烫。
杨国福麻辣烫自创立以来,历经20年发展,采用加盟策略逐渐扩大规模,现已遍布全国23个省市,开设了超过6000家分店。此外,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成功开设了5家分店。为了加速扩张步伐,这家源自东北的餐饮连锁品牌在2018年将总部迁移至上海。
杨国福夫妇通过经营小小麻辣烫,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仅加盟费一项,便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据悉,在一线城市开设杨国福麻辣烫,加盟费每年高达2.79万元,而在其他省市则为2.39万元。粗略计算,仅一年时间,杨国福夫妇通过加盟费就能收入数亿元。
杨国福曾公开表示,其集团在2019年的总收入达到了13亿元人民币,其中加盟费用占据了大约20%的比例。进入2020年,集团的营收进一步增长,超过了12亿元人民币,而旗下门店的总营业额更是高达六十至七十亿元人民币。
和府捞面,与杨国福麻辣烫同步宣布了其上市计划,目标是成为“面馆第一股”。在1月29日,绝味食品通过一份公告对外透露,其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已告知公司,其所参股的和府捞面正准备启动境外上市。
据调查,自2012年创立的和府捞面,其市场定位为中高端,品牌理念旨在为顾客提供一种在书房中享受捞面的体验,其店面装饰充满中式风情,面食的平均售价介于30至40元之间。在成立后的第三年,和府捞面便吸引了资本的注意,成功获得了首轮3000万元的投资。随后,通过五轮融资,该公司在6年内累计融资达6轮,总融资额高达16.45亿元,其中最后一轮的估值更是达到了70亿元。
绝味食品发布的公告透露,李亚彬担任和府捞面的法定代表人,并持有该企业21.61%的股份。同时,深圳网聚、南通合生汇以及腾讯均持有超过10%的股份,具体持股比例分别为16.92%、11.54%和11.02%。
与那两家企业相较,乡村基的首次公开募股进程更为快捷。在1月25日,乡村基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并宣布计划在香港主板市场进行上市。该公司专注于快餐业务,成立于1996年的重庆,主要提供川渝地区的麻辣风味快餐,其特色菜品涵盖川渝冒菜、粉面等多种美食。
https://img0.baidu.com/it/u=2058447202,169837399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6
乡村基的店面遍布重庆、四川、湖北、湖南等区域。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到2021年9月30日,乡村基已拥有1145家分店,其中乡村基品牌自身拥有602家,大米先生品牌则拥有543家。在过去三年中,即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乡村基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57亿元、31.61亿元和34.24亿元。
乡村基并非唯一在争夺“快餐行业龙头地位”的企业,老乡鸡与老娘舅也加入了这场争夺,力争成为首家上市的品牌。尽管这三家企业在名称上容易混淆,但它们所提供的快餐却风格迥异。
成立于2000年的老娘舅,专注于江南地区的酸甜口味,其总部位于浙江。该品牌以江南红烧鱼、梅干菜扣肉等苏浙风味菜品为主打,据公开资料显示,旗下拥有近400家门店。而成立较晚的老乡鸡,正如其名,是一家实实在在以鸡肉为主要产品的快餐连锁,其主打菜品涵盖了鸡肉、鸡汤等多种鸡类食品。那个因官方巧妙地玩弄网络梗而迅速走红网络的“咯咯哒”报时服务,源自老乡鸡品牌,目前该品牌已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1089家分店。
这两家餐饮企业并未追随其他同行业公司纷纷在香港上市,而是选择挑战更为艰巨的A股市场。其中,“老娘舅”自去年10月起便开始了上市辅导备案的程序,而“老乡鸡”则在今年的1月6日对外公布已成功完成Pre-IPO轮融资,并计划继续努力争取A股IPO的资格。至于在2016年从纽交所退市后再次寻求上市的“乡村基”,它选择了门槛较低的港股市场,此举或许也是为了能比“老乡鸡”和“老娘舅”更迅速地实现上市。
一些历史悠久的中式餐饮品牌亦为这股上市热潮添砖加瓦。以“一锅两吃”著称的海鲜火锅连锁品牌七欣天,在创立16年之后,于1月12日从容不迫地提交了其首份上市申请。与此同时,绿茶、捞王、西贝以及巴奴火锅等多个知名品牌也纷纷迈出了上市征程。
浙江的绿茶餐厅品牌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公司正处在上市进程之中,关于具体的上市信息,他们暂未便公开。当被问及今年是否有望实现上市,绿茶餐厅方面回应称,目前尚无确切消息。
密集上市,原因何在?
