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2024年数据惊人?2025年行动已部署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在确保经济持续增长、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就业机会以及提升民众生活水平等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在民营企业群体中,超过九成属于中小企业,而要推动民营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关键在于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构建一个有利的发展氛围。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领域表现稳健,并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实现了6.9%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长率比大型企业高出2.8个百分点。
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服务行动
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质服务的供给不可或缺。
今年二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携手十六个相关部门共同发布了一则通告,对一项名为服务行动的活动进行了安排。该活动计划持续至2025年全年,并在六月举办“中小企业服务月”专项活动。活动将重点关注五个核心领域:政策扶持企业、优化企业环境、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培养企业人才以及保障企业法律权益。
通知强调,需强化部门间的协作与层级间的互动,充分利用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线下构建的统一网络平台以及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线上建立的统一网络平台,共同推进线上线下“两网融合”。同时,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与力量,深入企业、园区、产业集群,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并实施针对性高、实效性强的服务措施。
今年一月,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揭示,自2024年7月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正式启用至今,已为超过七十万家中小企业无偿提供了超过八百三十万次的政策、招标等信息的精准对接。在我国,现已构建起包括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在内的四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共计1788家机构。
服务行动将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广惠企政策,深入解读政策内涵,实现智能精准推送和辅导,确保各项政策能够真正落地并产生实效,增强中小企业的满意度。此外,还将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健康检查以及协商调解等特色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合规水平,有效预防和化解经营中的风险。
https://img1.baidu.com/it/u=1284089581,247742898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众多类似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活动亦不少见。以今年1月为例,工信部发布了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将着重提供政策进企业服务、市场拓展支持、国际人才引进服务、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跨境金融服务以及权益保护服务这六大服务内容。
去年12月,工信部联合其他四个部门共同宣布,以“一月一链益企畅融”为主题,重点针对优质中小企业以及产业链中的关键节点企业等关键群体,运用股票、贷款、担保和担保增信等多元化融资方式,通过举办多种对接活动,促使金融资源更加精准地服务于链上的中小企业。
除此之外,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教育部持续举办全国范围内的中小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百日专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与毕业生实现互惠互利的人才交流,总计培训了超过两万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杰出人才。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中小企业向数字化方向转型,是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步骤,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不可或缺条件,更是助力中小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的核心途径。这一转型任务既艰巨又意义重大,且拥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近期,工信部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发布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并与财政部携手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城市试点工作。共挑选出两批共计66个试点城市,以城市为单位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同时,明确了发展路径,发布了《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并根据不同场景选出了196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以促进其他企业通过学习借鉴实现转型。
为促进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实现更广泛的覆盖、更高的层次以及更优的成效,去年十二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这四家部门共同发布了文件,具体阐述了未来三年内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理念和关键工作内容。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积极行动,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四川省成都市发布了《成都市关于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城市试点相关政策措施》,旨在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增强转型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并确保转型服务的全面保障;同时,河南省鹤壁市也出台了《鹤壁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计划》,针对这一试点工作,从六个不同角度提出了二十八项具体实施任务。
https://img1.baidu.com/it/u=143085900,39293113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4200
近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对6000万户中小企业进行了互联网公开数据的监测与分析,同时,还针对中小企业员工及高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小企业的生存经营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业务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吸引力逐步改善,数字化能力有序提升。
据相关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不断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项目,加强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的创建,积极推广“快速、便捷、精准”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勇于转型、善于转型、实现高效转型。预计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百城”试点项目将取得显著成果,促使超过四万家中小企业成功启动数字化转型进程。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
2024年四月,我国工信部颁布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公众广泛征集意见。近期,该条例正式对外公布,并定于2025年6月1日开始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周学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兼教授,指出本次《条例》修订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其核心目标是全面优化中小企业款项支付保障体系,强化对拖欠企业账款的处理力度,弥补制度上的不足,对相关规则进行细致化与优化,以确保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在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之际,长效机制也在持续优化。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需建立常态化的拖欠账款预防和清理机制。次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解决拖欠企业款项问题的意见》,对解决拖欠企业款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安排。《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的内容中强调,需加大力度推动解决企业款项拖欠问题,着重于从源头进行治理并严格实施失信惩戒措施,同时确保建立起一个能够长期有效解决拖欠款项问题的机制。
工信部近年来主动出击,致力于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为此,它开展了清理拖欠账款的专业行动,旨在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困境;同时,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得以发布;并且,对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登记(投诉)平台进行了优化,至2024年,共处理了6.7万笔中小企业的投诉,有效提升了中小企业的满意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