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前赤壁赋:展现心灵复杂变化的文学名篇
《赤壁赋》乃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所著,其中《前赤壁赋》尤为著名,堪称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此篇作品描绘了作者内心世界从矛盾与悲伤逐渐过渡到超越与升华的曲折历程。今特此为大家呈现一幅《赤壁赋》的行书书法作品,愿各位欣赏并喜爱。赤壁赋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赤壁赋行书书法作品1
赤壁赋行书书法作品2
赤壁赋行书书法作品3
赤壁赋行书书法作品4
赤壁赋行书书法作品5
《前赤壁赋》原文:
https://img2.baidu.com/it/u=1163579730,43252818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壬戌年秋季,七月十五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微风吹拂,江面平静无波。举起酒杯向客人敬酒,吟咏关于明月的诗句,歌唱婉约动人的篇章。不久,月亮从东山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徘徊。江面上弥漫着白露,水光与天空相接。任凭小船随波逐流,穿越浩瀚无垠的江面。宛如乘风而行,却不知停歇之处;仿佛超脱尘世,羽化登仙。
饮酒之际,欢声笑语不断,拍打着船舷,歌声随之而起。歌声中唱道:“桂木船桨,兰花船棹,划破清澈水面,逆着流光而上;我的情怀无边无际,遥望那美人,却在遥远的天边。这时,有一位擅长吹洞箫的客人,随着歌声应和。洞箫声呜咽低沉,似是怨恨,又似是怀念,如泣如诉;余音缭绕,连绵不绝,仿佛能唤醒深谷中潜藏的蛟龙,也能让孤舟上的寡妇泪流满面。”
苏子神情凝重,端正地坐着,向客人询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客人回答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难道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见夏口,向东望见武昌,山川交错,郁郁葱葱,这不正是孟德被周瑜所困的地方吗?回想他攻破荆州,攻下江陵,顺着江流向东进发时,战船连绵千里,旗帜遮天蔽日,他在江边饮酒,手持长矛吟诗,确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然而,如今他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驶着一只小船,举起酒杯相互敬酒。”将蜉蝣寄托于广阔的天地,视浩瀚的沧海为微不足道的一粒沙粒,感叹生命短暂,羡慕长江之水绵延无尽。怀揣着仙人般的梦想遨游四方,紧握着明亮的月亮永恒相伴。深知这样的愿望难以轻易实现,于是将这遗憾寄托于悲凉的秋风之中。
苏子言:“汝可曾领悟水与月的奥秘?逝去的水流如此匆匆,却从未真正离去;月亮的圆缺变化,终究无法消减其盈亏。若从变化的角度去观察,天地间的万物瞬息万变,连一瞬间的静止都无法维持;若从不变的角度去审视,万物包括我自身,都是无尽的。如此,又何必羡慕他人呢?再者,天地之间,万物各有归属,若非我所拥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愿强取。唯有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耳能听到的便成了声音,眼所见的便成了色彩;取用它们,无人禁止,享用它们,无穷无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人喜悦地笑了,洗杯换盏,继续饮酒。菜肴已经吃完,杯盘散落一地。大家互相依靠着躺在船上,不知不觉中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看过“赤壁赋行书书法作品”的人还看了:
1.范曾行书书法
2.古代行书书法内容
https://img1.baidu.com/it/u=1617530309,36492331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46
3.140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楷书
4.福如东海行书书法怎么写
5.文征明行书书法欣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