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4月自考马原选择题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 - 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与哲学问题
25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15044马原选择题(考生回忆版)
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资本主义在当时不断发展,其内在矛盾也日益尖锐,这种情况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A.阶级基础
B.客观条件
C.科学前提
D.思想渊源
答案:B
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矛盾逐渐尖锐化。这种情况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A.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科学性与发展性是相互统一的。
答案:A
马克思主义具有基本特征,若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的话,那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也称为:()
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C.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D.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答案:C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也被称作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运动是物质所具有的根本属性。如果否认物质存在运动,以及否认运动具有绝对性,那么必然会导致相应的结果。
相对主义A、
不可知论B、
C、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
答案:D
解析:物质具有固有属性,这个属性就是运动,并且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在物质世界中,运动呈现出无条件、永恒以及绝对的特点。如果否定物质的运动以及运动的绝对性,那么必然会引发形而上学的结果。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这种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非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这表明联系具有相应的特性。
A、稳定性
炎男
普遍性B、
C、客观性
D、多样性
答案:C
解析:联系具有客观性这一特点。事物的联系是其自身原本就具备的,不会因为人的意愿而发生改变。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依据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联系来认识该事物。
P41
6.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作为其实质与核心的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因果规律
答案:A
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4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这两者之间的对立,属于(某种情况)。
A.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直观反应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处于对立状态。
正确答案:D。(P80-8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本质方面有不同回答:在认识的本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条完全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始终坚持从物质到感觉以及思想的这种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则是一直坚持从思想到感觉再到物质的这种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含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比如提出科学假说,又如分析实际情况,还有收集感性材料等。而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这里的选项有收集感性材料、分析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假说等。需要明确的是,第二次飞跃主要涉及到像提出科学假说这样的行为,以及对实际情况的分析等。
D.理论付诸实践
正确答案:D。
(P87)
认识过程包含从认识到实践以及从实践到认识。仅完成从实践到认识这一过程是不够的,要达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就必须让认识再次回到实践中去,从而实现认识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来阐释世界,而提出要改变世界的人是()。A.圣西门
B.费希特
C.马克思
D.恩格斯
正确答案:C。(P14)。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对世界进行解释的,然而关键之处在于要去改变世界。
10、社会存在是指()
https://img1.baidu.com/it/u=1848416104,165603910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总和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它可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也可能阻碍经济基础的变革和进步;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了它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上层建筑通过调整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以维护经济基础的稳定。
A:它被经济基础决定
它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B:"
C:它为经济基础服务
D:它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
答案: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存在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上层建筑会为自身的经济基础的形成与巩固提供服务,并且会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当中的统治地位。
12、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政治标准
经济标准B:
法律标准
D:道德标准
答案:B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存在着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3.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
A.每个人都在历史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B.每个人都在历史发展中起同样作用
D.普通个人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可以被忽略的。
唯物史观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为基本前提。它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能起到作用。历史人物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时甚至能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进而使历史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从作用性质方面来看,部分历史人物会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而部分历史人物则会起到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
- 当使用价值为零时,价值也为零。(这里是不是这样的,没拍全)
一种物品若没有使用价值,那它就是无用之物。即便人们为其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它依然没有价值。
从物质形态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的,这种资本构成是()A 资本价值构成。
B.资本技术构成
C.资本有机构成D.资本积累构成
答案:B
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从自然形式上看,资本家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在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而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被称作资本的技术构成。
16、作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率是()
A:脉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
C: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利润的比率
答案:C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体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所以,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经济危机周期爆发,这使得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决定性的阶段为:
坐果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答案: A
