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615家单位装3000个天鹰探头,轻食企业转变源于检察官多心之举
目前,静安区生产企业已安装“天鹰”探头,大中型餐饮企业已安装“天鹰”探头,集体送餐企业已安装“天鹰”探头,大卖场已安装“天鹰”探头,宾馆酒店已安装“天鹰”探头,养老机构食堂已安装“天鹰”探头,白领午餐供餐企业已安装“天鹰”探头,中小学校食堂已安装“天鹰”探头,这些单位共有615家,共安装了3000个左右“天鹰”探头,这一智能远程监管系统,能对食品加工场所进行24小时监控,可让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掌握店内卫生等情况,企业负责人也能够根据实时推送到手机上的异常提醒及时整改。有一些制作轻食的单位,属于装上“天鹰”系统的企业,轻食企业能有这样的转变,是因为检察官的一次“多心”之举……一条留言引发的调查
近年来,轻食以水煮、凉拌等方式烹饪,备受年轻白领追捧,深受健康爱美人士青睐。2024年3月下旬,12345举报平台上有一句留言,“不想吃太油腻,就点了这个轻食,谁知吃完肚子就不舒服了”,引起了静安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官徐衍的注意。
向来以健康闻名的轻食,吃完却出现“闹肚子”的情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夏日快要到来,怎样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低脂、健康美食的新需求,保证老百姓吃得放心、安心呢?面对众多餐饮企业,检察机关如何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更好的“法律良方”呢?
徐衍带领团队带着这一串疑问,仔细查阅了辖区内众多轻食店铺在某App平台的评论,选取了其中8家差评较多的商家进行外卖点餐,将收到的轻食及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经检测,“某A轻食”等4家店生产的食品菌落总数达到10的6次方级cfu/g(每克菌落) 。
什么引起食品菌落超标?
https://img1.baidu.com/it/u=2112924074,155059680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6
食品菌落总数超过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食品在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或许存在卫生方面的问题 。这到底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卫生造成的 ,还是配送途中被污染所致 ,又或是存放时间过长形成的 ?为了弄清楚其中的缘由 ,静安区检察院于同年3月28日立案 。
检察官徐衍带着这些问题,率队到现场走访调查,询问了相关工作人员,拍摄了后厨卫生状况的照片、视频等,查明4家轻食企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食品加工场所环境不整洁,原料与半成品及成品混放,直接接触食品的容器放在地上,后厨垃圾桶无盖,健康证未公示,这些企业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2021),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加工场所环境整洁和卫生要求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对轻食类餐饮企业后厨开展专项监督
2024年4月24日,静安区检察院邀请政协委员担任听证员,这些政协委员具有食品安全专业背景,还邀请了人民监督员担任听证员,也邀请了“益心为公”志愿者担任听证员,相关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等一同参加听证,大家共商对策。
会上,静安区检察院与相关职能部门达成磋商意见 ,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称会对涉案几家企业进行闭环整改 ,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治理 ,系统治理包括安装“天鹰”智能远程监管系统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开展普法宣传等 ,听证员对此表示期待 ,还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轻食企业的培训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压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等 。
https://img2.baidu.com/it/u=1672926301,412142959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2317
会后,相关职能部门马上开展调查处置工作,责令上述4家涉案企业进行全面整改,涉案企业的后厨卫生状况迅速有了显著改善;相关职能部门借助安装“天鹰”系统,对4家涉案企业的后厨卫生情况实施实时长效监管,切实达成长效治理目标,在帮助企业提升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为以外卖为主的网络食品安全有效监管提供了全新思路。
据了解,这些轻食企业新安装了“天鹰”智能远程监管系统,该系统创新应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对七大类疑似违规操作实现主动抓拍、自动报警,这七大类疑似违规操作包括鼠患、口罩未戴、帽子未戴、制服不标准、温湿度超标、垃圾桶长时间开盖、异常人员,之后还会推送至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手机客户端,以此方便监督与整改。
夏季来临,为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出现,该事故是因食品加工环节不卫生导致的,相关职能部门还以本案为借鉴,及时针对轻食类餐饮企业后厨卫生问题,在全区开展专项监督,对600余家餐饮企业进行全覆盖监控管理,受到广泛好评。
页:
[1]