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281 发表于 2025-5-6 03:14:24

做完艾灸皮肤瘙痒还起红疹?这究竟是过敏还是后遗症?

众多从事艾灸的朋友们常常会咨询:在进行艾灸治疗后,他们的皮肤常常会出现瘙痒感,部分人还伴随有红疹,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红肿和出水泡的现象。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出现这些症状后,还会疑虑到底要不要继续艾灸呢?

这是不是过敏了抑或艾灸后遗症呢?

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艾灸后皮肤痒的原因。

艾灸之后,患者皮肤上会出现红疹,伴随难以忍受的瘙痒感,同时还会感到心烦意乱和胸闷不畅。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症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体内各个内脏部位所受的湿邪、寒邪以及风邪的影响。

荨麻疹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人体气血不足,导致血虚生风,或者是由于虚邪贼风侵袭所致。同时,如果过量食用辛辣和油腻食物,容易导致肠胃积热,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便引发了局部的肿胀反应。

此外,西医所提及的诸如皮疹、斑疹、丘疹以及带状疱疹等多种症状,主要是由风邪和寒邪这两种邪气团伙所引起的,它们四处流窜,制造混乱,进而引发各种皮肤病。

艾灸完成之后,得益于艾灸的深入渗透,肝脏、脾胃、肾脏的阳气得到了有效的补充与修复,功能得到显著提升,排毒与自我修复的能力也随之增强。这种增强的抗争力量,促使病邪从内脏、血液以及其他组织器官中被驱逐,转而进入皮肤。在病邪排出体外的过程中,皮肤上会出现各种形态各异的疹子,这正是中医所描述的排毒和排病反应。

西医所指的皮疹,有些让人难以忍受地瘙痒,有些则让人感到痛苦不堪,还有些会流出黄色的液体,或者变得干燥并出现裂皮……瘙痒感越强烈,往往意味着体内的毒素越深重,对内脏、血液以及器官的损害也就越严重。

病邪已深入至此程度,由此可推断其侵入人体已有一段时间。此类患者通常情绪较为急躁,此时便需进行一段时间的艾灸治疗,以帮助身体排毒,切不可急功近利。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之一,承担着将体内病邪先行排出的重任。一旦这些毒素被排出至皮肤表面,虽然外观上可能显得令人畏惧,但实际上它们已经不再构成威胁。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出现,往往先由体内因素影响,随后才表现在体表”。一旦病邪得以显现,这表明人体具备一定的驱邪能力,治疗时效果往往更为显著。然而,关键在于患者是否能够为病邪的排出提供条件,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坚持直至病邪完全被排出体外。

《明疮疡痛痒麻木论》中记载了如下两句:“火灼肌肤邻近之处,便形成疮;靠近火源,便感到疼痛;稍微远离火源,则感觉瘙痒。疼痛代表实证,瘙痒则代表虚证,这里的虚并非指虚寒之虚,而是指火势微弱且强烈之意。”在这段论述中,作者通过描述人与火之间的距离,阐述了痛与痒之间的联系。疼痛是因为距离火源较近,而瘙痒则是因为距离火源较远。

因此,“痒”现象的出现,并非源于身体整体虚弱,而是因为“火力”不够,换句话说,就是阳气未能充分温煦。若能通过持续的艾灸疗法,使身体阳气充足,并将体内的风寒湿邪排出体外,那么“痒”的症状自然就会消失。

在现代医学的视角中,“痒”这一感觉是由神经系统所负责的。一旦瘙痒感产生,大脑便会下达“挠”的指令。若此指令未能得到执行,神经调节便会失衡。于是,身体便会寻求其他途径,例如面部肌肉的抽搐,以自行缓解瘙痒。

《内经》有言:“各种疼痛、瘙痒以及疮疡,均与心脏相关。”而在《医宗金鉴》的外科心法一书中,亦指出:“各类疼痛和疮疡,均归属于心火所致。”

人们常言心痒难耐,实则心并不会真正感到痒。然而,众多患有皮肤病的人士深有感触,心情越差,烦躁不安时,瘙痒感便会愈发剧烈。事实上,不少皮肤病患者的病症,正是由于压力山大,内心无法平静所致。白癜风、神经性皮炎便是这类由心理因素引发的“心因性”皮肤病的典型例子。

中医理论中有“心肾相合”的表述,在五行之中,心属火,火之阳热下降至肾,从而能够温煦肾阳;同时,肾之阴液上升至心,则可以滋养心阴。这两种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健康的循环系统。

也就是说,虽然阳气先天藏于肾脏,后天亦从肾脏生成并上升,但肾阳的根本源泉,实则源自于“心”,这里的“心”并非指解剖学上的心脏,而是中医理论中的“藏神”之“心”。这就像地球的温暖,实际上来源于天上的太阳所赐予的恩泽。

冬日的寒风凛冽,外出时肌肤倍感冰凉,然而步入家门,换衣之际,肌肤暴露于暖气的温暖之中,多数人便会感到一丝瘙痒,这种感觉并不强烈,随着体温逐渐升高,那瘙痒感也逐渐消散。

冬季阳光不再炽热,地面上的阳气亦开始蓄积,四周显得荒凉,能量大量沉入地下,为来年新生命的萌发积蓄能量。大地变得寒冷,人们也随之感到寒冷,身体毛孔尽可能地紧闭,以防止寒气侵袭体内。

与此同时,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了,那些皮肤病患者在冬季会感到病情加剧,但这并非病情本身加重,实则是因为皮肤失去了阳气的滋养,体内多余的湿热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导致瘙痒感加剧。

夜间时分亦然。夜幕降临,仿佛一日中的严冬,阳气随之潜藏。因此,部分病人在夜晚会感到更加瘙痒。中医学认为,睡眠是养护阳气最有效的方法。细心观察便会发现,睡眠质量高的人,通常看起来更为年轻充满活力,肌肤状况也较为良好。

无论是否患有荨麻疹,若您时常感到瘙痒,或者抓挠后皮肤留下明显印痕,又或者有湿疹困扰,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您经常使用艾条对这些穴位进行灸疗: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酷暑难耐的三伏天,人们常常会进行艾灸;艾灸具有极佳的补充阳气、增强脾胃功能和消除寒湿的功效。

这一点同样至关重要,切记不要食用或饮用冷食冷饮,一旦身体出汗,应避免使用空调,因为出汗正是身体排出湿气的有效途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完艾灸皮肤瘙痒还起红疹?这究竟是过敏还是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