餐饮行业企业为何近期纷纷选择上市?这背后原因复杂多样,首先与疫情的影响密切相关,其次与行业自身的发展态势有关,再者,资本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餐饮企业纷纷选择上市,这一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产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指出,过去餐饮企业上市之所以困难,主要在于收入以现金为主,难以进行准确的收入确认。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广泛使用,收入的确认变得更加明确和规范。因此,近年来监管部门对餐饮企业上市的态度趋向开放。
连锁行业资深分析师、和弘咨询的负责人文志宏同样指出,当前餐饮业企业纷纷选择走向资本市场,这一现象背后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扶持。政策因素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塑造餐饮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路径。随着A股市场全面实施注册制,监管机构不再对发行企业进行担保,企业的业绩、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将由投资者自主评估和决定。这一变化对于国内的餐饮企业而言,无疑开辟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昔日,由于餐饮业财务管理的不足以及劳动用工问题等种种限制,A股市场对餐饮企业始终持有谨慎的立场。截至目前,A股市场上仅存五家餐饮企业,它们分别是广州酒家、同庆楼、西安饮食、全聚德和中科云网。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安徽的同庆楼成功登陆A股,这一事件被视为A股市场对餐饮企业认可度提升的一个明显标志。
餐饮业领域,近几年来,业内的经营者们的心态确实发生了转变。王洪涛指出,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餐饮企业造成了显著影响,这种冲击使得部分企业家对资本的抵触情绪有所减弱。
起初,杨国福并未将资本助力纳入考量,上市之事亦未曾入他心。2018年,面对记者关于上市意向的提问,他态度坚决地予以否定:“现阶段并无此打算,经营餐饮还是亲力亲为来得更为稳妥。”据悉,先前有多家知名机构有意向投资杨国福麻辣烫,然而均遭其婉拒,最终资本方无奈转而投资了其他新品牌。
杨国福当初拒绝的缘由在于,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一直保持良好,资金储备充足。然而,到了2021年,杨国福的心态有了转变,他透露,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公司可能会考虑引入外部资金。他强调,重点在于资金背后的实力,期望这能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公司已将上市计划纳入了五年规划之中,而国内A股市场则是他们当前的最佳选择。
没有疫情爆发时,我们普遍认为餐饮业是资金流动频繁的行业,通过自主经营、赚取利润,进而推动自身发展,并无不可。西贝餐饮的创始人贾国龙直言不讳地阐述了这一观点。然而,疫情的爆发让他意识到,自身的实力毕竟有限。若要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就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而上市则能够有效激活资本的潜能。
在招股说明书中,该餐饮公司对门店未来的发展蓝图进行了详细阐述:七欣天预计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将新增300家分店;而乡村基则计划在未来的两年里分别开设230家乡村基餐厅和420家李大米餐厅。李学林,作为和府捞面的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们的目标是开设1000家门店。与此同时,杨国福的门店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品牌。面对这一现状,杨国福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到2025年,他们计划开设达到10000家的门店。
开设众多店铺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通过上市进行融资便成为了一种理想的途径。文志宏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餐饮行业正迈向资本化进程,由此导致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纷纷选择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来实现资本运作。
https://img2.baidu.com/it/u=3906463362,194064447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6
自然,这一上市行为与餐饮品牌连锁化进程达到某个阶段密切相关。沪上阿姨的战略投资部门负责人葛贤通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指出,疫情确实促使众多餐饮企业开始审视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然而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主要是因为众多餐饮品牌在多年发展过程中,业务规模已经达到一定规模,若要实现进一步的扩张,就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