经济危机周期爆发,这使得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了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开始,所经历的这段时间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通常包含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四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危机阶段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 司法权。
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A:
B:立法权、财政权和司法权
C:财政权、!监督权和司法权
D: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答案:D
解析:“三权分立”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立。它绝不是与劳动人民或其他阶层共同分享权力。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包括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物质条件;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和福利社会化;也没有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和全球化;答案为 C。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是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资本正是在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
大企业之间通过较稳定的协议形成的,在生产环节实行垄断经营的垄断企业组织形式是;大企业之间通过较稳定的协议形成的,在流通环节实行垄断经营的垄断企业组织形式是。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答案:A
卡特尔是一种组织形式,它是由一些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大型垄断企业通过较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并且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是实行“个人联合”;二不是通过建立金融研究机构来实现;三不是通过实行“参与制”来实现;四不是通过掌控互联网和新媒介来实现。答案为 A。
金融寡头掌握了经济控制权后,接着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上层建筑,并且利用政权力量来强化其统治地位。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以同政府的“个人联合”这种方式来达成的。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形式的有哪些呢?其中包括财政支持和再分配这一项。
B.政府收购私人企业
C.国民经济计划化
D.政府的加工订货
答:B
https://img2.baidu.com/it/u=4004680817,405951211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154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会有结合。国有经济与私人经济的结合方式有:国家和私人资本共同投资创建一个新的企业;国家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进而形成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企业;国家收购一部分原私有企业的股份,以此形成国家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企业。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包含以下方面: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发展商品经济
C.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D.实行余粮收集制度
答案:B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发展商品经济。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这是一种历史现象。对于这一历史现象,下列表述是正确的:
A.它有其历史必然性
B.它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C.它是“反常现象
D.它是“早产儿”
kh
答案:A
俄国以及中国等这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这并非是偶然发生的事情,而是有着其自身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存在第一阶段和低级阶段。这一阶段指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它不是过渡时期,也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不是共产主义阶段。答案为 B。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段,它被称作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或者低级阶段。
25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15042 思想道德与法治
简答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本题6分)
答案:基本内容:
和谐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国家的重大问题。
法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社会的重大问题。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回答了关于我们要培育何种公民的重要问题。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们回答了我们需培育怎样的公民这一重大问题。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一重大议题。
原因:(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3)推进社会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
2、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内容。(本题6分)
含义:爱国主义体现着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它揭示了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内容包含以下几点:其一,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其二,热爱自己的同胞骨肉;其三,热爱祖国的璀璨文化;其四,热爱自己的国家。
3、简述简述法治思维的含义和内容。(本题6分)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的价值和精神作为导向,通过运用法律的原则、规则以及方法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处理的一种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作为指导,其中蕴含着公正的理念、平等的理念、民主的理念以及人权的理念等法治理念,它是一种具有正当性的思维。
(3)法治思维借助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以及解决纠纷,它是一种逻辑思维。
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且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所以,法治思维是一种将法律的价值属性与工具理性融合在一起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法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力受到制约;追求公平正义;对权利进行保障;遵循程序正当的原则。
4、简述宪法的特征。(本题6分)
我国宪法具有极高的法律地位,拥有极大的法律权威,具备很强的法律效力。它具有根本性的特质,有着全局性的影响,保持着稳定性的状态,具备长期性的特点。所有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把宪法作为依据,遵循宪法的那些基本原则,绝对不可以与宪法相互抵触。
5、简述公共生活的特征。(本题6分)
一是活动的范围较为广泛。二是活动的内容具有开放性。三是交往的对象较为复杂。四是活动的方式呈现出多样性。
论述题
1、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人民为核心?(本题10分)
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有其要求。为人民服务既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及人际关系的客观需求,也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有别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且更为优越的显著标志。
2、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本题10分)
答案: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其他课程也是在更新中,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公众号留意哈~
正在参加大自考的同学,倘若觉得难度太大而想要放弃,那么不妨去看看小自考。小自考仅有 2 门需要笔试,其余的都是实践考核和校考。它一年有 5 次考试机会,专科能够在 1 年时间内考完,本科则 1.5 年可以考完。
2026 年自考专业执行新的考试计划之后,大部分专业的考试难度会有所上升。对于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然而又渴望能够快速获得证书的同学来说,小自考无疑是最为合适的选择。抓住自考改革过渡期最后的上车时机,趁早就能较为轻松地获得学历。
专业调整过渡期内最后报名机会
小自考专科/本科,仅3门统考笔试
立即扫码查看招生专业及院校详情
报名联系
深大自考林老师
往期回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