葛贤通指出,众多新兴餐饮企业相继获得资本支持,这也促使行业领先者加速了上市计划的实施。“经商不如卖面,生意遍布不如专攻面食。”以2021年最热门的面食市场为例,仅在7月份,就有陈香贵、五爷拌面、遇见小面、和府捞面这四家知名品牌宣布成功融资,累计融资额高达10亿元以上,其中和府捞面更是以8亿元的E轮融资创下最高纪录。
资本的推动力显然发挥了显著影响。在2020年,我国餐饮领域共记录了115起融资活动,累计融资金额更是超过了过去五年的总和。进入2021年,餐饮领域的融资活动进一步增加,达到了220起以上,披露的融资总额更是超过了500亿元人民币。《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指出,近期单笔高额投资逐渐增多,预计未来五年内,众多餐饮企业净利润可能突破数千万元,甚至达到上亿元,这些公司有望实现上市。这一趋势或将推动餐饮行业成为消费领域IPO热潮的领头羊。
上市不是终点
尽管众多餐饮公司纷纷选择上市,然而观察那些已成功上市的企业,不难发现,在二级市场上赢得投资者的喜爱并非易事。
以百胜中国、海底捞、九毛九、呷脯呷脯等已上市企业为例,它们的业绩普遍不尽如人意。百胜中国与海底捞,这两家市值千亿的企业,在2021年分别遭遇了13.24%和70.5%的跌幅。到了2月15日收盘,它们的股价分别定格在398.8港元和19.94港元,市值分别降至1671亿港元和1111亿港元。与巅峰时期相比,它们的市值分别缩水了598亿港元和3668亿港元。
千亿级企业遭受投资者撤离,即便是数十亿乃至数百亿规模的小型企业也无法逃脱此劫。九毛九在2021年的总市值大幅缩水达41.86%,到了2月15日,其股价微幅下跌0.83%,收盘价为19.2港元,此时的总市值仅为279亿港元,与最高点相比,市值已蒸发282亿港元。呷脯呷脯的市值更是锐减至62亿港元,损失高达230亿港元。
餐饮企业市值大幅缩水,根本原因在于其业绩表现欠佳。根据百胜中国发布的2021年度财务报告,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2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财报公布后,高盛、摩根士丹利、富瑞等多达10家投资银行纷纷下调了对百胜中国的股价预期。
海底捞因判断失误而步入大规模关店环节,2021年11月,公司发布通告透露计划在年底前关闭300家分店,这一数字与2019年全年新增的店铺数量相当。根据财务报告,海底捞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了9650万元的净利润,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升,但尚未达到疫情爆发前的盈利水平。
九毛九与海底捞一样,已步入战略收缩和闭店阶段,其门店总数从2019年的143家锐减至2021年的83家,平均每家餐厅的员工人数下降了20%。尽管根据财报,九毛九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了由亏损转为盈利的转折,然而,众多投资银行仍纷纷下调了对该公司的评级。
在财务报告上,计划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餐饮公司均已披露了业绩报告,其中和府捞面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了8.46亿元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为1385万元;而七欣天和乡村基在2021年的前三个季度,净利润分别达到了2.59亿元和1.63亿元。这份业绩报告能否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还需经过时间的考验。
不过,乡村基在资本市场的二次上市表现,同样具有参考价值。2010年,作为我国首家在美国主板市场上市的餐饮企业,乡村基一时间备受瞩目,上市首日股价便大幅上涨至25美元。然而,仅仅第二年,乡村基便全年净亏损高达700万。到了2016年,当公司私有化退市时,私有化价格竟然低至5.23美元/股。
企业一旦成功上市,往往难以逃脱一个常见的困境,那就是在获得资金后的第一年,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会表现出一种迅猛发展的态势,这种现象与餐饮行业的发展规律以及企业自身的成长步伐并不相符。乡村基的相关负责人曾对此进行过深刻反思。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上市宛如人生中的高考,表面上看是终点,实则不过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对于那些鲜少涉足资本市场的杨国福们,如何在资本的大潮中运用资本的力量挖掘出更广阔的商机,讲述资本市场乐于倾听的故事,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文志宏比喻说,那些对资本市场规则一无所知的人,就如同不会游泳的人盲目跳入泳池。在未来的资本洪流中,杨国福们究竟能否乘风破浪,还是会被巨浪吞噬,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餐饮业历来竞争激烈,始终在经历着残酷的淘汰与竞争。根据数据,2021年,餐饮业相关店铺注销总数达到100万家,其中快餐店注销接近40万家,火锅店注销接近10万家,奶茶店注销接近35万家。因此,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上市并非首要目标,生存才是关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